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56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718篇
预防医学   16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3篇
  1篇
中国医学   20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用个体化方法 对植物状态患者鼻饲流质饮食进行社区护理指导,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详细指导患者家属制定食谱及制作流质饮食的方法 ,改变以往的鼻饲间隔时间及每次鼻饲量,增加维生素药物的常规应用,并将鼻饲流质饮食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的观察教给患者家属及其主要照顾者.结果 6例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有明显提高,出院后3个月患者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明显增加(P<0.05),随访2年无压疮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结论 有效地社区护理指导能够提高鼻饲流质饮食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92.
文英花 《护理研究》2006,20(12):3174-3174
通常鼻饲时,鼻饲液用无菌注射器注入。无茵注射器乳头短,抽完鼻饲液后,注射器前端和乳头沾满鼻饲液,因此注入之前必须擦净后与复尔凯胃管末端连接。复尔凯胃管末端每次注入之前打开。注入之后盖上。导致鼻饲液易污染,操作复杂。笔者将三通延长管应用于鼻饲中,收到了艮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
随着围生医学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发展,早产儿尤其是极低、超低体重儿的存活率及其存活质量逐年提高,从而使其生后的肠道营养支持越来越受到关注。一般来说,经口喂养是最好的营养途径,但对于吸吮、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的早产儿则需要管饲喂养,鼻饲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喂养方法,而对早产儿鼻饲管长度的测量方法教科书没有明确描述,临床上一直沿用成人的“发际-剑突”测量法,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按此测量法留置的胃管往往达不到胃体内,以致一部分患儿有胃残留抽不出,使胃食道反流、呕吐、腹胀等喂养并发症发生的机会增多,针对这一问题,我科自2004年开始对“发际-剑突”、“发际-脐”、“印堂穴(两眉连线中点)-脐”3种测量法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一种测量方法与胃管插入深度均适宜早产儿的最佳测量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索一种新的鼻饲方法.方法 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的98例中,使用目前在重度颅脑外伤病人中的常用的改良的鼻饲方法.结果 目前所使用的改良鼻饲方法仍可带来胃液的返流.结论 在分析返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鼻饲管方法.改良后的鼻饲方法可以杜绝胃液的返流和误吸及进行早期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改进胃管置管长度,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营养后胃肠道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复尔凯螺旋型鼻肠管.观察组53例,插入胃管长度为55~65 cm,当插至45~55 cm时,检查胃管在胃内后,再插入10 cm,使其到达幽门部.从胃管注入温开水20 ml,拔出导引钢丝,再次用注射器快速从胃管注入温开水10~20ml,使胃管在胃内不盘曲后固定.对照组52例,按传统的胃管置入方法,长度为45~55 cm.两组的鼻饲液均使用营养科自配的营养液.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置管期间反流、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2例出现呛咳,无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此4个指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观察组发生腹泻5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对照组分别为6例、4例,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加胃管插入长度后,食物直接刺激幽门部,可促进体液调节,减少胃肠道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金波娜 《天津护理》2007,15(4):225-226
目的:观察改进鼻饲方法对降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将58例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置管方法,注射器抽吸间歇喂养方法,观察组采用小口径鼻饲管,在半卧位时持续滴注的方法,观察两组机械通气1周、2周及2周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周、2周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饲方法改进可显著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97.
<正>脑卒中(stroke)又称脑中风或者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1],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脑卒中患者因意识障碍和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反射减弱而出现吞咽困难。吞咽障碍的患者往往需留置胃管鼻饲给予营养支持和口服药物。误吸是鼻饲中常见而危险的并发症,患者意识障碍、鼻饲管的位置与固定不当、鼻饲  相似文献   
98.
徐雪霞  王静辉 《山东医药》2008,48(14):155-155
鼻饲是神经外科维持患者营养的重要渠道,如何通过合理的营养摄入,提高患者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成为神经外科护士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2003年12月~2007年6月,我们对75例鼻饲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提高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生存质量方面的应用价值,并探讨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合适的喂养方式。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研究。对照组采用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非营养性吸吮。比较两组早产儿在喂养情况及喂养并发症方面的差异,以明确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的效果。结果经t检验,除血糖值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观察组早产儿住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完全肠内营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发生低血糖、腹胀、胃出血、喂养不耐受、吸入性肺炎的例数及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经2检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鼻饲注入喂养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改善了极低体重出生早产儿的营养状态,促进其生长发育,并降低发生喂养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鼻饲管置管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疗效和疗程的影响,以便更好地提高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消化内科常规给予止血、抑酸、扩容治疗与护理。诒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鼻饲管置管护理,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包括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O.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上消化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予鼻饲管置管护理能使其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从而提高了止血效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