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29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55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0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2篇
内科学   11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1203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256篇
  1篇
中国医学   2457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51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47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EGB对缺血心肌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与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缺血心肌的细胞保护机制。方法:用垂体后叶素(20U/kg,腹泻内注射)复制小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 观察不同剂量(100mg/kg,200mg/kg)EGB对心肌缺血60min线粒体获得率,膜磷脂含量,Ca^2 -ATP酶,Mg^2 -ATP酶活性,MDA及胞浆SOD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预先给予EGB可有效抑制缺血所致线粒体膜磷脂含量减少,MDA水平增高,提高线粒体Ca^2 ATP酶及胞浆SOD酶活性,其部分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结论:EGB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可参与其增加胞液SOD活性,防止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维持线粒体膜Ca^2 -ATP酶活性,改善缺血心肌细胞Ca^2 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银杏黄酮甙和甲基B12 对糖尿病周围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14 9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 4组 ,分别为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银杏黄酮甙组 (第 1组 )、甲基B12 组 (第 2组 )、银杏黄酮甙与甲基B12 联合组(第 3组 )。疗程为 8周。观察治疗前后自觉症状、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第 3组总有效率为 95 % ,显著高于对照组 (17% ) (P <0 .0 0 5 )。第 1组和第 2组 ,总有效率分别为 6 9%和 72 % ,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第 3组神经传导速度治疗后较冶疗前显著改善 (P <0 .0 1) ,而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第 1组 (P <0 .0 5 )和第 2组 (P <0 .0 5 )。结论 银杏黄酮甙和甲基B12 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独应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3.
贯叶金丝桃 Hypericum perforatum L.为藤黄科金丝桃属植物。具有止血消肿 ,清热解毒的功效 [1] 。在国外贯叶金丝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抑郁作用及抑制 HIV的作用。一直以来认为金丝桃素(hypericin)是贯叶金丝桃抗抑郁的主要活性成分 ,但近期有报道其黄酮类成分也显示有抗抑郁的活性 [2 ] 。在贯叶金丝桃中黄酮类成分高达 9.2 5% [3] ,而且黄酮类比金丝桃素类成分要稳定得多 ,因此具有好的开发前景。我们对贯叶金丝桃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丙酮部分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 4个黄酮醇类化合物 ,经光谱鉴定为蓄苷 (avicularin,quercetin- 3…  相似文献   
54.
醋柳黄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醋柳黄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同期对照方法 ,观察醋柳黄酮治疗前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及运动后的心率、血压与血浆儿茶酚胺 (去甲肾上腺素 NA,肾上腺素 A)水平的变化 ,并用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和缓释异搏定作对照。醋柳黄酮组 35例 ,硝苯地平组 33例 ,缓释异搏定组 2 0例。结果 醋柳黄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静息心率、血浆儿茶酚胺无影响 ,并能明显抑制等长运动引起的心率、血压与血浆儿茶酚胺水平的变化 ;硝苯地平使静息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升高 ,等长运动后升高更明显 ;缓释异搏定对静息儿茶酚胺无影响 ,但等长运动后仍明显升高。结论 醋柳黄酮发挥降压作用时不影响高血压患者的交感活性 ,且对等长运动导致的交感兴奋有抑制作用。提示醋柳黄酮在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防治中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55.
李早慧  都晓伟 《中草药》2023,54(9):3032-3048
对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评价及构效关系进行系统综述,依据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论,结合滇重楼中化学成分与其功效主治、药性、可测性、质量传递与溯源等方面的关联性分析滇重楼潜在的Q-Marker。在功效与滇重楼中化学成分关联中发现,滇重楼作用于肝、肾、肺、血、胎盘等组织,干预癌症、高血压、癫痫、肝损伤、关节炎等疾病;结合中药Q-Marker理论指导原则,揭示了重楼皂苷Ⅰ、Ⅱ、Ⅲ、Ⅵ、Ⅶ、H,纤细薯蓣皂苷,蜕皮激素、多糖、黄酮等可作为滇重楼功效相关的Q-Marker,为制定更加科学全面的滇重楼质量控制标准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张莹莹  张萱  李文春  陈绍田  陈佳 《中草药》2023,54(14):4420-4426
目的 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姜黄根部热水提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姜黄酮G(1)、姜黄酮H(2)、11-羟基-红没药-1,3(15),9-三烯(3)、香草醇(4)、甜没药姜黄醇(5)、甜没药姜黄醇B(6)、intermedin B(7)、longpene C(8)、3-(4-羟基-3-甲氧基苯基)丙烷-1,2-二醇(9)、(±)-松脂醇(10)。结论 化合物13为新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2互为差向异构体;化合物910为首次从姜黄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究草珊瑚叶和根中黄酮差异积累的分子调控机制,该研究以草珊瑚叶和根为材料,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进行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筛选黄酮类差异代谢物和关键差异代谢酶基因,并随机选取其中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发现在草珊瑚叶和根中共获得37个黄酮相关差异代谢物,包括乔松素、根皮苷、柚皮素、山柰酚、无色矢车菊素、5-O-咖啡酰莽草酸等;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发现草珊瑚叶和根中共获得36条黄酮相关差异基因,包括2条PAL、3条4CL、2条CHS、4条CHI、2条FLS、1条DFR、1条CYP73A、1条CYP75B1、3条PGT1、6条HCT、2条C3′H、1条CCOAOMT、1条ANR、1条LAR、2条3AT、1条BZ1、2条IFTM7、1条CYP81E9。同时,预测了C2H2、bHLH、bZIP等6个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草珊瑚叶和根中黄酮合成差异积累。qRT-PCR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8个参与黄酮合成的酶基因在草珊瑚叶和根中上下调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该研究初步解析了草珊瑚叶和根中黄酮类成分差异积累的转录调控机制,为进一步阐明其中关键酶基因及相应转录因子对草珊瑚中黄酮类成分积累的调控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8.
芒果苷是一种天然存在的C-葡萄糖基黄酮,是有效的药用化合物,可以从多种植物中分离提取得到。研究表明,芒果苷具有治疗糖尿病、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治疗眼部疾病、神经系统保护、肾脏保护、改善心血管疾病等作用。由于其具有众多的生物活性,对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有巨大潜力。本文对近年来芒果苷的药效学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芒果苷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染料木黄酮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器官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染料木黄酮(genistein,Gen)是从大豆中提取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学名为4’,5,7-三羟基异黄酮。Akiyama等于1987年发现Gen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蛋白激酶(PTK)抑制剂,且具有抗肿瘤、抑制血管生成、抗氧化、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及调节细胞凋亡等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s)及DNA拓扑异构酶Ⅱ活性、激活抗氧化酶、消除氧自由基形成及具有植物雌激素的作用等,由于染料木黄酮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以及可有效地抑制多种慢性疾病,故在器官移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0.
雪莲黄酮总甙抑制染色体损伤与SOD活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微量全血培养研究雪莲黄酮总甙对染色体的保护作用与SOD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雪芝黄醴叫甙抑制丝裂霉素C(MMC)诱导的淋巴细胞的微核形成的SCE频率,同时促进淋巴细胞SOD活性的增加。统计分析表明,淋巴细胞的微核形成率和SCE频率与SOD活性呈负相关,雪莲黄酮总甙诱导淋巴细胞SOD活性增加是其抑制染色体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