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36篇
  免费   1877篇
  国内免费   3298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445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2761篇
口腔科学   669篇
临床医学   7403篇
内科学   2561篇
皮肤病学   114篇
神经病学   1241篇
特种医学   10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3篇
外科学   2331篇
综合类   9200篇
预防医学   909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2399篇
  29篇
中国医学   3179篇
肿瘤学   1621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516篇
  2022年   476篇
  2021年   599篇
  2020年   570篇
  2019年   588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785篇
  2015年   944篇
  2014年   1444篇
  2013年   1464篇
  2012年   2175篇
  2011年   2726篇
  2010年   2259篇
  2009年   2415篇
  2008年   2368篇
  2007年   2187篇
  2006年   1904篇
  2005年   2119篇
  2004年   1848篇
  2003年   1360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807篇
  2000年   605篇
  1999年   538篇
  1998年   454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429篇
  1995年   387篇
  1994年   367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41篇
  1991年   220篇
  1990年   191篇
  1989年   18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透明质酸对BMP-2转染的羊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HA)对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腺病毒(Adv-BMP-2)转染的羊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将羊骨髓体外分离、扩增BMSCs,分成5组:转染Adv-BMP-2的BMSCs+HA组(Ⅰ组),转染Adv-BMP-2的BMSCs组(2组),BMSCs+HA组(3组),BMSCs组(4组),转染携带β半乳糖苷酶的腺病毒(Adv-β-gal)的BMSCs组(5组)。采用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和流式细胞分析观测细胞增殖;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检测以及RT-PCR检测Ⅰ型胶原(Col-Ⅰ)、骨连接素(ON)和骨涎蛋白(BSP)的mRNA表达。结果①细胞增殖:3 d后各组细胞增殖无显著差异,1周后第1组和第3组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其他组。②ALP活性:3 d后第3组ALP活性明显低于第4、5组,而第1、2组则显著高于第4、5组;7 d后前3组ALP活性较后两组均显著增加,而第1、2组ALP活性增加更为显著。③Col-Ⅰ、ON和BSP的mRNA表达:3 d和7 d后前3组较后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结论HA与BMSCs体外复合培养后可促进BMSCs的增殖、增加ALP的活性以及Col-Ⅰ、ON和BSP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2.
取象比类是中华民族的意象思维,构架了<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思维方式,成为中医学最基本最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笔者因工作需要,将之引入课堂,取现实中常见之品--鸡蛋,代肉眼不可见之物--细胞,期待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应用普通股骨髓腔扩大绞刀代替专用的椎间植骨器械,进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临床经验体会,评估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34例应用股骨髓腔绞刀进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4例无围手术期硬膜及神经根损伤,无伤感染和和植骨块松脱。随访5~6年,植骨全部于6~8个月愈合,无一例植骨塌陷。按Machnab标准评定:优21例,良11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4.12%。结论改良应用股骨髓腔扩大绞刀代替专用的椎间植骨器械,作椎间植骨床的准备,效果满意,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84.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ABMS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3例患者采集自体骨髓移植CD34 造血干细胞,预处理用环磷酰胺(CTX)60mg,/kg连续2天静滴,马法兰140mg/m。分次口服,抗CD3、CD8单抗各5mg/天连续5天静滴,用惠尔血(G-CSF)协助造血及免疫重建,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放免法测抗DNA抗体、流式细胞仪测淋巴细胞亚群,观察ABMSCT前后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ABMSCT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异常免疫学指标恢复正常,抗体全部转阴。结论:ABMSCT对SLE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还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85.
刘红斌  罗冰  张健愉 《广东医学》2004,25(3):281-281
患者,女,4 5岁,工人。因咽痛、腰骶部疼痛2h ,伴双下肢麻木于2 0 0 2年6月1 0日入住外科。体检:血压1 1 0 / 80mmHg,呼吸2 0次/min ,脉搏1 0 2次/min,体温38℃,嗜睡,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正常,舌偏左。心肺无异常。双下肢肌力Ⅳ度,双巴彬斯征( ) ,克匿征( ) ,布氏征( )。头颅CT  相似文献   
86.
长期以来对股骨髁坏死的治疗一般采用胫骨高位截骨、半膝和全膝关节置换等方法。自1908年Lexer首先报道采用自体骨软骨移植来治疗股骨髁坏死后,许多学者也相继有报道。然而这种方法的长期临床效果至今无人报道。该研究对16例股骨内侧髁坏死而行自体骨软骨移植的病人进行回顾,其中男性14人,女性2人,平均年龄64.9岁(58~74岁),12个膝为Lotke 1-B级,4个膝为Lotke 1-C级,股胫角在178°~190°之间,平均随防时间为67个月  相似文献   
87.
Th2细胞因子调节哮喘炎症细胞转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h2细胞因子IL-5、IL-13调节哮喘炎症过程中肺和骨髓之间的细胞转运机制。方法 建立哮喘动物模型,获取肺泡灌洗液,检测IL-5、IFN-γ,浓度并进行病理分析;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肺组织IL-5、IL-13 mRNA表达和骨髓IL-5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肺、骨髓IL-5免疫反应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CD34、CD3阳性细胞。结果 哮喘组肺泡灌洗液IL-5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哮喘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显示小气道痉挛,管壁周围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为主;哮喘组肺组织IL-5、IL-13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哮喘组骨髓IL-5 mRNA阳性细胞明显增加(P<0.001),与肺组织IL-5 mRNA表达的增高密切相关(P<0.05);此外,哮喘组肺组织和骨髓IL-5免疫反应细胞显著增加(P<0.01),骨髓CD34、CD3细胞均显著增高(P<0.01),并且CD34增高与骨髓细胞表达IL-5 mRNA密切相关(P<0.05)。结论IL-5可能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均参与调节骨髓嗜酸粒细胞的功能和炎症细胞在肺和骨髓之间的转运。  相似文献   
88.
目的研究不同接种浓度对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脱钙骨支架上生长过程及分布的影响.方法荧光活性染料DiI标记人骨髓基质干细胞,接种于部分脱钙骨支架材料上,测定细胞的粘附率;将细胞悬液浓度分别调整为20×106、10×106、5×106/mL和空白组,依次接种于同一块脱钙骨支架4个相邻象限的中心位置上.接种后第2、7 d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材料表面的细胞分布、生长的情况,测量细胞材料面积比.结果 DiI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粘附率为(99.9±0.2)%,未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粘附率为(99.1±1)%,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浓度细胞的细胞材料面积比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DiI标记可以动态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生长状况.20×106、10×106、5×106/mL接种浓度均能达到覆盖脱钙骨表面直接接种部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骨髓基质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局灶性脑损伤血管生成的影响,探讨BMSCs移植修复大鼠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损伤动物模型,进行BMSCs移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电镜等观察移植局部内皮细胞及微循环的变化。结果BMSCs移植后,局部凝血因子FⅧ染色阳性细胞数增加,染色加深,出现血管样结构;局部微血管内膜较光滑,内皮细胞间可见紧密连接,细胞核形态较规则,基底膜较完整,微血管管腔受压缓解。结论BMSCs移植促进损伤区周围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损伤区局部微循环得以改善进而修复脑损伤。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