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80篇
  免费   1588篇
  国内免费   34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282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1203篇
内科学   6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101篇
综合类   2384篇
预防医学   984篇
药学   1324篇
  17篇
中国医学   2438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27篇
  2023年   491篇
  2022年   363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585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636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常见病,采用中药对此病进行辨证治疗,方法是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其中补肾是治疗此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一些可喜的进步.蛋白质组学技术可鉴定人骨关节软骨分泌释放的新蛋白,为大样本人骨关节软骨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可用于研究雌激素在骨蛋白质表达中的作用,为阐明雌激素丢失相关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可鉴定人骨肉瘤细胞和成熟成骨细胞之间的蛋白质组差别,为研究骨肉瘤增生分化机制提供了技术手段.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从整体水平上探究脊髓损伤这类多基因、多蛋白参与的损伤修复过程,还可用于研究椎间盘软骨细胞外基质小分子蛋白功能及在椎间盘病变中的改变等.该文就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用自拟补肾健骨汤(川断、骨碎补、自然铜、杜仲、熟地、首乌、白芍、甘草)为基本方,配合服用乐为VitAtD、天可、阿法骨化醇、扶他林等药物。治疗期间,患者卧硬板床休息。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中药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缩短疗程,方法简单,疗效高,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74.
老年人普遍存在缺钙现象,其中表现最明显的便是妇女绝经期后易患颈椎、腰椎肥大、骨质疏松症、股骨颈骨折等。其次,缺钙可使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升高,故老人常见两手颤抖,面部肌肉不自主的跳动,小腿肌肉抽搐,脾气急躁易怒等现象。  相似文献   
75.
补肾法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补肾法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与实验研究窦永起,赵美玲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妇女绝经后常见的代谢性骨疾病,其特点是骨量减少,骨折危险性增大及非创伤性骨折,其主要病因是雌激素缺乏造成骨质吸收超过骨质形成。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抑制骨代谢,防止骨丢失,被广泛应用于...  相似文献   
76.
中西医结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65,自引:6,他引:5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据预测,1997年中国骨质疏松患者约为83.9百万人;2010年约为114百万人;2025年约为151.3百万人。采用骨矿仪和中医辨证相结合,方法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肾虚症密切相关,肾虚症患者因肾精亏损,导致骨髓和血化源不足,致骨失髓血充养,出现骨骼脆弱无力,易骨折等症。防治研究多从补肾方面进行。基础实验研究显示;多种补肾方药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使骨质疏松大鼠的骨量、骨密度,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骨生物力学,骨矿物质与微量元素,软骨和骨胶原生长代谢等方面发生变化,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提高,治疗后各种生化指标与激素和某些与骨生长有关因子的数值亦有明显改变。补肾中药临床使用效果和实验研究相似,其独具特色的显著优势就是对临床软弱无力,腰膝酸痛等症状改善迅速,明显,许多患者在骨指标无明显改善时,临床症状已经消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目前认为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理,既不同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抑制骨吸收的药物(雌激素类),也不同于促进骨生成的药物(氟制剂类),而是标本同治,通过对机体全身性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纠正机体激素失衡和负钙平衡作用的功效  相似文献   
77.
中药健骨灵对骨质疏松症造模动物的骨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证实中药健骨灵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显著,选用60只Wistar雌鼠随机分成4组:健骨灵组、阿法D3组、模型组、正常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健骨灵组的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  相似文献   
78.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腰酸背疼、腿抽筋、驼背、变矮,严重的容易骨折且不易愈合。  相似文献   
79.
目的:在中国绝经前女性群体中研究钙敏受体基因内多态性位点986Ala/Ser(A986S)与骨密度和骨大小的关联。方法:样本为来自上海市区的285例20.0-41.9岁绝经前汉族女性。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和骨大小。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钙敏受体基因外显子7内的多态性位点986Ala/Ser(A986S)的多态性。有酶切位点基因片段表示为A,无酶切位点表示为S,基因型为AA、AS、SS。结果:在中国女性群体中,AS基因型个体很少而缺少SS基因型个体。AA和AS基因型个体间骨密度和骨大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钙敏受体在钙的代谢中有显著作用,该基因与骨表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利用有意义的遗传标记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0.
李宏伟  刘光耀 《吉林医学》1997,18(4):231-231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李宏伟刘光耀刘玉槐范建民(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骨科130021)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越来越高。OP患者常有周身骨痛并易发生脊柱压缩骨折、Coles氏骨折及髋部骨折。骨折后长期卧床会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