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3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77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103篇
临床医学   396篇
内科学   11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3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04篇
综合类   792篇
预防医学   192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313篇
  2篇
中国医学   194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 在儿童骨延长的患儿中 ,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骨延长的速率 ,达到骨延长的目的 ,采用双能量X线骨质密度测量仪 (dualenergyX Rayabsorptiometry ,DEXA)监测延长断端骨矿含量 (bonemineralcontent,BMC)的变化。方法  30例患儿中有 5 0处下肢作了骨延长术 ,平均年龄10 .9岁 (5~ 17岁 ) ,引起短肢的病因不同。术后 7~ 10d开始行骨延长 ,每次延长 0 .2 5mm ,每天 4次。牵引延长期间每周扫描一次 ,拆除外固定器后每 2周扫描一次到术后 2年。DEXA扫描的分辨率是 1mm× 1mm ,扫描速度 30mm/s。比较不同延长时期中骨矿含量的变化。分析不同病因和不同外固定器之间骨矿含量变化的差别。结果 不同固定器之间骨矿含量的差别无著性意义。根据骨延长区BMC增加速率 ,将患儿分为快速组、一般组和慢速组。快速组每日BMC增加速率为 0 .3%~ 0 .6 % ,新骨生长快速 ;一般组每日BMC增加 0 .1%~ 0 .3% ,新骨中速生长 ;慢速组每日增加 <0 .1% ,新骨生成缓慢。骨矿化速率与原发病因相关。结论 DEXA能动态监测骨延长中新生骨的骨矿含量的变化 ,根据骨矿含量变化的程度 ,能够调整骨延长的速率 ,从而达到预期骨延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72.
强力碘灌注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骨髓炎常因急性期炎症消退后治疗不彻底仍有死骨、窦道和死腔存在 ,且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 ,造成局部红肿、破溃反复流脓 ,长期不愈。为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慢性骨髓炎方法 ,我们采用强力碘灌注冲洗治疗慢性骨髓炎9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9例 ,男5例 ,女4例 ,年龄11~37岁。发病部位 :胫骨4例 ,股骨下端2例 ,桡骨2例 ,腓骨1例 ,病程1 5~7个月 ,发病原因 :软组织外伤5例 ,开放性骨折4例。本组病例均符合慢性骨髓炎诊断标准的症状和体征 :局部红肿、疼痛流脓 ,反复发作 ,且窦道周围皮肤色素沉着 ,窦道…  相似文献   
73.
前沿瞭望     
抑制遗传性癌细胞据乌拉圭《国家报》近日报道,该国遗传性肿瘤疾病协作研究小组负责人卡洛斯·萨罗卡经多年研究发现,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科学监测可显著抑制遗传性癌细胞的发展,使癌症患者保持较高的存活率。萨罗卡等人从70年代开始,对250个乌拉圭家族的1万多名成员进行了遗传性癌症的跟踪监测和研究,并从中发现了268名“准癌症病人”。他们体内的遗传性癌细胞不断发育,被癌细胞侵袭的器官发生病变后,便成为真正的癌症患者。在研究人员的帮助下,这些“准癌症病人”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烟酒、防止吸入有毒物质、保持环境清洁、掌握癌变知识并…  相似文献   
74.
女性激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雌激素,一种是孕激素。其作用是控制生理特征,支配性生活和孕育生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女性激素还有许多性外作用。  相似文献   
75.
部开放性骨折是常见创伤,创伤后一般Ⅰ期行清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因踝部软组织覆盖少,血液循环差.术后创缘极易发生皮肤坏死、感染,致皮肤缺损,骨外露.临床处理较为棘手,我院自1989年以来应用深筋膜为蒂形成的岛状皮瓣移位Ⅱ期修复踝部骨外露与软组织缺损42例,全部成活.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邻关节骨囊肿的临床特点。通过1例股骨头颈部临关节骨囊肿诊治中发现新的病理改变,追问有髋部疼痛、跛行15年病史,关节面软骨破坏、磨损、消失,囊肿周围骨质硬化、变白,髋臼亦硬化、变白。方法采用手术治疗的股骨头颈部邻关节骨囊肿进行分析,手术方法行股骨头颈部肿瘤切除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发现头颈部圆形破坏5·0cm×3·4cm×3·2cm,关节间隙消失,半脱位,圆形骨质破坏内含胶冻样物并有灰白纤维组织囊壁,囊壁易剥离,厚约2mm,股骨头剖面正常骨质消失,转化为白色硬化矿化骨,髋臼骨质亦硬化、变白。结果随访8个月,病灶无复发,功能良好。结论邻关节骨囊肿是一种罕见的类肿瘤疾患,难于早期正确诊断;建议行MRI检查,并尽早结合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完成诊治。  相似文献   
77.
目的应用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四肢肌腱、骨外露创面及皮瓣感觉重建。方法自1995年10月以来,应用该类型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0例,Ⅰ期邻近皮神经吻合皮瓣感觉重建10例,皮瓣面积最大17cm×12cm,最小8cm×7cm,蒂长2~5cm,宽4~5cm。修复膝、小腿及足部创面32例,皮瓣面积最大26·5cm×9cm,最小10cm×6cm,蒂长7~12cm,宽3~6cm。Ⅰ期邻近皮神经吻合皮瓣感觉重建12例。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48例,边缘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2例。经过3个月至2年的随访表明皮瓣感觉重建病例组感觉恢复S29例,S313例,较未吻合皮神经组的皮肤感觉有明显的差别。结论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岛状皮血供可靠,不损伤肢体主要动脉。皮瓣所携带的皮神经与临近神经吻合可同时重建手掌及足底等重要部位的感觉功能,可作为四肢创伤皮肤缺损骨外露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78.
雄激素对骨骼的作用因骨骼部位、物种、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异。雄激素和雌激素都能保持松质骨量和完整性,且与年龄和性别无关。雄激素和雌激素一样都引起破骨细胞凋亡而抑制成骨细胞凋亡。虽然雄激素对松质骨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局部芳香化转变为雌激素发挥,但至少在啮齿动物中雄激素可以直接通过雄激素受体(AR)发挥作用。雄激素主要通过A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也参与介导骨膜下成骨,高浓度雌激素通过ERβ介导则抑制骨膜下成骨。虽然雄激素表现出与雌激素类似的骨骼保护作用,但也有与雌激素不同的效应。  相似文献   
79.
补骨脂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及血脂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平香  徐敏 《新中医》2005,37(7):94-96
目的:观察中药补骨脂水提物对去卵巢大鼠骨转换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7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各9只,采用去卵巢切除术造模。对照组灌服等量去离子水,补骨脂组灌服补骨脂水提液,而且2组均皮下注射等体积不含雌二醇的蓖麻油溶剂;雌激素组皮下注射含雌二醇的蓖麻油溶剂,并灌服等量去离子水。动态观测3组大鼠尿中吡啶交联/肌酐比率(Pyd/Cr)和脱氧吡啶交联/肌酐比率(Dpd/Cr)、血浆碱性磷酸酶(ALP)、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的变化。结果:大鼠尿中Pyd/Cr、Dpd/Cr比较:术后第1、4、8、12周对照组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P<0.001);补骨脂组术后4、8、12周Dpd/Cr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P<0.001)。补骨脂组、雌激素组分别与对照组同时段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雌激素组Pvd/Cr水平在术后8周,Dpd/Cr水平在术后4、8、12周分别与补骨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ALP变化比较:对照组、补骨脂组及雌激素组在术后12周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01);补骨脂组在术后4-8周、雌激素组在术后4-12周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雌激素组在术后8-12周与补骨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TC、TG水平比较:补骨脂组TC在术后12周、雌激素组TG在术后4周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P<0.01)。TG水平补骨脂组在术后4周与对照组比较、雌激素组在术后4周与补骨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骨脂水提物对骨转换的影响可能包括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两方面,而且对雌激素依赖性骨丢失具有防治作用,对血脂代谢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硬化型氟骨症患者病变骨质在改饮低氟水后的可逆性改变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在高密市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对改饮低氟水前临床诊断氟骨症的753例患者与其中X线拍片确诊的氟骨症患者52例进行观察,改饮低氟水后每隔2年进行1次查体和相同部位的X线拍片。[结果]改水2年后即有84例好转,有效率为11.2%;15年后痊愈220例,总有效率为87.7%;氟骨症患者受损的骨质改水4年开始逆转,改水6年、10年、16年的逆转率分别为34.6%、71.2%、84.6%。[结论]硬化型氟骨症患者改饮低氟水后病变骨质可发生逆转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