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0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23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21篇
临床医学   314篇
内科学   194篇
皮肤病学   3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1486篇
预防医学   43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544篇
  4篇
中国医学   1936篇
肿瘤学   2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380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目的 对蒺藜科白刺属植物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果实中酚酸类成分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MCI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结合NMR和MS等波谱学数据鉴定单体化合物结构,对化合物的蔗糖酶和麦芽糖酶抑制活性进行筛选,并对活性较好的化合物进行蔗糖酶和麦芽糖酶分子对接分析。结果 从唐古特白刺果实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O-对香豆酰基-α-槐糖(1)、6’-O-对香豆酰基-β-吡喃葡萄糖基-(1-2)-α-甘露糖(2)、4-羟基苯甲酸(3)、香草酸(4)、原儿茶酸甲酯(5)、对香豆酸(6)、咖啡酸(7)、6-O-对香豆酰基-D-半乳糖(8)、反式-4-O-β-D-吡喃喃葡糖基阿魏酸(9)、cynarin(10)、芍药苷(11)。化合物7对蔗糖酶和麦芽糖酶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为809.1和768.5μmol/L,化合物10的IC50值分别为473.3和114.3μmol/L;分子对接显示化合物7对蔗糖酶和麦芽糖酶结合自由能分别为...  相似文献   
62.
毛艳萍  李玉婵  杨玉萍  李欢  张翼冠  侯大斌 《中草药》2023,54(11):3647-3654
目的 从转录组层面对北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β-香树脂醇合酶(β-amyrin synthase,β-A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其表达及功能进行分析验证,以期为解析柴胡皂苷的合成和调控提供基础。方法 基于全长转录组数据挖掘北柴胡β-AS基因家族成员(BcBASs),利用在线软件对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大肠杆菌和烟草验证关键基因的功能。结果 从北柴胡转录组数据中挖掘到不冗余的β-AS基因6个,可分为3个亚家族,它们都具有典型保守区域DCTAE、MWCYCR和QW。进化分析表明,BcBAS1BcBAS2BcBAS4BcBAS5BcBAS6可能为单功能β-AS基因,BcBAS3可能为多功能β-AS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各基因在根和叶中的表达模式有差异。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BcBAS1可溶性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87 000,烟草瞬时表达表明BcBAS1编码蛋白具有β-AS功能,能促进β-香树脂醇的积累。结论 对北柴胡中6个不冗余的β-A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BcBAS1可溶性重组蛋白,在烟草中验证了BcBAS1为有功能的β-AS,为柴胡皂苷合成调控机制和生物合成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硬尖神香草Hyssopus cuspidatus地上干燥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对所得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MTT比色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抑制人胃癌HGC-27细胞的活性筛选。结果 从神香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S-(2-羟基异丙基)-环己烷-2-烯-1-酮(1)、(3R,4aR,5R,6R)-6-羟基-4a,5-二甲基-3-(丙-1-烯-2-基)-3,4,4a,5,6,7-六氢萘-1(2H)-酮(2)、对茴香酸(3)、三裂鼠尾草素(4)、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5)、蓟黄素(6)、E-p-香豆醇乙醚(7)、(E)-p-香豆醇γ-O-甲醚(8)、4-羟基-3-甲氧基乙基肉桂酸盐(9)。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神香草酮A。对化合物19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38对HGC-27胃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值分别为8.76、16.34、25.28 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到。  相似文献   
64.
黄焱  饶容丽 《新中医》2023,55(7):115-119
目的:观察清热祛湿方加减辅助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口服兰索拉唑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祛湿方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83.67%(P<0.05)。治疗后,2组MDA、TNF-α、CRP、IL-6、胃蛋白酶原(PG)Ⅱ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OD、GSH-Px、PGⅠ、胃泌素-17 (G-17)水平升高(P<0.05),且观察组MDA、TNF-α、CRP、IL-6、PGⅡ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OD、GSH-Px、PGⅠ、G-17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  相似文献   
65.
火草灸是彝族医用于治疗寒湿性病症的特色适宜技术,火草作为火草灸的施灸材料,临床用药混乱,无质量控制相关研究。该文针对火草的非挥发性成分,采用UPLC建立火草非挥发性成分化学指纹图谱及绿原酸等8个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寻找火草药材质量评价指标性成分,建立火草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了49批火草药材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指认了新绿原酸、绿原酸等8个酚酸类成分。除3批药材外,火草药材的相似度均高于0.89,表明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可用于火草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火草中8个成分含量熵权得分与指纹图谱综合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875(P<0.01),表明所测的8个成分可作为指标性成分对火草进行质量评价。进一步,结合指纹图谱共有峰与8个酚酸类成分的含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得到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为火草质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实现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的火草药材质量控制,该结果可为火草的质量标准建立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6.
香丹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血瘀证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且中医辨证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30例和香丹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消心痛5-10g,每日3次,或鲁南欣康10-2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50g/L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74%,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胸闷,心绞痛,舌紫暗等症状,体征消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香丹注射液对血瘀证的多种心脏病所致心肌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7.
在诱导膜荚黄芪毛状根的基础上,分别测定不同生长期毛状根中的多糖含量与水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ase)活性,结果表明两者有较强的相关性,可溶性多糖、总多糖含量与酶活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和0.928,验证了UGPase是黄芪多糖合成的关键酶,从而为提高黄芪多糖含量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8.
利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紫外吸收光谱和薄层层析等鉴别方法对香青藤进行生药鉴定研究 ,为该药材的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9.
应用杏香兔耳风拭口治疗小儿鹅口疮6 0例 ,与用冰硼散治疗 30例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 1 995~ 1 998年来门诊就医的鹅口疮患儿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0组 ,男 1 8例 ;女 1 2例 ,新生儿 3例 ,~ 6个月 8例 ,~1 2个月 9例 ,~ 2岁 7例 ,~ 3岁 3例。对照组 30例 ,男 1 4例 ,女 1 6例。新生儿 4例 ,~6个月 9例 ,~ 1 2个月 8例 ,~ 2岁 6例 ,~ 3岁 3例。2 治疗方法治疗组 :先用 2 %~ 5 %碳酸氢钠液清洗口腔 ,后用杏香兔耳风全草 ,鲜品 30克捣碎取汁 ,或用杏香兔耳风干品 1 0 g开水浸泡取汁拭口 ,不拘次数 ,任其咽…  相似文献   
70.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西沙必利与雷尼替丁联合西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比较。方法:将反流性食管炎病人108例分为治疗组60例,用兰索拉唑(30mg,口服,qN9:00)加西沙必利10mg(口服,4次/d)对照且48例用雷尼替丁(150mg口服,2次/d)加西沙必利(10mg口服,4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内镜复查治疗组原食道管粘膜病损愈合,好转的总效率为97%,对照组为62%;治疗组胃灼热和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