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7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同样作为老人,由于各国的风俗习惯、文化氛围、经济状况各不相同,退休后各自的生活志趣也是千姿百态的。 英国 英国老人富有创新精神,他们除了参加志愿性慈善机构外,不少人退休后还开创新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开咖啡馆、小饭店或是做企业顾问、办咨询公司等,他们还有一种流行嗜好——写作。他们以积极的方式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12.
再谈月饼     
月饼,是传统的中秋食物。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说起月饼,所以。关于月饼的话题,可谓是老生常谈了。 中国人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合家团圆。  相似文献   
13.
《健康必读》2008,(11):33-33
日本人10月14日迎来了他们一年一度的“呐喊节”。在这个日子里,处于重压之下或感到心灰意冷的人们聚到一起,通过呐喊与尖叫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愤怒与不满。本次比赛的冠军是来自大分县的伊藤(49岁),  相似文献   
14.
宋代的斗茶     
宋代饮茶风气极盛,茶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梦梁录》云:“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这说的是南宋临安的情形,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俗语“开门七件事”,即便贫贱人家,一件也是少不得的。  相似文献   
15.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铸统“三大节”之一的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许多传统习俗又得以继承.如吃粽子、插艾叶、饮雄黄酒等。然而,这些深受百姓喜欢的习俗是否科学,是否对人们的健康有益呢?且看我们给你慢慢道来。  相似文献   
16.
密切接触传播乙肝不容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注射、输血、使用血液制品、母婴传播及密切接触”,已无争议。笔者从13年的观察和追踪认为:在某些风俗习惯、卫生条件等因素下经口一口,手一口密切接触传播乙肝的危险性几率仍占首位。  相似文献   
17.
端午说艾蒲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这里的艾蒲便是中药艾叶与菖蒲。  相似文献   
18.
袁碧  程新梅 《新疆医学》2007,37(5):290-292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觉醒,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地处祖国西北的新疆因其多民族居住,地理环境、生活习性、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化等各异加大了临床护理的难度,增加了护患纠纷的机会,如处理不当甚至影响医院及社会安宁。笔者对我院护理活动中与民族相关的护理纠纷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预防护理纠纷能有所裨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病人的健康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洁 《农垦医学》2000,22(1):42-43
我州地处新疆西北部亚欧大陆桥阿拉山口海关附近,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迅速、交通便利,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少数民族的卫生保健意识有所提高,来医院就诊人数越来越多。在我州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等,针对他们的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习俗、文化程度的不同以及所患疾病的不同,能使他们在住院就诊期间达到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有关预防保健、疾病治疗方面的知识,对提高护理质量十分重要。不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包括人民的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生活以及社会组织各方面的文化创造;提高对各民族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又是一年中秋节,这一天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团圆是这一天的主题。作为传统节日,我国在这天有很多风俗习惯,比如说会吃象征团圆的月饼及其他果品,一些地方还有拜月、祭月的风俗,其意义都在于表达祝愿团圆的之意,以及祈祝家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