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3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250篇
临床医学   143篇
内科学   3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5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82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84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干眼颌下腺移植术后泪液蛋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治疗严重干眼术后分泌的泪液蛋白成分及其与正常泪液的异同。方法收集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成功后的8例患者的泪液,测定其总蛋白含量及淀粉酶、表皮生长因子(EGF)、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等主要蛋白成分的含量,同时通过不连续的SDS-PAGE蛋白电泳观察其形成的蛋白电泳条带,并与正常人的泪液对比。结果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后分泌的泪液总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正常泪液(P<0.05),SIgA含量接近正常泪液(P>0.05),EGF含量高于正常泪液(P<0.05),而其所含的淀粉酶浓度则远高于正常泪液(P<0.05)。SDS-PAGE蛋白电泳显示颌下腺移植术后分泌的泪液与正常泪液具有相似的电泳条带及相近的蛋白成分。结论自体颌下腺游离移植术后分泌的泪液具有与正常泪液相近的蛋白成分,但其总蛋白含量较低,淀粉酶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2.
卢新华  王洁  叶明华  夏刚  刘海涛 《江西医药》2006,41(10):786-787
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einoma,ACC)又称为浆液细胞癌,是涎腺中较少见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好发于腮腺,偶见颌下腺及小涎腺。原发生于舌部的ACC十分罕见,在工作中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三原发癌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 ,6 2岁。 1991年 2月因左侧下颌肿胀 ,在当地医院行左颌下腺切除加左侧颈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左颌下腺恶性混合瘤 ,术后未行化疗及放疗。 1998年 3月因大便不畅、便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直肠癌 ,行Dixon手术。术后病理为直肠不典型类癌 ,有一枚淋巴结转移。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3个月后恢复。术后行CF 5 Fu 左旋咪唑化疗 4个周期 ,其间大便困难伴失禁 ,在本院诊断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 ,予结肠镜下球囊扩张 ,并多次活检未见复发。治疗期间出现肉眼血尿 ,于 1999年 3月行膀胱镜检查 ,见右侧输尿管开口外上方有…  相似文献   
54.
良性淋巴上皮病指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泪腺和涎腺,同时腺体内肌导管上皮细胞反应性增生,即病变组织内同时有淋巴细胞与肌上皮细胞的一种良性病变,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是发生于涎腺和泪腺的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好发于50岁以上的女性。临床腮腺肿大较多,较明显;泪腺的肿大次之。颌下腺及舌下腺也可能肿大,但比较少见[2]。我科遇良性淋巴上皮病累及双侧颌下腺及右侧泪腺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70岁。主因颌下区肿物2个月入院。患者于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双侧颌下区肿物,无痛,无发热,自觉口干,眼干,曾服用消炎药(具体不详…  相似文献   
55.
本文对3例颌下腺恶性肿瘤的误诊进行了临床分析。作者认为,对老年病人、无明显炎症病史的颌下区肿块不论术前诊断为何术中应一律送冰冻切片检查。颌下腺恶性肿瘤在行颌下三角清扫后,应加送切缘和可疑淋巴结作冰冻切片检查。门诊手术中冰冻报告为恶性肿瘤者最好立即进病房行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56.
57.
依那普利导致急性颌下腺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例报告:患男性.38岁。因头晕、无力伴视物摸糊1周于1995-09-08入院。既往无肾脏病史。入院前曾间断应用硝苯地平治疗。体检:体温36.6℃,脉搏104/min.血压28/20 kPa(210/150mmHg)。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腮腺及颌下腺不肿大.口唇无紫绀。肺部叩诊无异常。  相似文献   
58.
大鼠慢性铅中毒后,其血液和颌下腺中铅、锰、铜、铁、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铅中毒后大鼠与对照组相比体重显著下降(P<0.01)。染毒组血铅浓度显著升高的同时,其颌下腺铅含量也显著增加(P<0.01)。铅中毒后,大鼠血液中的锰、铁、锌含量显著升高,而铜浓度却显著下降(P值分别<0.01或<0.05);颌下腺组织中铜含量显著降低(P<0.01),锌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铁和锰的含量无显著变化(P均>0.05)。  相似文献   
59.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6岁,已婿,因右颌下渐长性、无痛性肿物40余年,生长加速1年余.初步诊断:右面颈部巨大肿物.于2007年7月30日人院.人科后查体:体温36.6℃,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8/70 mmHg.  相似文献   
60.
黏液表皮样癌(mucoepidermoid carcinoma,MEC)是涎腺中最常见一种恶性肿瘤,一般是来源于唾液腺的低度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腮腺、颌下腺、口腔小涎腺、腭部、颊部等,所以大部分就诊于口腔科,发生于外耳道的黏液表皮样癌极为少见。我科自1990--2006年共收治外耳道黏液表皮样癌5例,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