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6篇
  免费   557篇
  国内免费   424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133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646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682篇
内科学   651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240篇
特种医学   15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34篇
综合类   1648篇
预防医学   243篇
眼科学   51篇
药学   968篇
  14篇
中国医学   382篇
肿瘤学   686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311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247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427篇
  2010年   370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414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14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目的观察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第129位丝氨酸(Ser129)磷酸化修饰对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法将129位丝氨酸编码碱基TCT突变为天冬氨酸(Asp,D)编码碱基GAT,获得编码模拟磷酸化α-Syn(S129D α-SYN)的DNA序列,插入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LNCX2)。包装逆转录病毒颗粒并感染多巴胺能神经细胞MN9D。通过实时定量RT-PCR鉴定α-SYN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H磷酸化水平。结果pLNCX2-α-SYN(wild type/S129D)质粒测序结果正确,并在MN9D细胞中均过表达。野生型α-SYN过表达组同正常对照组相比TH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而S129D α-SYN组TH的磷酸化水平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MN9D细胞中,野生型α-SYN抑制TH的活性,而α-SYN Ser129磷酸化后TH活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2.
为探讨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A)表达的变化,用改良Allen重击法损伤SCI组动物T12脊髓,按伤后存活时间再将动物分为脊髓损1 d组、2 d组和5 d组。各组动物的脊髓切片经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光镜观察TrkA及NGF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表达的变化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NGF免疫反应阳性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程度,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TrkA及NGF的表达随脊髓损伤后动物存活时间的延长逐渐上调;脊髓白质和灰质内尤其是皮质脊髓束内GFAP及NGF阳性胶质细胞明显增生;与此同时,室管膜细胞内亦可见明显的NGF免疫反应产物。上述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可刺激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表达TrkA及NGF,通过自分泌维持受损神经元的存活;损伤部位反应性增生的胶质细胞亦可产生NGF,通过旁分泌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或皮质脊髓束的轴突末梢,以维持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及促进皮质脊髓束的再生;适时补充外源性神经营养素或改变损伤局部的微环境将有利于受损脊髓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73.
人TH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酪氨酸羟化酶cDNA表达盒克隆于质粒型腺病毒载体p△Elsp1A,得到重组质粒pAd-TH。随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Ad-TH和拯救型腺病毒质粒pBHG11一起共转染293细胞,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生成重组腺病毒AdCMVth,THcDNA重组进入腺病毒E1区并受CMV启动子控制。采用形态学、病毒核酸酶切和PCR/RT-PCR等方法进行鉴定正确。重组腺病毒滴度达到1010pfu/ml。初步结果表明,该重组腺病毒感染MN9D细胞后可使细胞内多巴胺水平增加1倍,显示出明显的TH生物学活性。提示TH重组腺病毒AdCMVth可作为高效的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帕金森氏病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 RON 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 42 例上皮性卵巢癌新鲜组织 RON mRNA 及其对应 32 例石蜡组织中 RON蛋白的表达.结果:上皮性卵巢癌新鲜组织中 RON mRNA 阳性表达率为57.14%,对应的上皮性卵巢癌石蜡组织中 RON蛋白平均面密度值为(0.060 1±0.028 4),RON mRNA 和蛋白表达均与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RON 的过度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的进展、转移密切相关,检测 RON 的异常对判断肿瘤的临床进展及转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ON 可能成为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5.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ngiotensin (Ang) Ⅱ and its Janns-activated kinase-2 (JAK2) signal pathway in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renal tubular cells under the challenge of acute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Methods Models of acute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 were established and the level of local Ang Ⅱ ,a key element of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in kidney was measured using radioimmunity technique.The expression of 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a phenotype of mesenchymal cells,was detected by RT-PCR and inununohistochemistry methods.Renal tubule cells ( NRK-52E) were cultur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 of Ang Ⅱ ,followed by blocking of PD123319,Ang U receptor 2 antagonist,and AG490,an inhibitor of JAK2 signal pathway.Results Ang 0 of kidney tissue increased immediately after acute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in time dependent fashion.Expression of α-SMA in renal tubule cells was found at 48 hours after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 and in NRK-52E cells treated by high concentration of Ang Ⅱ and was dose and time dependent.The peak of α-SMA expression was seen after 30 minute treatment at the dose of 10-9'mol/L,which was interrupted by both of PD123319 and AG490.Conclusions Transdifferentiarion of 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occurs under acute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Local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may play a role in the transdifferentiation of TEC through AT2 receptor and its JAK2 signal pathway.  相似文献   
76.
为了研究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在脊髓前角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以正常大鼠为对照,运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后不同时间脊髓腰4(L4)前角神经元中BDNF及TrkB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正常大鼠L4前角神经元中,BDNF及TrkB的mRNA均存在一定水平的表达;体神经-内脏神经吻合术后7d、14d、1m和2m,BDNF和TrkBm RNA的表达均升高,术后7d达到高峰,14d开始下降;2m时BD-NF mRNA的表达量仍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TrkB mRNA的表达量到2m时虽仍高,但与正常组相比,其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大鼠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建立后,脊髓L4前角神经元的内源性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均增高,它们可能作为保护性因子有利于受损神经元的存活和再生。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3-硝基酪氨酸(3-NT)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管低反应性的介导作用及抗氧化剂对此的治疗效果。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n=10); LPS休克组(LPS 15 mg·kg-1 iv, n=10); 尿酸(UA)治疗组(注射LPS 1 h后200 mg·kg-1 ip, n=10); N-乙酰-5-甲氧基色胺(melatonin)治疗组(注射LPS 1 h后10 mg·kg-1 ip, n=10)。空白对照组及注射LPS 6 h后各组动物,静注去氧肾上腺素(PE, 0.5-2.5 μg·kg-1),记录注药后MAP的增加百分比。所有in vivo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胸主动脉环作张力实验,,建立PE的剂量-反应曲线并计算相应的Emax、EC50值。注射LPS 6 h后检测各组动物血浆丙二醛(MDA)、硝酸盐/亚硝酸盐(nitrate/nitrite)与3-NT的含量。 结果: 静脉注射PE后,休克组动物MAP的平均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至54.60%(P<0.01);而UA组、melatonin组MAP对PE反应的增长率较之休克组分别增高了37.70%、40.03%(P<0.05)。休克组大鼠胸主动脉环对PE的反应[(Emax,35.30%±9.80%; EC50, (15.70±4.50)nmol/L]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Emax,100%; EC50, (4.71±2.04) nmol/L, P<0.05],经UA、melatonin治疗后血管反应性有显著改善(P<0.05)。尿酸、N-乙酰-5-甲氧基色胺治疗组的血浆MDA、硝酸盐/亚硝酸盐和3-NT的浓度也明显低于休克组(P<0.05)。 结论: 3-NT是感染性休克血管低反应的重要介导因子,抗氧化剂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抑制体内NO的过量合成及有效清除3-NT,从而改善α-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血管低反应性,对临床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治疗可能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8.
用双重免疫染色包埋前免疫电镜法,在光镜和电镜水平观察了大鼠孤束核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元的分布及其神经末梢与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之间的关系。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元呈棕色,主要分布于孤束的连合亚核、内侧亚核以及背侧周边区。在孤束核的尾侧部、连合亚核的腹外侧部及背侧周边区观察到蓝绿色的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和棕色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其中一些神经元内两者共存。电镜观察结果:酪氨酸羟化  相似文献   
79.
目的提高经典型苯丙酮尿症的产前诊断的成功率。方法在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基因附近选择了3个新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位点(PAH26、PAH32和PAH9),进行扩增长度片段多态性分析,确定它们在中国人群的分布及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个新的STR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18(PAH26)、0.413(PAH32)和0.362(PAH9)。这3个位点之间,PAH9与第3内含子中的STR位点(TCTA)n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其他位点组合不存在连锁不平衡。联合第3内含子中的STR位点(TCTA)n和2个新的位点,可以对家系中突变基因标记进行95%N断,并成功地用于4例产前诊断中。结论选择性地应用PAH基因中的3个STR位点组合,可以95%地区分经典型苯丙酮尿症家系中父母的两个基因,从而准确地进行快速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肺癌死亡率更是高居榜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里程碑式的药物,可以延长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也有着一定的副反应,其中以皮疹最多见,会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近年来中医药治疗EGFR-TKI所致皮疹取得一定疗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EGFR-TKI所致皮疹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本文简要介绍了EGFR-TKI相关皮疹的中西医机制,并就中医药治疗EGFR-TKI相关皮疹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