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38篇
  免费   419篇
  国内免费   330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96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7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038篇
内科学   344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2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548篇
综合类   2039篇
预防医学   455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672篇
  8篇
中国医学   2866篇
肿瘤学   45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20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67篇
  2019年   251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273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83篇
  2012年   543篇
  2011年   607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437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348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97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201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D2相关蛋白(CD2AP)是与蛋白尿发生密切相关的足细胞分子。近年研究表明,CD2AP不仅是足细胞足突间裂孔隔膜的重要成分,而且还参与细胞骨架的重构,可能参与细胞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本研究通过观察CD2AP在。肾脏固有细胞中的分布及其在足细胞分化中的分布变化,初步探讨其在足细胞中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足母]甲瓣切取术后供区修复的方法,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足母]甲瓣切取术后25例[足母]趾创面,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其中采用游离皮瓣移植修复9例,采用足背或足底局部带蒂皮瓣修复12例,采用第二足趾皮甲瓣修复4例。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平均随访10个月,其中2例游离皮瓣在术后6个月进行二期削薄,外观和功能满意。第二趾皮甲瓣修复后的功能在3种方法中效果最好。结论根据[足母]甲瓣供区的缺损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即时修复,能最大限度减少供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命门”一词最早见于《内经》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这“命门”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穴。腧穴里又有“命门穴”,为督脉上的要穴,位于后背两肾间,第二腰椎棘突下,与肚脐相平对的区域。但这两个“命门”均与中医命门学说中的“命门”含义不同。彼一“命门”为脏腑的概念,因其主司元气,是人体元气的根本所在,元阳的发源地,为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其重要性无异于生命之门,故名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肾小球足细胞脱落情况及其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探讨6类肾炎中肾组织钠氢交换调节因子2(NHERF2)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足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肾炎组(原发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非肾炎组、健康对照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尿足细胞数量,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NHERF2蛋白,比较不同类型肾炎足细胞脱落情况及NHERF2基因表达量。结果原发性肾炎和狼疮性肾炎(LN)组患者尿足细胞脱落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活动期LN患者尿足细胞脱落较缓解期LN显著增多(P〈0.05);原发性肾炎组中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最多,其次为膜性肾病(MS)患者,二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比微小病变性肾病(MCD)患者显著增多(P〈0.05)。原发性肾炎组和LN组患者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量均较非肾炎组显著降低(P〈0.05)。肾炎患者尿足细胞脱落数量和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之间具有相关性(r=0.318,P〈0.05)。结论根据尿足细胞脱落数量可初步推断FSGS和LN的病理改变类型、预测LN的疾病进展和预后,可能为临床MS与MCD的鉴别提供依据;证明肾小球足细胞脱落可能与肾组织NHERF2基因表达减低有关,提示足细胞NHERF2基因表达缺陷可能参与足细胞损伤脱落的机制。  相似文献   
55.
逆行隐神经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报告逆行隐神经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应用这种技术修复6例足跟部软组织缺损,切取的皮瓣面积为4cm×6 cm至7cm×10 cm。结果 所有的皮瓣完全成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例术后4d发生表浅感染,经换药愈合。结论 大隐静脉、隐神经和伴行的动脉网是该皮瓣的轴,该皮瓣具有血管解剖恒定、血管蒂长和操作简单等优点,而且较薄,适宜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足(足母)趾撕脱性离断再植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用美蓝和红色乳胶灌注4例无法再植的撕脱性断(足母),对其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对12例撕脱性断(足母),采用逆行法进行再植.结果解剖观察表明:撕脱性断(足母)虽血管有损伤,但有完整的供、回血系统,仍有再植的条件.再植12例,成活11趾,术后平均随访9个月,跖趾关节平均主动活动度为25.,趾端感觉恢复,足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撕脱性断(足母),只要趾体完整,都应尽量予以再植.  相似文献   
57.
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15例深达跟骨的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结果15例皮瓣移植后均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皮瓣外形和感觉均恢复良好。结论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8.
59.
当前.我国人均占有病床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要.而短时间内仍难以根本改变,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在源化改革的今天,我们医院一改传统等病人上门求医的惯例,主动送医上门,自1991年至1994年6月.我们家庭病床科共收治病人943人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探受病人、病人家属和社会各界的好评.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0.
新生儿足长的测量及其意义MeasurementandItsSignificanceofNewbornPedalLength陈洁(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南京市210008)关键词足月新生儿,低体重儿,体重,足长,回归方程作者对381例出生后第1天的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