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60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1040篇
耳鼻咽喉   162篇
儿科学   266篇
妇产科学   223篇
基础医学   1817篇
口腔科学   480篇
临床医学   3791篇
内科学   2654篇
皮肤病学   172篇
神经病学   600篇
特种医学   9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9篇
外科学   1363篇
综合类   8261篇
预防医学   2889篇
眼科学   545篇
药学   3017篇
  19篇
中国医学   2405篇
肿瘤学   48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199篇
  2016年   256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774篇
  2013年   845篇
  2012年   1046篇
  2011年   1193篇
  2010年   1332篇
  2009年   1332篇
  2008年   4354篇
  2007年   2966篇
  2006年   1694篇
  2005年   2668篇
  2004年   1533篇
  2003年   1045篇
  2002年   780篇
  2001年   773篇
  2000年   671篇
  1999年   569篇
  1998年   523篇
  1997年   492篇
  1996年   512篇
  1995年   573篇
  1994年   507篇
  1993年   353篇
  1992年   345篇
  1991年   311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304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羟基积雪草甙对转基因ALS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药理通讯》2005,22(3):37-38
  相似文献   
52.
目的  (1)通过对比观察脂质沉积性肌病 (lipid storagemyopathy,SM)及肌纤维含有脂滴的其他疾病的超微结构特征 ,为鉴别诊断提供进一步的依据。 (2 )通过 L SM患者周围血液白细胞组织化学及电镜检查 ,探讨白细胞细胞质脂滴检测在 L SM诊断中的意义。 (3)通过对 L SM及多发性肌炎患者肌肉 MRI检查 ,探讨 MRI在 L SM诊断及与多发性肌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1)选取 14例 L SM患者及 11例肌纤维含有脂滴的其他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电镜观察并比较两组肌肉组织中脂滴的超微结构特点。 (2 )抽取8例 L SM患者及 5例健康对照者周围血液的白细胞 ,电镜观察白细胞细胞质脂滴沉积情况 ,计算含脂滴的中性粒细胞数及脂滴总数 ,经 SPSS10 .0软件包统计学分析。其中 3例L SM患者及 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涂片油红 O染色 ,观察白细胞细胞质脂滴沉积情况。 (3)选取 8例 L SM患者、4例多发性肌炎患者以及 1例健康对照者 ,应用 MRI对其臀部及大腿肌肉进行 T1 WI、T2 WI及 STIR等序列轴位平扫 ,观察并比较影像学的特征。 结果  (1)电镜下见 L SM肌纤维中有大量脂滴沉积 ,多成串排列 ,脂滴体积较大 ,直径约为0 .1~ 5μm,而其他疾病以各自特征性病理变化为主 ,一般脂滴少 ,体积小 ,呈散在分布。 (2 )电镜下 ,L  相似文献   
53.
子宫内膜异位症并发不孕患者子宫内膜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并发不孕患者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方法:选择轻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患者10例为研究组,已生育妇女7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在月经周期第19-22天刮取少量子宫内膜,进行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异位症患者围着床期子宫内膜出现超微结构改变,内膜表面腺体开口数少,纤毛再生不全,分泌细胞表面微绒毛极少,子宫内膜着床窗的形态学标记-细胞表面胞饮小泡减少 或缺失;胞质肿胀疏松,有的细胞出现核固醇,结论:异位症患者围着床期在位子宫内膜出现超微结构改变,细胞出现轻度变性,可能是其不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4.
均质性脂肪肝患者B超诊断结果与血生化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脂肪肝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超声诊断仪的全面普及应用 ,脂肪肝的B超检出率也明显增多。为探讨脂肪肝的B超诊断结果与血脂水平和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 ,笔者对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367例患者进行血脂水平及肝功能检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1对象系1995年~1999年在我院健康体检时B超检查诊断为均质性脂肪肝患者367例 ,其中重度脂肪肝225例 ,男性203例 ,女性22例 ,年龄35~72岁 ,平均 (54.43±9.10)岁 ;轻、中度脂肪肝142例 ,男性125例 ,女性…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预吸氧大鼠脑组织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丙二醛(MDA)的变化,以探讨预吸氧对脑损伤的作用。方法 70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A、B、c三组(7亚组):A1(正常对照组)、B1-B3(50%预吸氧15、30、60min组)、C1-C3(100%预吸氧15、30、60min组)。按照预吸氧浓度、时间分组实验,取大脑保存,免疫组化分析大脑皮层HSP70阳性神经元变化,硫代巴比妥酸法(TAB)检测脑匀浆液中MDA含量。结果 病理示B1-B3组损伤轻微,C1-C3组神经元损伤严重,与预吸氧时间无关;预吸氧诱氏HSP70产生;C1-C3组随吸氧时间延长MDA水平升高显著。结论 1.预吸氧对神经元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作用,50%预吸氧可引起轻微的可逆性损伤,100%预吸氧可引起严重的不可逆性损伤。这种损伤可诱导神经元HSP70的合成,但HSP70不能完全修复神经元的损伤。2.脑损伤程度与MDA变化并不完全一致,预吸氧浓度越高引起的损伤越重。  相似文献   
56.
长期以来,肺癌的诊断是依靠X线胸片,CT和MRI来完成。但是由于分辨率的限制,对微小病变定性困难。PET/CT是当今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诊断技术之一.其优点是一次性可完成全身检查,发现全身任何组织器官的原发肿瘤及转移病灶,准确提供肿瘤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同时在分子水平将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代谢变化以图像的方式显示,将细胞代谢变化与组织结构改变合二为一.构成立体三维图像。在肺癌诊断中可早期发现敏感微小癌,可准确鉴别肿瘤和淋巴结良恶性质,并可评价治疗效果。检查安全,无疼痛不快,不受衣物等外界物质干扰。对肺癌的诊断和分期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遗传病与季节性变化关系,对提高人口素质,实行优生优育,防止和降低出生缺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方法医学鉴定小组对陆良县1999~2004年申报的68例病残儿材料进行初审鉴定,详细进行病残儿家庭遗传病咨询、问卷调查,对21种疾病发病季节性进行分析,部分病残儿及父母做染色体G显带技术核型分析。结果大多数遗传病与季节无显著关系,而少部分如多基因遗传病中腹股沟斜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聋哑、先天性足畸,染色体病中21三体综合征发病具有季节性关系。结论遗传病发病季节性探讨分析,不仅是人口生命质量的提高,而且是病因学,流行病学研究的第一步,越来越引起社会和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8.
为使广大妇女能安全的渡过围绝经期,避免或减少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并及早作出诊断。现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来在全市6所三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妇产科就诊的368例45.55岁的妇女进行性激素6项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107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3例.治疗组奥扎格雷纳8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10d;尿激酶2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0ml静滴,1次/d,连用7d.对照组血塞通500mg,曲克芦丁0.6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连10d.治疗前后监测FG、PLT、PT、APTT、GPT、BUN.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74%,对照组75.47%.治疗后2组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前后PT、APTT、FG、GPT、BUN无变化.结论 奥扎格雷钠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0.
本文通过古代文献论述以及现代研究,提出了手法补泻的方向、缓急、轻重、时间、手法和受力部位和特性的六个影响因素,并以以"三因制宜"为纲,从因地、因时、因人的年龄、性别、体质、所患疾病、病情变化、脏腑功能、耐推拿程度以及心量状况的不同等十个方面论述手法之补泻的临床辨证施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