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全骨髓法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体外分离纯化及培养扩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方法,研究M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体外培养和连续传代,在倒置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利用四唑盐比色(MTF)法测定MSC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FCM)鉴定MSC膜抗原。结果原代分离的MSC在接种后48h贴壁,细胞形态为椭圆形、多角形及短梭形,12天时细胞呈长梭形并达到90%单层融合。经传代扩增,细胞进一步纯化。细胞传代后2天内处于潜伏期,3天后进人生长期,7天后进入平台期。FCM检测CIM5、CD90阳性率分别为19.60%、95.38%。结论贴壁培养法能有效分离纯化大鼠MSC,用此方法培养的细胞生长稳定,增殖能力活跃,具有MSC的一般生物学特性,为其成为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  相似文献   
92.
为寻找新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指标,以探讨风湿热的活动性,从而提高风湿热和风心病的诊疗水平。方法用A组乙型溶血链球菌特异性菌膜抗原和1%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刺激物,分别测定38例健康对照组,30例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活动组,24例风湿性心脏病静止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贴壁抑制百分率(Lymphocyte adherence inhibition percent,LAIP)和促凝血活性(Procoagula  相似文献   
93.
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离生长及冻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兔骨髓基质干细胞(MSC)体外分离、培养、增殖、冻存的方法,以及探讨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抽取兔髂骨及胫骨的骨髓液,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出MSC,并增殖。观察MSC的生长特性,测定其贴壁率及第3、8、13、18代的生长曲线,并评价其生物学特性。MSC在12.5%DMSO条件下经液氮或-60℃冻存复苏,测其成活率。结果:MSC为贴壁生长,以均一的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样生长,贴壁及增殖能力强,所测各代的生长曲线呈相似的S型,倍增时间约为35h。MSC需液氮保存,短期也可-60℃冰箱保存。结论:获得的兔MSC生长旺盛、增殖能力强,其分离、培养、纯化、增殖、冻存方法是可行的,可较长时间稳定地培养增殖、冻存,传代的MSC可保持其原代的生物学特性。MSC将是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94.
白花除虫菊同源四倍体的诱导及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秋水仙素诱导除虫菊多倍体,获得多个染色体加倍遗传稳定的变异试管苗,进行试管苗快速繁殖并建立株系。通过细胞学鉴定和外部形态鉴定,对诱导获得的除虫菊染色体变异株系进行初步的筛选,为进一步获得除虫菊优良品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Dong HL  Sui YF  Qu P  Li ZS  Lu SY  Zhang SZ  Ye J  Chen GS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1):43-46
目的 建立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为子宫颈癌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无菌切除人子宫颈癌的手术标本,用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连续传代稳定生长后,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并进行细胞周期和染色体核形分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系肿瘤标记物的(ER、PR、Keratine、PCNA)表达情况。结果 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获得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简称H),细胞维持培养16个月,传代131代,生长稳定,群体倍增时间为35.48h,细胞呈上皮镶嵌状贴壁生长,趋向复层生长,无接触抑制。超微结构显示,具有典型的桥粒结构和较多的张力原纤维。染色体数目35—156条,主流范围58—80条(64.8%),结构为人类染色体。细胞的肿瘤标记物(ER、PR、Keratine、PCNA)检测呈高表达,DNA指数为1.931。裸鼠移植瘤组织病理形态学与患者原始肿瘤一致,无血清培养成功。结论 通过组织块贴壁法体外培养建立的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系HCC—0214,与原发癌保持相同的生物学特性,体外连续传代16个月以上,细胞形态不变,生长周期恒定,可望作为一个稳定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团不能稳定悬浮的相关因素,建立一种适合神经干细胞长期、稳定悬浮培养的方法。方法在培养过程中动态检测培养基密度和粘滞系数,神经干细胞团密度和半径,同时观测神经干细胞贴壁现象。探讨调节培养基密度和粘滞性、利用琼脂糖凝胶包被培养瓶等方法的抗贴壁效果,及其对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神经干细胞团半径逐渐增大,同时细胞团的沉降速率明显增大。传代第3天细胞团开始贴壁。而培养基密度、粘滞系数和细胞团密度均无明显变化。通过调节培养基密度和粘滞系数,使细胞团保持悬浮,但S期标记指数(LI)下降,细胞逐渐死亡。通过在培养瓶底包被凝胶隔离层,神经干细胞团保持快速增殖而不贴壁,长期培养分化率低。结论 神经干细胞团的悬浮不稳定性主要与细胞团体积相关。通过琼脂糖凝胶包被培养瓶底,可以防止贴壁,有利于神经干细胞持续增殖并保持未分化,适合神经干细胞长期培养。  相似文献   
97.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硅酸钙粉体经成型,在1300℃下常压烧结,制备出高纯度的硅酸钙陶瓷,并且对其在体外的生物活性和细胞毒性及细胞生长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在1300℃下烧结制得的硅酸钙陶瓷主晶相为β型硅酸钙(β-CS),在模拟体液中浸泡14d后,其表面可见类骨羟基磷灰石生成,28d后生成大量羟基磷灰石,证明其可诱导类骨羟基磷灰石生成。经细胞实验可知,硅酸钙无细胞毒性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促进成骨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差速贴壁法分离培养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差速贴壁法从大鼠腹股沟脂肪垫分离纯化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差速贴壁培养法分离ADMSCs,并与普通培养法得到的ADMSCs进行表面分子CD44阳性率对比。在第2代ADMSCs中加入条件培养基进行诱导,根据条件培养基的不同分成3组:①成骨诱导组:加入成骨培养基;②成脂诱导组:加入成脂培养基;③对照组:仅加入基础培养基。成骨诱导组和对照组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检测,成脂诱导组和对照组进行油红O染色检测。结果:差速贴壁培养法获得CD44阳性率更高的ADMSCs。成骨诱导组的ALP大大高于对照组,成脂诱导组油红O染色阳性,对照组油红O染色均为阴性。结论:差速贴壁培养法从大鼠腹股沟脂肪垫中分离得到高纯度ADMSCs。  相似文献   
99.
王启伟  王万山  路艳蒙  朴英杰 《解剖学杂志》2004,27(2):114-116,F002
目的: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培养方法,并检测其细胞周期及端粒酶活性。方法:无菌抽取恒河猴胫骨骨髓,采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骨髓MSCs;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培养的骨髓MSCs呈梭形,平行排列或成集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呈阳性反应;细胞周期中G1、S、G2期的细胞所占百分比分别为89.5%、7.8%、7.7%。结论:培养的骨髓间MSCs处于未分化阶段,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膜抗原在淋巴细胞贴壁抑制试验中诊断风湿性心脏炎的特异性。方法 用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膜抗原和 1%植物血凝素 (PHA)作为刺激物 ,分别测定 38例健康对照组 ,30例风湿性心脏病活动组 ,2 4例风湿性心脏病静止组外周血淋巴细胞贴壁抑制百分率 (LAIP)。结果 在特异性菌膜抗原刺激下 ,风心活动组LAIP为 ( 34.47± 4.5 6 ) % ,显著高于风心静止组 ( 12 .5 0± 3 .73) %和对照组 ( 13 .5 6± 3 .31) % ,而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受PHA刺激后 ,风心活动组LAIP为 ( 8.95± 2 .5 2 ) % ,风心静止组 ( 6 .2 3± 1.6 1) % ,对照组 ( 7.5 1±3 16 ) % ,三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以链球菌菌膜为促凝刺激物的LAIP试验在判断风湿性心脏炎方面具有特异性 ,其特异性取决于所用的刺激原为特异性抗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