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201篇
中国医学   5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杂交贝母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杂交贝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IR ,1H NMR ,13 C-NMR ,2D-NMR ,MS及与对照品和文献对照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 :湖贝乙素 (hupehenirine ,ZF1) ;湖贝嗪 (hupehenizine ,ZF2 ) ;浙贝乙素 (peiminine ,verticinone ,ZF3) ;湖贝甲素 (hupehenine ,ZF4 )、异浙贝甲素 (isoverticinone ,ZF5 )、浙贝甲素(peimine ,verticine ,ZF6 )、湖贝甲素苷 (hupeheninoside,ZF7) ;结论 :化合物 1~ 7均为首次从杂交贝母中得到。  相似文献   
32.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28-129
以童少伯的医案为基础,总结童老常用药物的特色,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33.
贝母合剂对肺损伤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贝母合剂对博来霉素肺损伤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贝母合剂组,后3组建立博来霉素肺损伤模型,地塞米松组和贝母合剂组分别予地塞米松、贝母合剂治疗。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组织AQP1、ICAM-1和VCAM-1,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Image Pro Plus6.0测量计算其平均光密度(IOD)值。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AQP1表达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1),而ICAM-1、VCAM-1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贝母合剂组肺组织AQP1表达明显升高(P<0.01),ICAM-1、VCAM-1表达明显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肺组织ICAM-1、VCAM-1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P<0.05),而AQP1表达与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促进肺损伤大鼠肺组织AQP1表达和抑制ICAM-1、VCAM-1表达可能是贝母合剂防治肺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贝母瓜蒌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反流性咽喉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质子泵抑制剂)和枸橼酸莫沙必利(促胃动力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中药贝母瓜蒌散(海螵蛸、瓜萎、贝母等)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反流症状指数与反流体征指数.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效率为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反流症状指数、反流体征指数降低(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母瓜萎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咽喉炎能有效降低反流症状指数及反流体征指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方法预测贝母瓜蒌散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潜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检索贝母瓜蒌散中6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和相关靶点蛋白。通过DisGeNet和GeneCards数据库确定支气管扩张症相关治疗靶点。合并化学成分靶点和治疗靶点并去重,运用Cytoscape 3.7.1软件建立化合物-靶点-疾病网络。依据拓扑学参数,基于STRING数据库分析上述靶点的相关性并进一步确认关键靶点。为推测贝母瓜蒌散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分子机制,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运用SystemsDock数据库与AutoDock软件进行虚拟分子对接,从而验证化合物与关键靶点之间的亲和力。结果检索得到385个贝母瓜蒌散的药物靶点和51个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靶点。根据度(degree)、紧密度(closeness)、中心度(betweenness)等拓扑学参数筛选出18个位于关键节点的基因。通过GO分析预测得到与贝母瓜蒌散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相关的454个生物学过程、33个细胞成分和18个分子功能三个维度的生物学功能指标。通过KEGG富集分析得到27个相关信号通路。最终通过分子对接可视化验证贝母瓜蒌散活性成分和主要靶点的结合力。结论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可视化分子对接方法揭示了贝母瓜蒌散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潜在机制,为深入实验研究奠定预测基础。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索超滤-纳滤联用技术在川贝母生物碱成分浓缩中的应用。方法以总蛋白和西贝母碱透过率为指标,考察超滤过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西贝母碱的截留率为指标,考察滤膜截留相对分子量、超滤液中西贝母碱浓度和p H值对纳滤过程的影响。结果采用截留相对分子量为10 000的滤膜,对总蛋白的去除率为98. 61%,西贝母碱的透过率达到98. 57%。纳滤过程最佳工艺参数:截留相对分子量为500、西贝母碱质量浓度为140μg/ml、超滤液pH为5. 5,对西贝母碱的实际截留率为93. 57%。结论超滤-纳滤联用技术可有效完成对川贝母生物碱成分的浓缩,相比传统热浓缩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8.
目的建立测定浙贝、川贝、平贝和新疆贝母中尿嘧啶、尿苷、乌苷、腺苷含量和鉴定该4种药材品种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洗脱条件为0.0min→5.0min→10.0min→20.0min→30.0min→40.0min,甲醇:1%→1%→5%→12%→24%→31%;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柱温为25℃。进样体积为20μL。结果尿嘧啶和3种核苷均达到基线分离,线性良好,4种贝母中指标成分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贝母类药材的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亦可用于准确、可靠的鉴定该4种贝母药材。  相似文献   
39.
目的调查和研究贝母现今临床使用情况,使贝母类药材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方法对含有贝母的医院中药处方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川贝母的市场资源较贫乏,浙贝母资源相对充足,但二者的临床使用率都较高。结论应加强对资源较少但临床使用率高的药材的管理,保证用药的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