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15篇
  免费   2075篇
  国内免费   795篇
耳鼻咽喉   76篇
儿科学   136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672篇
口腔科学   153篇
临床医学   3398篇
内科学   2162篇
皮肤病学   156篇
神经病学   570篇
特种医学   5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389篇
综合类   10322篇
预防医学   1774篇
眼科学   269篇
药学   4819篇
  42篇
中国医学   17475篇
肿瘤学   160篇
  2024年   385篇
  2023年   1181篇
  2022年   970篇
  2021年   1243篇
  2020年   1006篇
  2019年   1162篇
  2018年   455篇
  2017年   926篇
  2016年   1021篇
  2015年   1205篇
  2014年   2140篇
  2013年   1862篇
  2012年   2419篇
  2011年   2545篇
  2010年   2238篇
  2009年   2135篇
  2008年   2444篇
  2007年   2191篇
  2006年   1976篇
  2005年   2081篇
  2004年   1924篇
  2003年   1859篇
  2002年   1608篇
  2001年   1395篇
  2000年   1101篇
  1999年   841篇
  1998年   749篇
  1997年   596篇
  1996年   553篇
  1995年   456篇
  1994年   395篇
  1993年   292篇
  1992年   223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73篇
  1989年   168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脊诊整脊治疗青少年型颈椎病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为中老年常见病,但在临床中青少年患者不在少数,有明显低龄化倾向,笔者自2004年至今收治60名患者,临床通过整脊手法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2.
定点定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点定位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定点定位治疗方法.结果 治愈率95%,总有效率100%.结论 选择好适应症,该方案是简便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观察硝菔通结颗粒治疗气阴不足型便秘的临床疗效。结果 硝菔通结颗粒组68例中痊愈24例,显效率83.82%;麻子仁丸组68例中痊愈19例,显效率69.12%。结论 硝菔通结颗粒对气阴不足型便秘疗效显著,且用量易于掌握,目前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无依赖性。  相似文献   
75.
宣可去壅,通可去滞,宣通络痹方是师法叶氏,参以个人长期临证心得,针对正气为邪气所阻,脉络郁滞壅闭导致的多种病证,扼守病机,依法遣药而创制的。验之于实践,所向多利。故公诸同好,并祈雅正。  相似文献   
76.
77.
笔者自2004年6月~2005年6月,以川芎茶调散加减辨证分型治疗偏头痛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8.
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血栓通治疗,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各项参数水平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肾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是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较好药物.  相似文献   
79.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眩晕,伴头痛、恶心、呕吐、运动或感觉障碍、意识或视野障碍、心悸震颤、纳差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我院结合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超声等现代检查手段以及临床表现特点,认为其发病机制有别于中医以往认为的一般“眩晕”的概念,强调“气虚血瘀”的病机关键,采用大剂量黄芪注射液与血栓通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8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治疗组42例,男26例,女16例,…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观察益肾调督针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及预防再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益肾调督针法组、常规针法组和非穴针刺组各10例,用血栓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梗死模型,观察治疗前后大鼠神经功能改变,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6和IL-8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以益。肾调督针法组及常规针法组有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仅、IL-6和IL.8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施予针刺治疗后各针法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益肾调督针法可以有效地抑制TNF-α、IL-6和IL-8的表达.从而在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及预防再梗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