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选用小鼠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试验,和大国发育毒性试验,对萘丁美酮的生殖毒性进行了研究,小鼠睾丸生殖细胞染色体分析试验设三个剂量组:1679、848.5、421,251mg/kg;和溶剂对照组。连续灌胃染毒5天,第六天取样分析。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细胞率、间隙率,初级精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相的畸变细胞率和染色体早*分离军,以及多倍体细胞率,与熔剂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SD大凤的发育毒性试验设三个剂量组:250、62.5和15.625mg/kg,和一个敌枯双(1.6mg/kg)阳性对照组。分别于妊娠第7—13天每日空腹灌胃染毒一次,并于妊娠第3、6、9、12、15.18、20和21天称体重调整灌胃量,第21天剖杀孕鼠取胎,观察并记录:孕鼠增重,死胎数,活胎数,胎重,胎鼠外观、内脏及骨骼畸形,以及胎鼠骨骼发育。结果表明:萘丁美酮对孕鼠增重,胎仔发育,胚胎及胎仔存活,胎仔骨骼发育均无影响;也未见引起胎鼠外观、内脏和骨骼畸形。本研究表明,萘丁美酮对雌性小鼠生殖细胞无遗传毒性,对大鼠胚胎及胎仔无发育毒性。  相似文献   
22.
《中国乡村医药》2002,9(4):32-33
十三、解热一镇痛一非甾体抗炎药处 理非甾体抗炎药(NSAID)的共同相互作用·抗凝药(华法林,肝索、溶栓药):多数NSAID均有抗血小板作用,可加重出血倾向。·糖皮质激素I增强抗炎效果,但对消化道粘膜的损害加重。·乙醇:加强胃粘膜损害。·尿碱化药、抗酸药(长期服用):本类药物多数为有机酸类,尿碱化可使NSAID的排泄增 加。·尿酸化药:NSAID排泄减少。·呋塞米:NSAID抑制肾脏的前列腺素合成,减弱排钠和抗高血压作用。·对乙酰氨基酚z长期应用可显示肾毒剐作用增强。·锂盐;减少锂排泄,血药浓度和毒性均增加。·齐多夫定:排泄减少,毒…  相似文献   
23.
安瑞克为新一代退烧解热药,其主要成分为布洛芬。目前布洛芬的测定方法有中和法、液相色谱法与分光光度法。本文探讨了以95%乙醇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其含量,测定结果与其它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24.
25.
解热药,温水擦浴,温水擦浴并用解热药降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6.
发热是儿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对于急诊患儿,用解热药迅速退热成为常规疗法。对于婴儿这一特殊群体,解热药的合理使用显得非常重要。本文调查了我院1998年4~8月间儿科急诊病人中解热药的使用情况,并对其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27.
张泽宇 《医药与保健》2002,10(10):51-51
孩子发烧了,也就是临床上说的发热,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给孩子服退烧药,即解热药,如复方阿司匹林、阿苯片等。孰不知,这样的做法十分草率,很可能会给孩子疾病的诊断以及身体的健康带来不良影响,所以对于父母来说,了解有关发热及解热药应用的有关知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自拟清解重剂对术后发热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术后发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5例.观察组口服自拟清解重剂,对照组结合临床表现对症治疗.2组均治疗3 d,随访3 d.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服药前后体温变化,药物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结果 治疗后第3天,观察组最高体温[(37.5±0.5)℃比(37.6±0.5)℃、(38.1±0.5)℃、(38.3±0.5)℃,F=20.883]、对照组最高体温[(37.5±0.6)℃比(37.5±0.5)℃、(38.1±0.6)℃、(38.4±0.4)℃,F=25.088]均较同组治疗后第2天、第1天及治疗前下降(P<0.01).随访第3天,观察组最高体温[(36.9±0.5)℃比(37.1±0.2)℃、(37.3±0.5)℃,F=7.778]较同组随访第2天、第1天及治疗前下降(P<0.01).结论 自拟清解重剂可有效降低术后发热患者的体温,其药物起效时间与解热时间与西医常规疗法相近.  相似文献   
29.
患者 男,8岁.因咳嗽、发热2周来院就诊.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发热,体温在39.0℃以上,伴畏寒、抽搐,无咳痰、流涕、恶心、呕吐,使用抗生素和解热药后体温下降但出现反复.体检:T 39.0℃,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颌下及颈部可触及数个稍肿大的淋巴结,肝、脾不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2×109/L,中性粒细胞0.75.  相似文献   
30.
现用的儿童解热药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病症,临床常用的解热药大多配成复方制剂,也有部分单方制剂,其主要成分多为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非那西汀、氨基比林、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paracetamol,PCL)等,一般认为它们的不良反应大小的排序为:非那西汀、氨基比林、安乃近、ASA、PCL.1 常用的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的解热药1.1苯胺类的非那西汀及PCL 儿童应用此类药可引起血液系统及肝、肾损害.新生儿和婴幼儿对非那西汀特别敏感,易致高铁血红蛋白症,非那西汀在体内吸收后主要代谢产物为PCL,还有一部分生成氨基苯乙醚,其进一步代谢的产物可氧化血红蛋白,使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至失去带氧能力,造成组织缺氧、溶血并损害肝脏,还可引起血尿和蛋白尿等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