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48篇
  免费   9443篇
  国内免费   6774篇
耳鼻咽喉   704篇
儿科学   1197篇
妇产科学   866篇
基础医学   10092篇
口腔科学   1502篇
临床医学   10980篇
内科学   10094篇
皮肤病学   1101篇
神经病学   2617篇
特种医学   22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4篇
外科学   5438篇
综合类   32798篇
预防医学   7259篇
眼科学   934篇
药学   14329篇
  201篇
中国医学   11748篇
肿瘤学   6178篇
  2024年   1782篇
  2023年   5792篇
  2022年   4698篇
  2021年   5481篇
  2020年   4826篇
  2019年   4986篇
  2018年   2767篇
  2017年   4130篇
  2016年   4327篇
  2015年   4231篇
  2014年   5369篇
  2013年   5494篇
  2012年   7144篇
  2011年   7081篇
  2010年   5928篇
  2009年   5425篇
  2008年   5450篇
  2007年   4886篇
  2006年   4464篇
  2005年   4823篇
  2004年   3663篇
  2003年   3156篇
  2002年   2558篇
  2001年   2144篇
  2000年   1587篇
  1999年   1304篇
  1998年   1069篇
  1997年   920篇
  1996年   845篇
  1995年   799篇
  1994年   666篇
  1993年   441篇
  1992年   425篇
  1991年   414篇
  1990年   328篇
  1989年   316篇
  1988年   192篇
  1987年   154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在白人群体中 ,导致人类补体第 8成份 β亚基缺陷的分子基础主要是在编码 β亚基基因的第 9外显子上发生碱基 C→ T的突变 ,从而形成终止密码 ,导致 C8β亚基不能完全合成。国外学者在两例 C8β亚基完全缺失的患者家系研究中 ,发现这两例β亚基缺失个体只是第 9外显子上碱基 C→ T突变的杂合子 ,现进一步寻找这两例 C8β亚基完全缺失的分子遗传学机理。方法 对两例 C8β亚基完全缺失患者的 C8β编码基因的全部 11个外显子的 PCR扩增产物进行 DNA测序分析并与正常人 DNA序列进行对比。结果 两例完全性 C8β亚基缺失患者的蛋白质编码基因中 ,分别在第 3外显子的 2 98和 388位置发现了 C→T突变 ,同时对这两个突变位点的家系分析也证实 ,位于第 3外显子上的这两个突变位点是独立于第 9外显子的突变而遗传。结论 所发现的两个突变位点均能形成终止密码而导致 C8β亚基合成提前终止 ,因此这两例患者 C8β亚基完全缺失的分子遗传学机理是由于编码 C8β亚基的基因在第 3和第 9外显子上同时发生了点突变 ,进而形成终止密码造成 C8β亚基合成终止所致。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清除补体攻膜复合物(MAC)的途径及其清除动力学,方法: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以RH414荧光标记质膜双层,0℃组装亚溶剂量的MAC,37℃复苏后,LSCM实时监MAC沉积诱导的质膜囊泡化形成和胞吞,胞吐情况,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内皮细胞表面MAC抗原的清除情况,结果:MAC沉积后,内皮细胞有的质膜囊泡化形成,囊泡以胞吞和胞吐2种方式离开细胞,并以前者占优,37度条件下,内皮细胞清除表面MAC的半衰期约为5min。结论:内皮细胞可通过胞吞和胞吐2种机制清除细胞表面沉积的MAC,并以胞吞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993.
不同处理方法的牛心包生物力学特性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索一种理想的牛心包处理方法。方法 观察戊二醛及 2 ,3 -丁二醇改性戊二醛处理后的牛心包热挛缩温度、生物力学特性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鞣制后心包厚度和僵硬度增加 ,柔韧性降低。丁二醇组的弹性模量 (8.75± 1 .71 )较戊二醛组 (6.5 9± 1 .3 7) (P <0 .0 5 )更近似于正常瓣膜组织 ;且其极限拉伸强度优于戊二醛组。超微结构显示丁二醇组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结构完整 ;戊二醛组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均明显变性 ,结构模糊。结论  2 ,3 -丁二醇改性处理后的牛心包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该方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牛心包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94.
衰老是在细胞、组织和器官水平上发生的生理性内稳态的渐进性损害过程。就代谢角度而言,该过程主要表现为体成分、胰岛素抵抗、自噬功能障碍、线粒体和炎症反应的变化,其中涉及生长激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各种能量感应系统如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移因子4(GLUT4)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评价其与子宫内膜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54只85日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① 对照组(20只);② PCOS组(17只);③ 二甲双胍治疗组(17只)。其中后两组先参照Poretsky等的方法复制PCO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再分别喂服安慰剂或二甲双胍, 14 d后断头处死各组大鼠并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visionTM Plus两步法检测对照组、PCOS组及治疗组大鼠子宫内膜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 PCOS组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中GLUT4和INS-R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IN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治疗组GLUT4表达显著高于PCOS组(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P<0.01),INS表达较PCOS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间质中无GLUT4的表达,INS和INS-R表达情况与腺上皮相似。结论: PCOS大鼠子宫内膜GLUT4表达减少和子宫内膜的IR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了解氨肽酶抑制剂乌苯美司(bestatin)能否增强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NB4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及此过程中NB4细胞c-myc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 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抑制细胞生长的作用。流式细胞仪测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及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检测NB4细胞的分化。RT-PCR检测细胞c-myc mRNA表达水平。 结果: 50 mg/L、75 mg/L、100 mg/L乌苯美司与10 nmoL/L ATRA联合处理72 h,均能明显增强NB4细胞的NBT还原能力,与10 nmoL/L ATRA组差异显著(P<0.05,P<0.01)。从48 h到96 h,100 mg/L乌苯美司时间依赖性地增强10 nmoL/L ATRA诱导NB4细胞的NBT还原能力,与相应时点10 nmoL/L ATRA组差异明显(P<0.01)。100 mg/L乌苯美司与10 nmoL/L ATRA联合应用72 h,NB4细胞CD11b表达率明显高于10 nmoL/L ATRA组(P<0.01)。50 mg/L、75 mg/L、100 mg/L乌苯美司与10 nmoL/L ATRA联合处理4 h,NB4细胞c-myc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用ATRA组(P<0.05,P<0.01);药物联合应用各组NB4细胞的c-myc mRNA表达水平与NBT还原能力之间呈负相关(r=-0.917,P<0.05)。 结论: 乌苯美司可能通过下调NB4细胞c-myc mRNA的表达,从而增强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急性冠脉综合症与补体激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各种类型急性冠脉综合症 (ACS) 病人补体激活的情况和补体激活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分为ACS组110例和正常对照组18人。 ACS组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51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8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31人。检测病人和正常对照健康人血浆C3和C4,CK-MB和肌钙蛋白T (TnT)浓度。结果: STEMI和 NSTEMI病人峰值C3 水平[分别为(1 525±302) mg/L和(1 516±289)mg/L] 和C4[分别为(423±123) mg/L和(396±68) mg/L]水平高于UA病人和对照组的C3[分别为(1 275±172) mg/L和(1 072±196) mg/L,P<0.01] 和C4[分别为(356±91)mg/L和(182±73) mg/L,P<0.01]。UA病人的 C3 [(1 275±172) mg/L]和C4 [(356±91) mg/L]均高于对照组(P<0.01)。 ACS病人C3和C4水平在住院的前7 d均有明显的变化(P<0.01)。ACS病人峰值C3和C4水平与峰值CK-MB(分别为r=0.51和r=0.46,P<0.01)和肌钙蛋白T(分别为r=0.48和r=0.39,P<0.01)呈正相关。结论: ACS病人血浆C3和C4均明显升高。C3和C4水平与ACS的联系提示补体激活与心肌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998.
口腔鳞癌中S100A4蛋白和E-cad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rn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S100A4蛋白和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1例OSCC组织中S100A4、E—cad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S100A4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E-cad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S100A4蛋白和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E-cad对OSCC的分化起重要作用;E-cad、S100A4蛋白和OSCC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S100A4蛋白和E-cad的表达与口腔鳞癌的进展密切相关,是判断口腔鳞癌生物学行为、预测转移趋势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999.
T_Ⅱ是中草药雷公藤的一类粗提物,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效果显著。T_4是进一步从T_Ⅱ中提取出的单体成分。以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为实验材料,测定了不同浓度的T_Ⅱ(0.098~3.13U/ml)和T_4(0.039~5ng/ml)对于T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_Ⅱ和T_4对T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剂量相关的抑制作用。结果还显示,在药物作用下,IL-2对IL-2R表达的调节作用是很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00.
腰骶部SPR术中脊神经前后根定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目的:为SPR提供可靠的术中脊神经前、后根鉴别的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例成人脊柱标本上,去除后部结构,暴露整个马尾神经,对L1~S2节段的前后根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结果:脊神经后根位于马尾的后半部,前根则位于前半部。脊神经后根较相应的前根粗大,后根从L1~S1逐渐增大,以S1为最粗大;前根则以L3最粗大。相应前后根出硬脊膜前,有一段相互贴附并紧贴硬脊膜侧壁。结论:在多椎板切除SPR术中前、后根的定位及鉴别,暴露时可根据前、后根出硬脊膜前的相互贴附;在限制性椎板切除时则可通过脊髓外侧索和L1前、后根之间的最下端的齿状韧带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