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307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290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72篇
  9篇
中国医学   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比较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540例冠心病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其中多支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组(CR组,247例),多支病变不完全性血运重建组(IR组,29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远期随访结果。结果与CR组比较,IR组患者中冠状动脉病变处数、严重程度、三支病变比例、左主干病变、慢性闭塞病变、分叉病变数量均明显升高(P〈0.05)。随访(32.4±2.4)个月,IR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CR组(P〈0.05)。IR组再次血运重建比例和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显著高于C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完全血运重建是MACE、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预测因子(P〈0.05),但未见对远期死亡、再发心肌梗死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实现完全性血运重建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长期预后效果优于不完全性血运重建者。不完全血运重建是MACE事件、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2.
《贵州医药》2012,(7):601
为了解和学习国际脑血管病的最新进展,提高我省脑血管病的防治水平,贵州省医学分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及北京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将于2012年8月2~4日在贵阳金阳会议中心共同举办2012年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术年会,以及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工程"继续教育项目"第六届缺血性脑血管病血运重建学习班",会议邀请了国内  相似文献   
83.
《中国全科医学》2012,(29):3420
2007年,ESC/ACCF/AHA/WHF联合颁布了以肌钙蛋白(cTn)为基础的心肌梗死(MI)全球统一定义。但人们这个新定义对心肌梗死定量和临床意义一直存在争议。近日一项研究分析了该定义对心肌梗死(MI)10年死亡率的影响,发现新定义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ACS)MI的诊断率增加1/4,MI是患者10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此外,心脏血运重建可显著降低10年死亡率。研究结果9月17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Eur Heart J)。该研究分析了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间676例因急性冠脉综合症(ACS)进入ICU治疗的连续病例。采用Cox比例危险模型计算10年  相似文献   
84.
一、PRECOMBAT、PRECOMBAT-2研究:DES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安全有效作为继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SYN-TAX)研究后的又一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ES)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左主干病变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年会上发布的CABG与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左主干病  相似文献   
85.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是血管外科最常见的临床问题,以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和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为最多见,部分病例晚期可出现下肢严重缺血(criticallimbs ischemia,CLI)。CLI是指客观证明存在动脉闭塞诱发的慢性缺血性静息痛、溃疡或坏疽,此类病人治疗困难、致残率高,是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按动脉影像学检查,CLI可分为节段性闭塞和广泛性闭塞。  相似文献   
86.
87.
1.对于发病12h内就诊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对其肇事血管进行血运重建是适当的。 2.对于发病12~24h就诊的STEMI患者,有持续症状、严重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或心电不稳定者,进行血运重建是适当的,若无上述症状,则不适合进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  相似文献   
88.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CVR)的广泛应用使存活心肌的检测近年来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冠心病患者由于缺血所致功能异常的节段可能是真正不可逆的心肌损害,也可能是可复性损伤。前者通常由坏死心肌细胞和瘢痕组织组成,后者包括冬眠心肌、顿抑心肌和伤残心肌。心肌可逆性缺损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是急性心梗病人未来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对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应及时识别这些存活心肌,早施行CVR,可改善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和患者的预后。正确判断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区域内有无存活心肌,对冠心病患者进一步选择治疗方案、预测疗效及判断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9.
Background Drug-eluting stents (DES) have revolutionized the field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 by dramatically improving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outcomes.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DM)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adverse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a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Available information on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ES and bare metal stent (BMS) in diabetic patients remains scarce.
Methods From April 2004 to October 2006, 1565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ho successfully underwent elective stenting at Fu Wai Hospital in Beijing, China,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enrolled patients were assigned to a drug eluting stent group and a bare metal stent group. We obtained follow-up data: dea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thrombus,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 (TLR), and target vessel revascularization (TVR) at 30 days and 12 and 24 months, as defined by the Academic Research Consortium (ARC). We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all the unadjusted cumulative frequencies of the various adverse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 Cox's proportional-hazards models adjusted with the propensity score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relative risks of all the outcome measures at 24 months.
Results At 24 months, all ARC defined stent thrombosi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at 30 days, a more definite thrombosis was found in the BES group (0.08% vs 0.81%, P=0.016). Patients treated with DES showed a significant lower risk of TLR (3.88% vs 10.89%; hazard ratio (HR) 0.159 (95% CI: 0.151-0.444), P 〈0.001), TVR (5.48%vs 11.69%; HR 0.383 (95% CI: 0.232-0.633), P 〈0.001), and any revascularization (12.47% vs 18.55%; HR 0.555 (95% CI: 0.370-0.831), P=0.0004) at 24 month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apparent in terms of all-cause mortality, MI, and all-cause mortality/MI.
Conclusion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s large, diabetic population, the use of DES i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significant reductions in the risks of TLR, TVR, and any revascularizat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cause mortality, MI, and thrombosis between DES and BMS in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t 24-month follow-up.  相似文献   
90.
顽固性心绞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顽固性心绞痛是指存在客观的心肌缺血的依据,心绞痛症状严重,最大限度内科治疗无效,不适合介入或手术治疗,或多次治疗无效的心绞痛。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这部分患者越来越多,这对心绞痛的治疗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对顽固性心绞痛的治疗包括非常规药物治疗、治疗性血管再生、经皮激光血运重建术、脊髓刺激、增强型体外反搏,心脏冲击波疗法及经皮心肌冷冻疗法等,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