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053篇
  免费   14686篇
  国内免费   12744篇
耳鼻咽喉   1279篇
儿科学   1947篇
妇产科学   1975篇
基础医学   12557篇
口腔科学   2339篇
临床医学   32332篇
内科学   31170篇
皮肤病学   1661篇
神经病学   6674篇
特种医学   124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4篇
外科学   18644篇
综合类   69537篇
预防医学   12738篇
眼科学   5675篇
药学   33634篇
  348篇
中国医学   21440篇
肿瘤学   8916篇
  2024年   1781篇
  2023年   6201篇
  2022年   5520篇
  2021年   6528篇
  2020年   6145篇
  2019年   6278篇
  2018年   3509篇
  2017年   5733篇
  2016年   6418篇
  2015年   7473篇
  2014年   11383篇
  2013年   11362篇
  2012年   15628篇
  2011年   17165篇
  2010年   15637篇
  2009年   16107篇
  2008年   17773篇
  2007年   16041篇
  2006年   15536篇
  2005年   15359篇
  2004年   12036篇
  2003年   10523篇
  2002年   8379篇
  2001年   7278篇
  2000年   5381篇
  1999年   4262篇
  1998年   3463篇
  1997年   3050篇
  1996年   2818篇
  1995年   2399篇
  1994年   2018篇
  1993年   1450篇
  1992年   1144篇
  1991年   985篇
  1990年   836篇
  1989年   860篇
  1988年   279篇
  1987年   251篇
  1986年   201篇
  1985年   140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6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环缩酚肽抑制视网膜表达VEGF及PECAM基因和血管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两种环缩酚肽衍生物(Hep-A和Hep-B)对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细胞黏附分子(PECAM;ICAM-1;VCAM-1)基因的影响及血管增生的变化.[方法]建立氧诱导的血管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模型,12 d开始给小鼠皮下注安慰剂(第1组,n=7)、Hep-A 10 mg/kg(第2组,n=6)或者Hep-B 10 mg/kg(第3组,n=6),每天两次.5 d后取出左侧眼,分离视网膜并抽提RNA,用荧光定量PCR测出上述基因含量,并分别求出每个靶基因与标准基因S16含量的比率;右眼经心脏荧光素灌注后取眼球做视网膜平铺片,用图像分析软件定量计算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面积.[结果]视网膜中VEGF/S16的mRNA比率为:第1组(0.554±0.050),第2组(0.355±0.037),第3组(0.287±0.051);PECAM/S16为:第1组(2.050±0.249),第2组(1.228±0.153),第3组(1.027±0.210).经ANOVA分析,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与第1组比较,视网膜中VEGF基因表达分别减少36%和48.2%(P=0.001);PECAM基因表达分别减少40.1%(P<0.05)和49.9%(P<0.01);而VCAM-1和ICAM-1表达无明显差异.视网膜平片检测视网膜新生血管面积:第1组为(1.06±0.03)mm2/眼,第2组为(0.17±0.01)mm2/眼,第3组为(0.11±0.01)mm2/眼;经ANOVA分析,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与第1组比较,视网膜新生血管的面积明显减少(P<0.001).[结论]两种环缩酚肽衍生物均抑制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表达VEGF和PECAM基因,并抑制其形成视网膜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4例Ⅲ型主动脉患者行爱膜支架治疗。术前强化CT检查明确诊断。术中先行主动脉造影,明确内膜破口位置,分辨真假腔,然后根据病变血管近端正常血管直径加上其直径的15%~20%选择支架型号。沿腹股沟下方约2cm处横行切开,游离股动脉并切开,插入支架输送器,硝普钠降收缩压至70~90mmHg,于破口位置缓慢释放支架,封闭主动脉内膜破口,重新造影,观察支架位置,是否有内漏..结果14例均成功植入支架,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升主动脉造影示真腔扩大,假腔消失12例,小内漏2例(经球囊扩张后仍有)。术后1周,1、6个月行强化CT检查示真腔扩大,假腔内血栓形成并缩小,远断血运改善,无截瘫、左上肢缺血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覆膜支架治疗Ⅲ型主动夹脉层创伤小,操做简单,手术死亡率低,并发症少.恢复快,近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993.
994.
出血性蛇毒能专一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凋亡,研究人员已从中分离出5种VEC凋亡诱导成份,其中2种为L—aa氧化酶类,3种属于金属蛋白酶/解整联蛋白家族。研究证实前者可通过氧化VEC细胞膜上的L—leu产生H2O2而诱导其凋亡,后者则通过干扰膜整联蛋白与其配体的结合而使VEC凋亡。在由蛇毒诱导的VEC凋亡过程中,p53和bcl-2基因表达增加,且bcl-2的mRNA被剪辑成2条。已证实锚定依赖性信号分子αvβ3和磷脂信号分子PC-PLC参与该过程的信号转导。对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有望从蛇毒中纯化出或人工构建出专一地诱导肿瘤血管细胞凋亡的成分。本文总结了出血性蛇毒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5.
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常采用Seldinger法[1]在局部麻醉下行股动脉穿刺,置入F4或F5Cobra导管,在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通过同轴导丝的引导,超选择性插管至子宫动脉并注入栓塞剂.常用栓塞剂有聚乙烯醇(PVA)、明胶海绵、真丝线段、钢圈等.一般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三七总甙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和细胞周期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并应用三七总甙进行干预,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观察TGF-β1的表达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三七总甙能够显著抑制细胞TGF-β1的表达,并使细胞停滞于S期,而G0-G1期、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0.01)。结论三七总甙改变细胞周期和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可能成为防治增生性瘢痕的药物。  相似文献   
997.
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紧张及病情变化大,处理不及时容易导致病情恶化和猝死,我科注意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接诊、早期救治及心电监护,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8.
血管紧张素 - (1~7)是近年来发现的肾素 - 血管紧张索家族的新成员,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其作用的细胞内信号通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的一些新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选择性/超选择性阻断出入肝血管后解剖性肝切除对肝脏疾病患者手术中失血量、术后肝功能、并发症、住院时间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超选择出入肝血管阻断后解剖性肝切除66例,其中肝段切除22例、右半肝切除12例,左半肝切除6例,Ⅱ Ⅲ段肝切除19例,Ⅵ Ⅶ段肝切除5例,Ⅴ Ⅷ段肝切除2例。观察其对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的影响。结果本组切除术中出血量(437±123)m l,所有病例手术中均未输血;术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较轻,54例术后1周恢复至术前水平;无肝功能衰竭等相关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3.1 d,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对于适应症明确的肝脏疾病,通过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后行肝脏解剖性切除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例1 女,48岁,经CT(图1)、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纵隔肿瘤伴上腔综合征。术前血压正常,左、右颈内静脉压分别为22、27cmH2O(1cmH2O=0.098kPa)。2005年6月手术。术中经股静脉输液。选18min PIFE血管,制成“Y”形血管。全身肝素化后(1mg/kg),行人工血管、右心耳吻合。阻断左无名静脉远端,左颈内静脉压43cmH2O,人工血管、左无名静脉吻合并开放后,静脉压18~21cmH2O。[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