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92篇
  免费   2714篇
  国内免费   1962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1019篇
妇产科学   376篇
基础医学   1967篇
口腔科学   471篇
临床医学   9930篇
内科学   5749篇
皮肤病学   209篇
神经病学   874篇
特种医学   10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篇
外科学   1922篇
综合类   15388篇
预防医学   2661篇
眼科学   208篇
药学   8924篇
  81篇
中国医学   4736篇
肿瘤学   842篇
  2024年   344篇
  2023年   1444篇
  2022年   1211篇
  2021年   1483篇
  2020年   1339篇
  2019年   1460篇
  2018年   658篇
  2017年   1238篇
  2016年   1300篇
  2015年   1384篇
  2014年   2171篇
  2013年   2234篇
  2012年   3125篇
  2011年   3273篇
  2010年   2913篇
  2009年   2962篇
  2008年   2987篇
  2007年   2765篇
  2006年   2816篇
  2005年   2744篇
  2004年   2258篇
  2003年   2040篇
  2002年   1780篇
  2001年   1610篇
  2000年   1295篇
  1999年   1155篇
  1998年   1055篇
  1997年   895篇
  1996年   883篇
  1995年   755篇
  1994年   635篇
  1993年   462篇
  1992年   387篇
  1991年   396篇
  1990年   307篇
  1989年   366篇
  1988年   137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88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ABC—ELISA定量检测血小板相关IgG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应用国产BAS试剂建立检测PAIgG的ABC-ELISA方法。实验因素探讨表明。ABC-ELISA灵敏度较Pc Ab-ELISA次8倍、较McAb高2倍,因而用血量较少;同时,本法还具有重复性好、简便、稳定等优点。应用于临床对ITP的诊断及疗效观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3.
血小板保存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小板极其脆弱,在外周血循环中寿命仅为8~10d,离体后易发生变形和破坏,影响输后体内存活率,如何尽量地保护血小板的活力、提高存活率及延长贮存期限,对于血小板输注意义很大。多年来人们一直致力于延长血小板保存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者现就血小板保存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及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和术后即刻以及次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双抗体夹心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假血友病因子的表达水平;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的含量;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选择健康体检者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各30例作对照,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前后指标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CD62p、CD63及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明显增高(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CD62p、CD63和糖蛋白Ⅱb/Ⅲa受体复合物与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但术后24h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05)。与健康对照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假血友病因子、内皮素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降低(P<0.05或<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即刻血浆假血友病因子和内皮素1水平升高(P<0.05或P<0.0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一氧化氮水平降低(P<0.05),且介入术后24h假血友病因子水平也较术前升高(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P<0.05),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和内皮功能的损伤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内皮受到一定损伤,血小板有一定程度的激活。  相似文献   
10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一般以泼尼松,近来有报道采用大剂量Vit C治疗均可获得较疗效,为了比较两种药物对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将我院近年来38例ITP采用此药分组对比结果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用电镜及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颗粒小泡非突触部位胞吐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切除大鼠刚髭部皮肤1—24小时之后,术侧延髓后角浅层大颗粒小泡胞吐比对照侧明显增多(P<0.01),术后3—9天复又下降(近似对照动物),术后14—15天又急剧上升(P<0.01)。这些胞吐大部分出现于延髓后角浅层四种轴突终末的非突触部位,少最也发生于树突及轴突中。从术后第6天开始,术侧P物质明显减弱,而甲硫-脑腓肽略有增强。研究结果提示;1)后角浅层胞吐增多,P物质下降及脑腓肽增高,反映了中枢内不同神经元对去传入神经的功能调整作用;2)大颗粒小泡在非突触部位释放神经肽,弥散地作用于远距离的受体,可能起着神经调制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采用5%或6%二甲基亚砜(DMSO)冷冻保存血小板是浓缩血小板(PC)长期保存的最佳方法,这个浓度的DMSO对血小板没有毒性。虽然冷冻和融化过程由于血小板膜完整性丧失,引起血小板激活和细胞溶解,但冷冻保存血小板能被安全地输注,其止血功能优于22C保存5天的PC,且回收率相似。  相似文献   
109.
110.
218例仪器法血小板计数警示与手工法复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出现R警号及其它提示性信息时,与手工计数及显微镜血小板形态观察复核的相关性。方法使用Coulter STK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标本,对218例血小板计数有R警号者,再做血小板手工计数和显微镜观察,并结合仪器的计数以及直方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结果出现R警号和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时,与手工法计数存在较大差异,显微镜检查可见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等。结论血细胞分析仪血小板计数出现R警号及其它提示性信息时,检验者应对标本进行手工法计数及涂片染色镜检复核,以手工计数与显微镜形态观察综合报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