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75篇
  免费   2956篇
  国内免费   1258篇
耳鼻咽喉   144篇
儿科学   552篇
妇产科学   344篇
基础医学   1731篇
口腔科学   265篇
临床医学   10918篇
内科学   4694篇
皮肤病学   225篇
神经病学   1030篇
特种医学   17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2471篇
综合类   20604篇
预防医学   5657篇
眼科学   359篇
药学   9759篇
  58篇
中国医学   18418篇
肿瘤学   521篇
  2024年   413篇
  2023年   1407篇
  2022年   1201篇
  2021年   1728篇
  2020年   1720篇
  2019年   1600篇
  2018年   711篇
  2017年   1478篇
  2016年   1649篇
  2015年   2058篇
  2014年   3581篇
  2013年   3369篇
  2012年   4178篇
  2011年   4626篇
  2010年   4357篇
  2009年   4387篇
  2008年   5766篇
  2007年   5085篇
  2006年   3689篇
  2005年   4093篇
  2004年   3233篇
  2003年   3112篇
  2002年   2376篇
  2001年   2392篇
  2000年   1920篇
  1999年   1379篇
  1998年   1231篇
  1997年   1142篇
  1996年   1193篇
  1995年   991篇
  1994年   761篇
  1993年   509篇
  1992年   451篇
  1991年   468篇
  1990年   399篇
  1989年   419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52.
血液病涵盖病种广泛,且临床复杂难治,薛敬东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在治疗血液病尤其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方面有独到见解。本文通过从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体阴用阳的生理功能、特性来辨证论治血液病,探讨薛敬东教授基于“肝藏血”理论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的临证经验。薛教授从肝郁火旺、肝郁脾虚、肝郁阴虚入手辨证论治PIT。薛教授认为该病初起为风热邪毒,伤及血络,随着病程进展,情志失调成为病情进展变化的主要因素,肝失疏泄,肝气郁滞,血行逆乱,发为各种血症。辨证施治宜疏肝气、清肝火、滋肝阴,配合健脾、益气、养血止血,从而使肝木条达,脏腑气血阴阳调和。薛老认为“肝不藏血”的机制为:肝失疏泄,调节血行功能异常,使血外溢; 或肝失疏泄,郁而化火,血热妄行; 肝(肾)阴血不足,热妄动,血妄行,使血外溢; 肝失疏泄,木旺克土,脾气失健,不能统血,使血外溢。提倡从肝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切实完成各科室的专科培训,提高内科护士的综合能力。方法:在内科将分系统培训与分层次培训两种形式结合,将相同专业不同科室同层级的护士组织在一起进行培训。结果:经过2年的尝试,参加培训的护士在工作自律性、对工作的认真程度、对业务知识的要求、健康宣教能力、对科室事物的态度等几方面均有大幅度提高。结论:两种专科护理培训结合实施对提高内科护士的综合能力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学既重视理论又着力于临床,他从脾胃论治,善治各种消化道疾病。本文整理了邓老对于几大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经验方。1.治胃、+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茯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愣子(煅)]15克,甘草5克。  相似文献   
55.
周丹庆  指导:叶海 《新中医》2020,52(20):181-183
正文:叶海(1940-),男,主任中医师,教授,浙江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骨科研治工作逾五十载,博览群书,集百家流派之所长,在骨科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创立“经纬辨证理论”的重要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球—桡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V-APCO2)及乳酸差(V-ALac)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2017年2月20日—2018年11月30日入住我院ICU的46例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分别于入ICU后0、24、48、72h抽取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球血,测定二氧化碳分压值及乳酸值,计算出V-APCO_2及V-ALac,根据短期预后将上述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观察两组患者V-APCO_2及V-ALac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ICU时的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出ICU时GC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经计算得出V-APCO_2及V-ALac的数值各184个,其中V-APCO_2最低值为2mmHg (1mmHg=0. 133kPa),最高值为12mmHg,均值为6. 14mmHg; V-ALac最低值为-0. 2mmol/L,最高值为1. 2mmol/L,均值为0. 34mmol/L。(3)根据患者短期预后绘制V-APCO_2及V-ALac的ROC曲线:V-APCO_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902±0. 022,95%可信区间(CI)为0. 859~0. 944,其预测好转的截点值为6. 5mmHg,在此截点的敏感度81. 9%,特异度82. 4%。V-ALa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 833±0. 030,95%可信区间(CI)为0. 774~0. 891,其预测好转的截点值为0. 35mmol/L,在此截点的敏感度74. 1%,特异度76. 5%。(4)入ICU后0h两组患者的V-APCO_2、V-ALac无明显差异(P>0. 05)。(5)入ICU后24、48、72h的V-APCO_2及V-ALac好转组逐渐减少,恶化组逐渐增大,而且两组同时间的V-APCO_2、V-ALac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V-APCO_2、V-ALac可较可靠地反映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的脑代谢状况,对预测此类患者的短期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8.
程佳慧  武倩  刘喜纲 《中成药》2020,(3):570-573
目的制备葫芦素B固体分散体。方法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后,以溶出度为评价指标筛选药物-载体(PVP K30)比例。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结果药载比为1∶11时,60 min内溶出度为62.01%。葫芦素B可能以无定形状态分散于载体中。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葫芦素B制成固体分散体后体外溶出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9.
王青  杨玉莹  吴显文 《河南中医》2020,40(3):356-359
导致血不利的原因一是不足,即由于气、血、津、液等物质的缺乏致无源行血;一是不通,即水、湿、痰、饮、瘀、食积、火郁、内风、外伤等病理因素阻滞,致血行不畅。血瘀经脉之内,则水亦瘀积脉中,致脉络胀满,形成水肿。乳腺癌术后患者,金刃本已损伤血脉,术后的放疗、化疗又属祛邪之法,故机体元气受损,气虚无力行血,血运行不畅,导致患侧上肢水肿。故治疗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时,应当血水同治,即活血利水之法要贯穿始终。先病血而后病水者,可以活血化瘀为主,利水为辅;先病水后病血者,则以利水消肿为主,酌加活血养血之品。但需要注意的是:①临证时切不可拘泥于单纯的活血利水法,而忽视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患者机体本身的状况。②临证勿忽视五脏与血、水的关系,以及肺、脾、肾、三焦与水肿的内在关系。③可多种方法联合运用,审证求因,标本同治。BCRL术后宜补气活血,通脉利水;术后兼化疗者可疏肝健脾、利水消肿;早期可在活血利水基础上,侧重利湿消肿,后期多湿聚为痰,治疗侧重化痰软坚。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