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34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30篇
  2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评估植入兔眼前房的可生物降解头孢呋辛缓释药膜的抗感染效用。方法头孢呋辛缓释药膜由头孢呋辛酯(CAE)、高分子聚合物PLG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按一定比例通过溶剂蒸发法制成。50只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右眼前房植入CAE缓释药膜,对照组(n=15):右眼结膜下注射头孢呋辛125 mg,分别检测对照组注射头孢呋辛后0.5、1、2、6、24 h房水中的药物浓度以及实验组植入CAE药膜后第1、2、3、5、7、14、28天房水和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实验组植入药膜前后行眼压检测,植入后裂隙灯定期观察前房炎症反应,取角膜组织作扫描电镜和光镜组织学检查,以观察CAE缓释药膜的毒性作用。结果对照组注射头孢呋辛后0.5 h时房水中浓度最高为47 736.18 ng/mL,24 h后浓度极低为10.92 ng/mL;实验组于植入后1周内房水原药浓度>500 ng/mL,第28天时浓度较低为(59.20±39.05)ng/mL,血浆中药物浓度一直处于极低水平(<10 ng/mL)。实验组眼压测量、裂隙灯检查、扫描电镜及组织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发现。结论可生物降解头孢呋辛缓释药膜植入兔眼前房后,至少在1周内维持眼内有效药物浓度,而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则极低。兔眼对植入的缓释药膜耐受良好,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替硝唑药膜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急性冠周炎患者124例(124颗牙)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68颗牙),将患牙盲袋用生理盐水与3%双氧水交替冲洗、拭干,将替硝唑药膜置入盲袋内1~2片。对照组:56例(56颗牙),用探针将2%碘甘油置入盲袋内1~2滴。两组治疗均为1次/d,观察1~5 d局部用药的疗效。结果治疗组68例中,痊愈20例,显效33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56例中,显效10例,有效3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1.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替硝唑局部治疗急性冠周炎效果显著,明显优于传统的碘甘油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巩膜外植入神经生长因子(NGF)药膜后其眼内的药代动力学改变,研究该药膜是否有缓释效果,改善NGF给药途径。方法筛选与NGF有亲和力的胶原组织,制成具有单向缓释功能的药膜,将其植入健康白兔巩膜表面,用ELISA法测定并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时间点玻璃体内NGF质量浓度的变化,用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实验组在药膜植入后2~15d内NGF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第18d降至正常。第3d达到峰质量浓度20·91ng/ml,半衰期约7·41d。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18为232·78801ng·d/ml。结论自制NGF药膜可缓释进入玻璃体,其峰浓度较高,消除半衰期较长,质量浓度波动较小。  相似文献   
34.
李伟  黄晓园  庄亮  王薇  朱涛  李箫  马丁 《医药导报》2006,25(4):306-308
目的探讨应用氟尿嘧啶(5 FU)进行宫颈乳头状瘤病毒(HPV)高危型感染早期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和HPV DNA分型检测进行宫颈HPV高危型感染的筛查,选取细胞学异常和HPV高危型阳性6个月未自然转阴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给予氟尿嘧啶可吸收缓释药膜的局部干预治疗。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治疗。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TCT及HPV DNA 水平。结果治疗组HPV病毒负荷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并于治疗第3个月时病毒转阴5例(20.0 %),第6个月时CINⅠ级患者出现病理逆转13例(52.0 %),对照组仅出现逆转2例(8.0 %),两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CIN Ⅰ级的HPV高危型感染患者,采用氟尿嘧啶可吸收缓释药膜治疗,可促使HPV病毒负荷量的降低,甚至清除。  相似文献   
35.
克痛药膜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痛药膜系我院在传统制剂的基础上改变剂型研制而成.现将其制备及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鼻通泰药膜是笔者自行研制的治疗慢性鼻炎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慢性鼻炎106例,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西医诊断标准 鼻炎持续3个月以上,间歇性或持续鼻塞,可有嗅觉减退,多涕为粘液性或粘脓性,不易擤出,耳鸣及听力减退。检查:鼻粘膜肿胀或增生、肥厚,以下鼻甲最明显,鼻腔内有较稠性鼻涕。 1.2 病例纳入标准 按上述诊断标准,凡确诊为慢性单纯性鼻炎、慢性肥大性鼻炎,并能配合治疗者纳入病例。 1.3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合并脑血管、肝肾疾患者;③合并全身感染患者;④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  相似文献   
37.
杜守颖  王亮 《中成药》1997,19(12):3-5
以阿魏酸含量和出膏率为指标、考察了回流提取法和渗漉法2种提取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止痛药膜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85%乙醇回流提取,第一次8倍量溶媒,2h,第二次6倍量1.5h。  相似文献   
38.
黄连青黛药膜的配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黄连青黛药膜是我院在黄连青黛散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新剂型。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咽喉肿痛、阴道溃疡等,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将其制备工艺介绍如下:1 处方及制备工艺1.1 处方组成 黄连20g、山豆根20g、黄柏20g、青黛3g 冰片2g1.2 制备工艺  相似文献   
39.
不同分子量的聚乙烯醇载药膜片体外溶出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不同聚合度及质量比的聚乙烯醇(PVA)制成的含有硫酸阿托品及甲硝唑载药膜,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进行测定、比较,为制备PVA缓释载药膜片,选择适宜的质量比及相应的聚合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局部缓释治疗牙周病的新方法。方法 以明胶为基质与替硝唑(TNZ)混合经交联制成可降解缓释药膜,进行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体外抑菌及药物的体外释放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该药膜基本无组织的毒性刺激、在体内2周已基本被组织吸收、其有效抑菌活性可持续6—7天。结论 该药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释药性及稳定性,适合牙周局部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