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39篇
  免费   2316篇
  国内免费   2096篇
耳鼻咽喉   52篇
儿科学   103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1287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7301篇
内科学   737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366篇
特种医学   16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518篇
综合类   14921篇
预防医学   2431篇
眼科学   160篇
药学   4595篇
  127篇
中国医学   25874篇
肿瘤学   186篇
  2024年   468篇
  2023年   1556篇
  2022年   1240篇
  2021年   1600篇
  2020年   1523篇
  2019年   1444篇
  2018年   611篇
  2017年   1293篇
  2016年   1427篇
  2015年   1787篇
  2014年   3502篇
  2013年   3246篇
  2012年   4048篇
  2011年   4510篇
  2010年   4325篇
  2009年   3786篇
  2008年   3627篇
  2007年   3428篇
  2006年   2912篇
  2005年   3054篇
  2004年   2956篇
  2003年   2737篇
  2002年   2249篇
  2001年   2032篇
  2000年   1740篇
  1999年   1560篇
  1998年   1372篇
  1997年   1216篇
  1996年   1046篇
  1995年   826篇
  1994年   678篇
  1993年   497篇
  1992年   358篇
  1991年   219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21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推拿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9月收治的126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头部偏斜角度、患侧屈向健侧度、颈部旋转度、肿块体积和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的头部偏斜角度显著高于联合组,患侧屈向健侧度、颈部旋转度显著低于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肿块体积显著大于联合组,总有效率(84.13%)显著低于联合组(9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推拿治疗可显著改善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症状,缩小肿块,促进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MRI矢状位及轴位参数与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3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腰椎不稳分为稳定组73例和不稳组50例,均进行MRI矢状位及轴位扫描.比较两组的腰骶角、黄韧带厚度、小关节积液宽度、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小关节退变分级.结果 稳定组的腰骶角、黄韧带厚度、小关节积液宽度显著低于不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显著低于不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的小关节退变程度显著低于不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腰骶角、黄韧带厚度、小关节积液宽度、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小关节退变分级均与退变性腰椎不稳呈正相关(P<0.05).结论 MRI矢状位及轴位参数与退变性腰椎不稳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可根据患者腰骶角、黄韧带厚度等对退变性腰椎不稳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研究U形钛棒内固定系统结合峡部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2月~2018年12月本科收治的50例不伴有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的单纯性腰椎峡部裂患者;累及节段L34例,L414例,L532例.采用节段内U形钛棒固定系统结合峡部植骨治疗30例(U形钛棒组),节段间椎弓根螺钉系统结合峡部植骨治疗20例(椎弓根钉组).对比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指数以及腰椎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腰椎CT评价峡部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8.2±7.3)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U形钛棒组腰椎活动度显著大于椎弓根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峡部裂骨性愈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植骨骨性融合,无感染、慢性疼痛、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不伴有椎间盘突出及腰椎滑脱的单纯性腰椎峡部裂患者,节段内U形钛棒固定与节段间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峡部植骨治疗均能取得良好疗效,但前者更有利于保留腰椎的活动度.  相似文献   
994.
李国胜 《颈腰痛杂志》2021,42(6):818-820
目的 观察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k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骶管注射组(对照组)各30例.手法骶管注射组采用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牵引骶管注射组采用腰椎牵引联合骶管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骶管注射治疗,比较三组的JOA、VAS评分和直腿抬高角度、疗效.结果 治疗后三组患者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直腿抬高角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三组间比较,手法骶管注射组的JOA评分>牵引骶管注射组>对照组(P<0.05),手法骶管注射组、牵引骶管注射组的直腿抬高角度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宫正骨手法联合骶管注射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DAVID脊柱系统训练在慢性腰痛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1年2月于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腰痛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核心肌力训练,观察组采用DAVID脊柱系统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 Morris dysfunction questionnaire,RMDQ)得分、腰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腰椎各方向肌群肌力.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RMDQ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前屈、后伸、左旋、右旋ROM,以及前屈、后伸、左旋、右旋最大等长肌力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DAVID脊柱系统训练在慢性腰痛的康复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腰椎ROM及腰背部肌群肌力,降低疼痛症状,改善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96.
牛聚伟  刘义 《颈腰痛杂志》2021,42(4):455-458
目的 探讨斜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及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像学参数变化与OLIF手术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骨科开展OLIF手术的6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均获访1年以上.统计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计算其改善率;测量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和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对比上述指标在术前、末次随访时的差异性,并对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值与VAS、ODI改善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91.6±13.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7.6±11.8)mL,住院时间平均(8.7±2.6)d;术后获访13~21个月,椎间融合器位置维持良好.与术前相比,患者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指数,以及PT、SS、LL、DH值均有显著变化(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VAS和ODI的改善率与PT、SS、LL、DH的变化值均呈显著相关性(P<0.05);在各项参数中,PT变化值与VAS和ODI改善率的相关性最强(r值最高).结论 O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可获得较好疗效,可改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其中PT、LL、SS和DH值的改善与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改善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尤其是PT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分析经上关节突横突基底单侧入路与传统双侧入路注射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 自2018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PVP手术治疗52例腰椎OVCF患者,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单侧组30例,经上关节突横突基底单侧入路;双侧组22例,采用传统双侧入路.术后随访12~18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受伤后至手术时间,以及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和VAS评分、骨水泥渗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入路穿刺行PVP手术治疗腰椎OVCF均安全有效,但上关节突横突基底单侧入路穿刺的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注入量少,是一种理想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L3-L4胸腰筋膜中层注射治疗腰椎手术后疼痛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100例FBS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超声引导脊神经后内侧支注射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L3-L4胸腰筋膜中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 h、3个月时的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治疗后3个月时采用MacNab疗效标准评估综合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1 h、3个月时的ODI指数以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 h、3个月时的两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传统脊神经后内侧支注射,超声引导L3-L4胸腰筋膜中层注射在缓解腰部疼痛及功能障碍方面效果更佳,有望成为FBSS注射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99.
卢波  樊强  代银洪 《颈腰痛杂志》2021,42(5):643-646
目的 探讨前路小切口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运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6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前后路联合手术,观察组采用前路小切口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d、3个月、末次随访时评价疼痛VAS评分,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测量后凸Cobb角;术前、末次随访时,比较两组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比较Bridwell骨融合分级.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数据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ESR、VAS评分、Cobb角等数据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1 d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的ASIA分级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ridwell骨融合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路小切口与常规前路切口用于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均能够有效减轻疼痛症状,纠正脊柱后凸畸形,改善脊柱功能,但小切口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加快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腰部活动度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9年6月~2019年12月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4例LDH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行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24例LDH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腰部活动度、疼痛情况、腰椎功能和并发发生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腰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角度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较术前均呈降低趋势,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与对照组的29.17%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LDH,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能显著改善患者腰部活动度,降低腰部疼痛,同时术后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更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