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88篇
  免费   1240篇
  国内免费   360篇
耳鼻咽喉   50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206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027篇
内科学   1046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192篇
特种医学   2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537篇
综合类   6499篇
预防医学   1474篇
眼科学   241篇
药学   3158篇
  24篇
中国医学   11891篇
肿瘤学   93篇
  2024年   206篇
  2023年   658篇
  2022年   502篇
  2021年   755篇
  2020年   629篇
  2019年   780篇
  2018年   271篇
  2017年   588篇
  2016年   657篇
  2015年   790篇
  2014年   1440篇
  2013年   1244篇
  2012年   1583篇
  2011年   1693篇
  2010年   1463篇
  2009年   1358篇
  2008年   1620篇
  2007年   1409篇
  2006年   1224篇
  2005年   1335篇
  2004年   1156篇
  2003年   1129篇
  2002年   981篇
  2001年   854篇
  2000年   645篇
  1999年   514篇
  1998年   451篇
  1997年   364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282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24篇
  1991年   140篇
  1990年   120篇
  1989年   112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冠状动脉再通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的观察蒋小燕王虹张柱国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梗塞部位和非梗塞部位的心肌结构和形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为左室重构〔1〕。左室重构的结果是左室腔扩大,严重影响AMI患者的左室功能和预后。我们应用超...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益气化瘀通腑法对 1 ~ 2 期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上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60例1 ~ 2期CKD基础上AK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通腑法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24 h尿蛋白定量(24hUpro)、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氧化应激指标[血红素加氧酶1(HO-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22/30),对照组为43.33%(13/3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eGF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Scr、BUN、UA、24hUpr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eGFR水平的升高作用及对Scr、BUN、UA、24hUpro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4)治疗后,2 组患者的血清 HO-1、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 MDA 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 HO-1、SOD 水平的升高作用及对 MDA 水平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或 P<0.01)。(5)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益气化瘀通腑法治疗1 ~ 2期CKD基础上AKI患者安全有效,能够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抑制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993.
林昌松教授临床从事中医药治疗风湿病30余年,在采用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有较独特的经验。林昌松教授认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病机为“风湿瘀阻,肝肾不足,筋伤骨损”,与“湿”“瘀”“虚”有关;治疗当辨活动期与缓解期。活动期以“祛风湿”为主,多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旨在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缓解期以“通血脉,强筋骨”为 主,选用断藤益母汤治疗,在祛风湿的基础上,加强通利血脉。常见兼证为湿邪下注及气血不足,可分别采用五苓散加减、黄芪桂枝五物汤、八珍汤等。林昌松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祛风湿,通血脉,强筋骨”为治则,同时审因立法,三因制宜,既病防变,已病防残,重视患者的健康宣教、心理治疗、运动疗法、用药后随访等,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比传统机械性肠道准备(MBP)方法,研究“通腑和下法”中药复方灌肠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围术期的应用。【方法】 将60例拟行择期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 例。试验组在术前2 d开始口服“通腑和下法”中药复方(小承气汤加减),对照组术前1 d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3 L,观察2种不同灌肠法患者的肠道准备依从性积分及术前首次排便时间差、排便次数和肠道清洁情况,术后试验组患者每日给予上述中药复方15 mL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15 mL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的术前临床指标情况、肠道清洁情况、术后首次排气天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术前临床指标:试验组患者的肛门坠胀评分、肠道准备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首次排便时间差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前排便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肠道清洁情况:试验组的优秀率和优良率分别为90.0%(27/30)和100.0%(30/30),对照组分别为86.7%(26/30)和100.0%(30/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首次排气天数:试验组为(3.87±1.37)d,对照组为(3.60±1.3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并发症情况:试验组患者的肛缘水肿、肛门坠胀、排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1/30)、13.3%(4/30)和6.7%(2/3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6/30)、43.3%(13/30)和30.0%(9/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ERAS理念指导下对混合痔围术期患者进行中药复方灌肠治疗,能有效增强患者的舒适感,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最终达到了加速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5.
介绍张闻东教授运用通调针刺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张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督脉痹阻,元神不安,心神不宁,脏腑功能失调,其采用"通调针刺法",以神庭、百会、四神聪为主穴,通督脉、调元神,益元气、调脏腑,调节经络气血阴阳,同时辨证加减取穴,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岭南黄氏中医外科流派为岭南医学流派的分支之一。以黄耀燊教授为代表的岭南黄氏中医外科提出六腑以通为用,久病必瘀,内外并治,中西医结合等中医外科诊治原则。外科急腹症可归属祖国医学的“腹痛”“肠结”“肠痈”等范畴,病位在六腑,岭南黄氏中医外科主张基于“以通为用”分期论治急腹症。外科急腹症发病初期多为实证,治疗以通腑为法;发病中期则病久必瘀,在通泄的基础上需加以通络;后期则病久必致体虚,在通泄通络的基础上必须顾护正气。岭南黄氏中医外科基于“以通为用”分期论治急腹症的学术思想可为急腹症的现代中医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化痰通腑类汤药辅治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化痰通腑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与NIHSS评分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腑汤辅治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灌肠、生大黄灌胃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SAP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灌肠组和联合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单纯灌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柴芍承气汤灌肠;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柴芍承气汤灌肠联合生大黄灌胃治疗。7 d后观察3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酶],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恢复、腹胀缓解、腹痛缓解、肠鸣音恢复、排便恢复),腹内高压(IAP),以及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室检查方面,联合组治疗后TNF-α、hs-CRP、血清淀粉酶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和单纯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症状方面,联合组除排便恢复时间仅优于对照组外,在排气恢复、腹胀缓解、腹痛缓解、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均优于单纯灌肠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内高压(IAP)比较上,联合组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疗效和并发症方面,联合组均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上下通腑"理论的柴芍承气汤灌肠联合生大黄灌胃治疗,能有效降低血清淀粉酶,抑制炎症介质,同时可以降低腹内压,加快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9.
葛来安认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是由于湿热内生,瘀毒内蕴,使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发为腹痛,湿热为因,与脾胃关系密切。治疗上以通腑泄浊,理气止痛,活血解毒为法,采用化瘀通腑泄浊方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通腑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9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研究组(49例,给予通腑清胰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统计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疗效、肠道相关功能恢复时间及胃肠道功能评分,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肠抑胃肽(GIP)、血清胃肠激素活动性肠肽(VIP)、血清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1-LC3)、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淀粉酶(Ams)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腹痛剧烈、身热口渴、胸闷腹胀、头身沉重胀痛、恶心呕吐、便溏不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腹痛剧烈、身热口渴、胸闷腹胀、头身沉重胀痛、恶心呕吐、便溏不爽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研究组腹痛剧烈、身热口渴、胸闷腹胀、头身沉重胀痛、恶心呕吐、便溏不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95.92%与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肠道相关功能恢复时间及胃肠道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GIP、VIP、MAP1-LC3、TREM-1、IL-6、TNF-α、A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GIP、VIP、MAP1-LC3、TREM-1、IL-6、TNF-α、Ams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研究组GIP、VIP、MAP1-LC3、TREM-1、IL-6、TNF-α、Am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腑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可减少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恢复肠道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