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6篇
临床医学   547篇
内科学   189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66篇
综合类   987篇
预防医学   23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48篇
  11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78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电视胸腔镜在胸心外科临床应用7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 76例电视胸腔镜胸心外科手术。 方法 手术方法包括 :动脉导管钳闭 ;纵隔肿瘤 ,胸交感神经切除 ;肺、胸膜 ,纵隔淋巴结活检 ;肺大泡、自发性气胸治疗 ;外伤性血胸 ,自发性血胸 ,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探查 ;胸膜固定术 ;心包开窗引流 ;包裹性脓肿清除。 结果 电视胸腔镜 PDA钳闭病例 ,彩色超声心动图复查均无残余分流 ,术后最长已随访 2年 ,未发现再通现象。纵隔肿瘤成功地在电视胸腔镜下摘除。原发性长 QT综合征左 T2 、T3交感神经节广泛切除后 ,术后即刻 QT间期即从 0 .6 0 s缩短为 0 .42 s,术后再未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和昏厥现象。重症雷诺病患者行双侧胸交感神经节切除后 ,末梢循环得到显著改善 ;自发性气胸治疗多数术后仅留置闭式引流 2~ 4天 ;纵隔淋巴结活检为准确病理诊断提供了新手段。 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动脉导管钳闭等手术安全可靠、创伤小 ,值得进一步应用和完善。  相似文献   
52.
【目的】介绍微创胸骨正中小切口在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1例病人接受手术 ,其中房间隔缺损 3例 ,室间隔缺损 4例 ,心内膜垫缺损 1例 ,双腔右室并亚急性心内膜炎 1例 ,房间隔并室间隔缺损 1例 ,房间隔缺损并二尖瓣关闭不全 1例。皮肤切口长 6~ 9cm。【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进行手术 ,阻断时间 15~ 76min ,平均 31.3min。术中术后无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2 4h内全部脱离辅助呼吸 (平均 8h) ,疼痛反应轻。随诊 2周~ 8个月 ,无残余瘘 ,心功能恢复到Ⅰ级 ,疤痕隐蔽。【结论】微创胸骨正中小切口可安全地应用于多种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 ,保持了常规手术的效果 ,创伤小 ,病人恢复快 ,美容效果佳。  相似文献   
53.
经皮环甲膜穿刺置管术在胸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重症胸外伤的外科急救处理。方法:总结239例重症胸部创伤的临床资料。简明创伤分级法≥3或创伤产重度评分≥16的胸部创伤按致伤原因,胸部创伤分类,胸部创伤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愈221例,死亡18例,结论:早期诊断、处理、严密监护,掌握熟练的诊治技能是救治成功的2。  相似文献   
55.
自发性血气胸是由非显性原因引起胸膜腔积气和积血的疾病 ,常起病突然。 1 991年3月~ 1 998年 1 2月 ,我科共收治 35例 ,1 1例行单纯胸膜腔闭式引流 ,2 4例行剖胸手术 ,均治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中 ,男性 31例 ,女性 4例。年龄 1 4~ 6 3岁 ,40岁以下 33例。发生于右侧 2 3例 ,左侧 1 1例 ,双侧 1例。大部分病人发病前无明显诱因 ,少数病人 ( 8例 )与体力劳动、剧咳、体姿改变等诱因有关。既往有结核史3例 ,慢支炎史 1例 ,同侧曾发生过气胸 1例(未行剖胸治疗 )。临床表现为突发胸胀及胸痛 2 8例 ,肩部疼痛 1 2例 ,胸闷气促 31例…  相似文献   
56.
胸部后外侧或前外侧切口 ,一直作为胸外科传统常规手术径路。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和美容需求的提高。近年来 ,我们采用腋下纵切口施行胸部手术1 5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组 1 5例 ,男 1 0例 ,女 5例 ,年龄 8~ 63(平均 43.8)岁。肺良性肿瘤 4例 ,肺癌症 7例 (其中 1例病灶液化直径 1 0 cm) ,动脉导管未闭 2例 ,食道癌 2例 (其中 1例食道中段癌 ,病灶长 5cm,浸润对侧胸膜 ;另 1例为食道下段癌 )。1 .2  手术方法 取病灶同侧腋下纵切口 (相当腋中线 ) ,食道中段癌取左腋下及左上腹双纵行小切口。切开…  相似文献   
57.
抗生素在预防胸外科择期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4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预防胸外科择期手术切口感染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按Ⅰ、Ⅱ、Ⅲ类切口对635 例胸外科择期手术分组进行抗生素的种类、应用时机、术后疗程等方面切口感染率的统计比较。结果 Ⅰ、Ⅱ、Ⅲ类切口感染率分别为2.56% 、4.39% 、7.54% ;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应用,切口感染率分别为10.05% 、3.23% 、2.83% 。术后抗生素应用疗程,Ⅰ、Ⅱ类切口感染率3 天以上无差异性,Ⅲ类切口感染率5 天以上无差异性。结论 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在胸外科择期手术中有确实的临床意义;Ⅱ、Ⅲ类切口的预防性抗生素以二、三代头孢菌素类或三代喹诺酮类为好,Ⅰ类切口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仍应首选青霉素类为宜  相似文献   
58.
现将我院胸外科1991-01~1996-12住院的老年自发性气胸27例治疗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9.
我院胸外科自1997年9月~2002年12月,共手术治疗食管癌病人276例,术后进行连续心电监护,共有61例发生心律失常,占总数22.1%,现对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0.
Objective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provides a 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to resect small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SSP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eoperative CT-guided hookwire localization for SSPN in VATS. Methods Hookwire was used to localize 26 SSPN under CT guidance in 24 patients (14 male, 10 female, age range 21-61 years, mean 52.3 years), preoperatively, and wedge resection was performed through VATS. The lesion size, distance from the lesion to parietal pleura, the time of localiza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ll the 26 pulmonary nodules were preoperatively detected and localized with hookwire under CT-guidance. The mean lesion size was 10.05 ± 3.08 nun in diameter, and the mean distance from lesion to parietal pleura was 10.09±2. 62 mm. The mean localization time was 20. 18±7.16 min, and then the nodules were removed by VATS within 18 ± 6. 65 min. The major complication of CT-guided hookwire localization was mild pneumothorax in 6 patients (25.0%), but no one needed chest tube drainage. The dislodgment of hookwire was found in only one patient (4.2%) during the operation, but the lesion was still successfully resected under VATS. Of those patients, 8 were confirmed to have a primary NSCLC by rapid pathologic diagnosis during VATS wedge resection, and then VATS lobectomies were performed. Condusion The preoperative CT-guided hookwire localization for small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echnique to assist VATS resection of the nodu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