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25篇
  免费   782篇
  国内免费   1458篇
耳鼻咽喉   117篇
儿科学   511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1559篇
口腔科学   254篇
临床医学   2467篇
内科学   2127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275篇
特种医学   6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2686篇
综合类   7293篇
预防医学   865篇
眼科学   302篇
药学   1955篇
  28篇
中国医学   3053篇
肿瘤学   234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92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733篇
  2013年   703篇
  2012年   997篇
  2011年   1244篇
  2010年   1148篇
  2009年   1173篇
  2008年   1286篇
  2007年   1220篇
  2006年   1164篇
  2005年   1253篇
  2004年   1048篇
  2003年   1032篇
  2002年   856篇
  2001年   983篇
  2000年   775篇
  1999年   679篇
  1998年   659篇
  1997年   658篇
  1996年   655篇
  1995年   648篇
  1994年   510篇
  1993年   452篇
  1992年   390篇
  1991年   357篇
  1990年   375篇
  1989年   322篇
  1988年   129篇
  1987年   92篇
  1986年   61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李松林副主任医师将肾小球肾炎的病机概括为湿、热、毒、瘀、虚等方面,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及中草药药理作用,针对不同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提出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调补脾肾法,扶正固本法,并视症有机结合,恰当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2.
β-m易从肾小球滤出,但其中99%在近端肾小管被重吸收并进行分解。其合成与释放恒定,与性别、年龄及时间无关。故血、尿β-m含量相对恒定,由此我们选择血清、尿液中β-m含量的变化来观察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对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梗阻性黄疸肝脏超微结构(EOJLU)的病理变化愈来愈受到重视。它的变化为理解其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的关系提供了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34.
糖尿病肾病(DN)发病机制复杂,足细胞损伤是DN发病的早期事件如微量白蛋白尿(MA)、肾小球肥大等的重要病因,与肾小球硬化、肾功能下降有关系。  相似文献   
35.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多种肾小球疾病发展的共同病理途径.糖皮质激素作为治疗FSGS方案的核心药物,对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多数患者呈现激素耐药,且长期使用激素可导致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6.
儿童无症状尿检异常IgA肾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无症状尿检异常的IgA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 方法 对54例IgA肾病儿童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根据起病时有无临床症状分为无症状尿检异常组和有症状肾炎组。组织病理学分级参照Lee氏和Katafuchi氏半定量积分法。 结果 无症状尿检异常组18例,有症状肾炎组36例。有症状肾炎组尿蛋白量(24 h)明显高于无症状尿检异常组[(2.3±2.2) g比(0.4±0.3) g,P < 0.05]。无症状尿检异常的IgA肾病儿童表现为镜下血尿者,87%有尿微量白蛋白增高。无症状尿检异常IgA肾病患儿病理表现以Lee 氏Ⅰ~Ⅱ级为主,2例表现为Lee氏Ⅳ~Ⅴ级和 5例发生Katafuchi Ⅱ~Ⅲ级肾小管间质病变。有症状肾炎组Lee氏病理分级以Ⅱ~Ⅲ级为主,两者病理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全组患儿平均随访(26.9±8.8)月后,1例病理为Lee 氏Ⅴ级患儿进入终末期肾衰竭,其余患儿Scr均无升高1倍以上。 结论 无症状尿检异常的儿童IgA肾病虽临床症状轻微,但可出现病理损害严重的病例,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3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其发生首先以微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起点,继而发生以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基质扩展为特征的肾小球硬化。据欧、美、日本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DN已跃升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占35%左右。近年来,我院应用肾元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大网膜包肾术对单侧肾切除加两次注射阿霉素肾小球硬化大鼠肾皮质Ⅲ型胶原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3组:①正常对照组、②肾小球硬化大鼠大网膜包肾术组、③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组,于第12周留取尿标本。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用Northern blot杂交检测皮质Ⅲ型胶原基因表达mRNA表达。结果 大网膜包肾术组肾病理损伤减轻,肾皮质Ⅲ型胶原mRNA表达下调。结论 大网膜包肾术可延缓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柴苓小方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异常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脂多糖刺激系膜细胞异常增殖。MTT法检测柴苓小方对㈣异常增殖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药物作用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乳酸脱氢酶释放实验检测柴苓小方的细胞毒作用。采用RT—PCR检测药物作用不同时间点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p21的表达。结果:柴苓小方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系膜细胞异常增殖并显著减少PCNA阳性细胞数而没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并且柴苓小方可以显著地上调p21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柴苓小方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GMC8异常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21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0.
儿童孤立性血尿207例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孤立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方法:对207例符合孤立性血尿诊断标准的患儿行肾活检术,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轻微病变72例(34.8%);正常肾小球61例(29.5%),其中局灶节段性肾小球透明样变性5例.IgA肾病36例(17.4%);薄基底膜肾病21例(10.1%),其中正常肾小球7例,伴轻微病变14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3例(6.3%),其中伴薄基底膜肾病2例;局灶增生性肾炎4例(1.9%).结论:轻微病变与正常肾小球占第一位,IgA肾病是小儿表现为肉眼血尿的孤立性血尿的主要原因,但表现为孤立性血尿的IgA肾病病理变化相对较轻,为轻微病变或轻度系膜增生.所有病例均无新月体形成、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受累.提示孤立性血尿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