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1篇
  免费   448篇
  国内免费   24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64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10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827篇
内科学   738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402篇
综合类   1261篇
预防医学   1678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18篇
  4篇
中国医学   96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428篇
  2010年   405篇
  2009年   377篇
  2008年   455篇
  2007年   433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412篇
  2003年   30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31.
马军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29-831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一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同时存在的现象,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或2型糖尿病、高血压、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高脂血症(低HDL-胆固醇血症和/或高三酰甘油血症)、肥胖、高尿酸血症、微量蛋白尿、血液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增加)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综合征在我国已呈流行趋势,并影响我国约1/5的人群,其直接后果是造成冠状动脉疾病和中风的发病率增加至少30%。有研究证实[1-3],成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及其病理发展过程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发生。因…  相似文献   
132.
肥胖与体重正常7~15岁儿童身体成分变化比较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7~15岁体重正常和肥胖儿童身体成分及其随年龄变化趋势,以便为肥胖儿童体重控制效果的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择7~15岁体重正常和肥胖儿童356名,不同性别各年龄组儿童约10名,采用DEXA法测定身体成分。结果肥胖儿童身体成分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肪组织实测值均高于体重正常儿童(P值均<0.05)。肥胖儿童脂肪组织和去脂肪组织在四肢和躯干分布的差异较体重正常儿童小。肥胖儿童腹部脂肪百分比和臀部脂肪百分比的比值高于体重正常儿童,肥胖男生该比值除8岁组外均超过1,而肥胖女生仅有9岁和13岁组该比值超过1。结论肥胖儿童脂肪组织与去脂肪组织含量、比例和分布与体重正常儿童存在差异。在进行儿童体重控制中,需要考虑儿童身体成分特点和年龄趋势。  相似文献   
133.
不同肥胖程度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程度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行睡眠监测者374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 I)分为4组:正常组及轻度、中度、重度OSAS组。按照体重超重比将其分为无肥胖、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及重度肥胖4组。结果肥胖者82.67%合并OSAS,OSAS中42.32%合并肥胖。OSAS组的颈围、体块指数和体重超重比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程度越重,AH I值越高,夜间最低SaO2值越低。体重超重比与AH I呈正相关(r=0.1326,P<0.05),与夜间最低SaO2呈负相关(r=-0.2509,P<0.001)。结论肥胖是OSAS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程度与OSAS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4.
肥胖学生血脂变化特点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肥胖学生血脂变化的特点,为肥胖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88名肥胖和88名对照组学生进行血脂检查,并分析血脂与体重、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肥胖学生存在血脂紊乱的占47.73%、胆固醇(TC)异常的占29.55%、三酰甘油(TG)异常的占19.3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异常的占19.3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的占5.68%,对照组学生分别占15.91%,1.14%,5.68%,2.27%,9.09%。其中血脂,TC,TG,LDL-C 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和对照组的HDL-C均数分别为1.28,1.4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学生中,血脂异常的检出率随着体质量增加而上升。结论肥胖学生存在明显的血脂紊乱,表现为高TC,TG,LDL-C,而且血脂紊乱与体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5.
目的了解湛江市第六中学学生营养状况和变化趋势,为制定有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选取2000~2005年湛江市第六中学每年一次常规性对在校初中、高中男女生进行体质健康状况检测,监测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0~2005年湛江市第六中学学生各年营养不良检出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8.78,P<0.01);肥胖检出率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χ2=7.41,P>0.05)。各年度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生均高于男生,而肥胖检出率男生高于女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营养不良率各年度差异无显著性(χ2=1.17,P>0.05),肥胖率各年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2.90,P<0.01)。2000~2004年六中学生营养不良率与湛江市霞山区中学相比,均高于本区中学各年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值分别为125.11、88.52、91.62、64.88、77.48,P值均<0.01),肥胖率均低于本区中学各年度,除2000年差异无显著性(χ2=2.07,P>0.05)外,其余2001~2004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值分别为9.15、16.27、11.91、7.18,P<0.01)。结论湛江市第六中学学生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尤其营养不良率较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努力降低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控制肥胖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136.
目的对肥胖病人体内瘦素及其相关激素的变化以及运动对这些激素的影响加以分析和综述。方法总结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章并进行分析。结论肥胖病人在运动中,体内相关的激素水平会有适应性变化,尤其是瘦素、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与肥胖病的发生、发展相关的激素。适合的运动训练可以使这些激素的血浆浓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体脂水平,达到减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7.
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胰淀素水平与体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生物电阻抗仪和多层螺旋CT研究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胰淀素水平与体脂及腹部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的相关性。方法:检测3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和胰淀素,生物电阻抗仪测体成分,螺旋CT测腹部脂肪,与35例正常对照者比较,并做胰淀素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单纯性肥胖患者的空腹血清胰淀素较正常人显著增高(P<0.05),并与腹部皮下脂肪体积呈负相关(r=-0.786,P<0.05),与体脂含量无相关性,与血清总胆固醇呈负相关(r=-0.475,P<0.05)。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存在高胰淀素血症和胰淀素抵抗,胰淀素在人体内是否是反映体内脂肪储存的信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8.
人体摄入食物过多,而消耗能量的体力活动减少,使摄入的热量超过机体所需要的热量,过多的热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积聚起来,长此以往,就很容易引发肥胖症.肥胖症又分为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近年来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众多的研究表明,运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但是,10年来有关推拿减肥的报道尚无系统性总结.有鉴于此,本文就近10年来推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有关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9.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及成人肥胖症发病率逐年上升,肥胖相关性肾病(ORG)日趋增多。ORG诊断首先要具备肥胖体征,但应注意国际、国内诊断成人肥胖的体质量指数(BMI)标准不同,儿童青少年更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BMI分类标准作出判断。其次肾脏病理为肥胖相关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伴肾小球肥大;或单纯肥胖相关肾小球肥大。结合出现蛋白尿伴或不伴镜下血尿等肾脏受累表现,除外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病、先天性肾发育不良等疾病可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40.
综合康复治疗单纯性肥胖儿童阴茎短小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单纯性肥胖儿童阴茎短小的治疗方法。方法单纯性儿童阴茎短小6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予综合方法减肥和用阴茎短小康复仪治疗,对照组给予行为、饮食、运动指导和阴茎短小康复仪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体质量均有下降,下降幅度(7.75±3.50)kg,体质量指数(BMI)由治疗前(31.10±3.88)下降至(27.82±3.49),两者有显著差异(t=12.68 P<0.01),对照组1个月后BMI(30.89±2.60)明显高于试验组(P<0.01);治疗后试验组阴茎长度由治疗前(1.81±0.76)cm增加至(3.45±1.20)cm,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16.35 P<0.01),其中16例治疗后阴茎长度已达到同龄阴茎的正常范围;对照组阴茎长度由治疗前(1.79±0.70)cm增加至(2.73±1.50)cm,其中3例治疗后阴茎长度已达到同年龄阴茎的正常范围,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t=11.34 P<0.01)。结论在减肥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阴茎短小治疗仪对阴茎进行局部康复治疗是治疗肥胖儿童阴茎短小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