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206篇
  免费   12552篇
  国内免费   6680篇
耳鼻咽喉   1826篇
儿科学   2505篇
妇产科学   1506篇
基础医学   8257篇
口腔科学   1228篇
临床医学   45655篇
内科学   19592篇
皮肤病学   1239篇
神经病学   8931篇
特种医学   68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9篇
外科学   15066篇
综合类   67653篇
预防医学   23377篇
眼科学   891篇
药学   29383篇
  664篇
中国医学   26127篇
肿瘤学   2459篇
  2024年   2359篇
  2023年   8220篇
  2022年   7140篇
  2021年   9261篇
  2020年   8621篇
  2019年   8609篇
  2018年   3534篇
  2017年   6230篇
  2016年   6446篇
  2015年   6859篇
  2014年   11355篇
  2013年   10656篇
  2012年   13489篇
  2011年   14019篇
  2010年   13421篇
  2009年   13125篇
  2008年   16646篇
  2007年   14690篇
  2006年   13744篇
  2005年   15087篇
  2004年   11294篇
  2003年   9617篇
  2002年   7138篇
  2001年   6002篇
  2000年   4391篇
  1999年   3643篇
  1998年   2832篇
  1997年   2579篇
  1996年   2433篇
  1995年   2158篇
  1994年   1826篇
  1993年   1228篇
  1992年   1118篇
  1991年   1057篇
  1990年   842篇
  1989年   922篇
  1988年   198篇
  1987年   207篇
  1986年   152篇
  1985年   119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8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浆骨膜蛋白(periostin)、血清孤独G蛋白耦联受体配体(apelin)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 w和8 w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血糖、血脂、血浆periostin和apelin水平和内皮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P=0.027);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浆periostin、内皮素(ET)-1、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8 w明显优于治疗后4 w,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pelin、血管扩张率(FMD)和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8 w明显优于治疗后4 w,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血压和血糖指标,改善血脂指标,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浆periostin、apelin及内皮功能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83.
血管性认知障碍作为脑血管病致残结果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AD,成为与年龄相关的认 知障碍和痴呆的第二大原因。目前血管性痴呆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而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 作为血管性痴呆的早期阶段被认为是临床上治疗、预防痴呆的关键时期,也是当今血管性认知障碍研 究的热点。近年来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认知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我们更加深入 的了解VaMCI 患者在神经结构、功能、代谢等方面的变化,为早期诊断、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 带来了新的希望。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用于该病并将其与神经心理学评估结合用来诊断VaMCI将会成 为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84.
易栓症是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重点。对于接受手术的止凝血障碍病人,需要谨慎评估VTE的个体风险,同时兼顾手术和麻醉的性质、出血障碍类型和严重程度、年龄、体重指数(BMI)、血栓形成史、恶性肿瘤和其他高危共患病。VTE风险应与已知出血障碍病人使用抗凝相关的出血风险平衡。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发现和判断血栓与出血的病因,对病人的止凝血代偿能力作出评估,并对抗凝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对上述病人,建议术后不常规使用药物预防血栓,尤其是血友病病人,但围手术期因子替代和止血药物的过度应用仍存在导致血栓的风险。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和直接口服抗凝剂前应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当血小板计数<50×109/L,LMWH短期减量应用可能相对安全,监测抗Хa水平可用于调整中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病人LMWH的剂量。主要消化道出血停止和重新使用华法林应至少相隔7 d。对于高血栓栓塞风险和术后高出血风险病人,术后当晚和术后第1天减量应用直接口服抗凝剂是一种可取的做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强度TEAS组、中强度TEAS组、高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每组17例。4组术后在镇痛泵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强度的TEAS或电针治疗。观察4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4组术后CD3﹢和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血清IgM、血清IgG的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48 h低强度TEAS组和高强度TEAS组的CD3﹢和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血清IgM的水平均低于电针组(P<0.05);中强度TEAS组和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术后CD8﹢T淋巴细胞、CD4﹢/CD8﹢以及血清Ig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强度TEAS能够有效改善胸腔镜手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管氏培元九宫"针法治疗功能性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阳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管氏培元九宫"穴,按"洛书九宫数"施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玄驹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IEF-5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管氏培元九宫"针法对功能性阳痿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7.
黄燕  任晓露  石浩 《四川中医》2020,38(6):133-136
目的:观察化痰解语汤结合四冲穴针刺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中护理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共计109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均由我院2016年6月~2019年1月收治,将纳入患者分为两组,入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及护理,同时予以对照组患者(54例)四冲穴针刺干预,观察组患者(55例)化痰解语汤+四冲穴针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语言功能变化评分(CRRCAE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采取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法(BDAE)评估患者干预后失语症严重程度,问卷调查患者干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8.18%)高于对照组(87.04%),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CRRCAE评分、SS-QOL评分相当,P0.05,干预后各组患者NIHSS评分、CRRCAE评分、SS-QOL评分改善,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失语症严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8.15%)高于对照组(81.48%),P0.05。结论:化痰解语汤结合四冲穴针刺在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中具有良好护理干预效果,患者疗效提升,失语症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满意率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8.
89.
90.
〔摘 要〕 目的:判定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处理,分成了甲组和乙组、各 31 例。乙组施行康复训练,甲组 在乙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比较甲组及乙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Fugl–Meye 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 (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甲组患者的 Fugl–Meye 评分及 ADL 评分均优于乙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风后遗症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 体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