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0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289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19篇
内科学   13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41篇
综合类   375篇
预防医学   11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99篇
  2篇
中国医学   42篇
肿瘤学   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烧伤外科的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Guo Z  Sheng Z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10):598-601
一、烧伤外科光辉的41年与兄弟学科相比,烧伤外科起步相对较晚,刚刚度过“不惑之年”。虽然学科年轻,但发展迅速,临床治疗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基础研究亦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烧伤专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1958年由于土法上马全民大炼钢铁,致使烧伤患者骤然增多。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等大城市率先在几个大医院成立了烧伤专科。上海瑞金医院成功地救治了烧伤面积89%,Ⅲ度烧伤23%的钢铁工人邱财康。这一史无前例的医学奇迹,震惊了世界,也鼓舞了国人。进入60年代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烧伤科或组建了烧伤…  相似文献   
32.
白血病是一类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到染色体易位、融合基因及融合蛋白的形成、基因拷贝数的改变、癌基因的活化、抑癌基因的失活等。针对不同白血病,从药物作用的分子机制分类综述国内外抗白血病药物的发展及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胆汁酸对于肝硬化大鼠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37只肝硬化大鼠及30只相似体重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熊去氧胆酸组、甘氨胆酸组(均为70mg/kg·d)和安慰剂组治疗两周。测定胆汁分泌速度、回肠细菌总数、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给予安慰剂的肝硬化大鼠,胆汁分泌速度低于健康大鼠(P<0.001)。给予胆汁酸治疗后,胆汁分泌速度增至正常水平。肝硬化大鼠比健康大鼠的回肠细菌总量显著增高(P<0.001),而给予胆汁酸使其回肠细菌总量降至正常水平。给予胆汁酸的肝硬化大鼠细菌移位率和内毒素血症发生率均较给予安慰剂的肝硬化大鼠低(P<0.001),而存活率高于安慰剂组。结论给予肝硬化大鼠胆汁酸可以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减少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提高存活率。服用胆汁酸可能有益于防治肝硬化肠源性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34.
白血病分型是制订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虽然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急性白血病(AL)的WHO分型,但形态学仍为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手段。t(8;21)(q22;q22)易位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的特异性染色体改变。本对1997年以来我院57例初诊M2患的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结合细胞遗传学和免疫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其细胞形态学改变的特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介绍染色体易住携带者的类型,分析携带者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原因,提出相应的优生措施。  相似文献   
36.
例1,男性,27岁,已婚三年,因其妻多次不足3个月流产来我院妇产门诊检查。体格检查完全正常,激素水平正常,精液检查,乳白色,量3.5ml,活动率56%,计数6800万/ml,正常42%,异常58%。双方无近亲结婚史和放射性物质、化学物质接触史,抽取外周血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是:45,XY,rob(14;15)(q11;q11),妻核型正常。  相似文献   
37.
郭宗儒 《药学学报》2021,(3):890-894
1研发背景1.1靶标: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是受体酪氨酸激酶中胰岛素受体家族的成员,在正常状态下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中,生理功能尚不清楚,可能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发育有关。然而某些全身性肿瘤所发生的t(2;5)(p23;q25)染色体易位,产生了ALK与核磷蛋白(nucleophosmin,NPM)胞内结构域的融合基因NPM-ALK,高表达的NPM-ALK蛋白是发生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关键性酶,因而是研发这类疾病治疗药物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3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22岁,婚后1年,妻子,22岁,孕2产0,第1次妊娠80 d胚胎停育;第2次妊娠50 d胚胎停育。夫妻双方表型及智力正常,非近亲婚配,双方均从事装修工作,有毒物接触史。患者有一姐姐,未婚。患者细胞学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培养,染色体G显带,分析20个中期分裂相,患者核型为46,XY,t(6;7)(6pter→6q27::7q11.2→7qter;7pter→7q11.2::6q27→6qter),见图1、20患者姐姐核型与其相同。患者妻子染色体核型为46,XX。  相似文献   
39.
<正>轮状病毒肠炎(RE)是引起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传染性消化道疾病,经过粪口或呼吸道传播,多见于秋冬季,病毒侵袭肠道,肠道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出现腹泻,常伴有发热、呕吐等,病情严重者出现电解质紊乱、休克甚至死亡[1]。该病病程呈自限性,由于婴幼儿体弱,体内功能未发育成熟,症状较重,  相似文献   
40.
人肠道致病菌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引起多种疾病。目前已有多种肠道细菌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通过安全性评价上市;重组蛋白疫苗、结合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已获得较好的结果。此文对人肠道致病菌及其相关新疫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