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37篇
  免费   5780篇
  国内免费   5348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720篇
妇产科学   359篇
基础医学   363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5072篇
内科学   16537篇
皮肤病学   107篇
神经病学   554篇
特种医学   56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5篇
外科学   13537篇
综合类   33475篇
预防医学   5104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12809篇
  144篇
中国医学   18370篇
肿瘤学   5455篇
  2024年   645篇
  2023年   2240篇
  2022年   2004篇
  2021年   2608篇
  2020年   2278篇
  2019年   2597篇
  2018年   1356篇
  2017年   2293篇
  2016年   2685篇
  2015年   3116篇
  2014年   4840篇
  2013年   4869篇
  2012年   6614篇
  2011年   6822篇
  2010年   6661篇
  2009年   6824篇
  2008年   7335篇
  2007年   6945篇
  2006年   6573篇
  2005年   6651篇
  2004年   5793篇
  2003年   5323篇
  2002年   4754篇
  2001年   4404篇
  2000年   3712篇
  1999年   3094篇
  1998年   3049篇
  1997年   2968篇
  1996年   2693篇
  1995年   2201篇
  1994年   2044篇
  1993年   1474篇
  1992年   1229篇
  1991年   1044篇
  1990年   715篇
  1989年   661篇
  1988年   217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121篇
  1985年   74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人体胆道系变异出现胆囊下管伴迷走管,目前国内资料及报道较少.为了提高对外胆道系变异的认识,现将1例胆囊下管伴迷走管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尾状叶原发性细胞癌外生性生长的CT表现及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5例手术或CT引导穿刺活检证实的尾状叶外生性细胞癌的CT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全部病例尾状叶乳头状轮廓消失与肿块分界不清,肿块的最大径位于外或小网膜囊,增强前后的肿瘤密度与常见的细胞癌类似。结论全面观察尾状叶与肿块间关系和肿块的强化过程,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大黄虫胶囊在慢性炎治疗中护、抗纤维化作用。方法 观察组病人在一般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虫胶囊 ,每次 4粒 ,2次 /d口服 ,观察病人功、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转氨酶 ,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FN)前Ⅲ型胶原 (PCⅢ )变化方面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大黄虫胶囊在慢性炎治疗中有明显护、抑制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4.
腹部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磁共振检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在腹部器官移植并发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例移植、5例胰肾联合移植及2例肾移植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检查时间在术后28d至2年,采用GE1.5TMR机型,成像技术包括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例移植,1例发生动脉狭窄伴坏死,1例发生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为静脉与下腔静脉吻合口明显狭窄,1例为左右管明显狭窄;5例胰、肾联合移植中,1例并发急性排斥反应,1例为移植胰慢性排斥反应伴纤维化,1例为迟发性胰腺炎,移植肾4例正常,1例并发急性排斥反应伴肾梗死;2例单纯肾移植者,1例为肾动脉局限性中度狭窄,1例为肾动脉与髂内动脉吻合口处动脉瘤形成。上述病理改变均经组织病理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结论磁共振可作为腹部器官移植并发症的一种无损伤检查手段,对于血管并发症,有其独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995.
抑肽酶对肝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兔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位移植手术过程中,新期前后凝血功能改变最为严重,往往需要大量血浆与凝血因子输注,提示机体在无脏状态下及缺血后再灌注的脏可能对凝血功能有很大影响。在凝血的诸多因素中,血小板和凝血关系尤为密切。缺血再灌注是移植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之一,因此,本研究拟采用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再灌注前后血小板功能及糖蛋白变化,及应用抑肽酶后血小板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原发性癌(PHC)患者乙病毒(HBV)感染模式与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酶免疫检测法(ELISA)、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放射免疫技术分别测定100例原发性癌患者血清乙型炎病毒指标(HBV-M)及AFP。结果:100例PHC患者中,HBV-M阳性88例(88%),阴性12例(12%),HBV-M阳性者AFP水平高于阴性者147 ng/mL,二者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HBV-M阳性者AFP升高(68.4%)的比例明显高于HBV-DNA阴性者(31.6%)(P<0.01)。PHC患者HBV感染模式分析中,HBsAg、HBeAb、HBcAb阳性和HBV-DNA阳性最多,为56例(63.6%),其次为HBsAg、HBeAg、HBcAb和HBV-DNA阳性,为9例(10.2%)。结论:HBV是原发性癌发生的重要原因,在PHC患者中,AFP升高与HBV感染、复制相关。  相似文献   
997.
随着癌诊断率的提高和手术方法的改进,我国癌5年生存率在不断上升。但临床上碰到的已属于中晚期原发性癌,或合并转移性癌,手术的切除率不高。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1月共行原发性癌手术60例.其中16例不能切除的癌均采用动脉、门静脉同时插管,间断灌注化疗,效果尚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ڵ��ܽ�ʯ������ƵĽ�չ   总被引:107,自引:1,他引:10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内胆管结石的相对发病率有所下降。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当前对内胆管结石病人已能做出准确的手术前诊断和结石在脏中的定位,对脏的伴同改变亦能达到清楚的认识。我国内胆管结石病的模式,当前趋向是症状趋于轻型化、范围趋于局限化、病程趋于早期化。因此,在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999.
门静脉插管灌注抗生素治疗细菌性肝脓肿3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门静脉插管灌注抗生素治疗位于第二门、实质深部或病灶呈“蜂窝”状的脓肿36例的临床资料,36例中单发脓肿6例,均位于右叶;多发脓肿30例,其中局限于右叶者24例,弥漫左右呈粟粒样脓肿者6例。位于表面的弥漫性脓肿6例,位于实质深部者21例,位于第二门者9例,脓腔直径为7~12cm。灌注液中均联合应用抗生素,一般为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及灭滴灵三联用药,或头孢类和灭滴灵二联用药。36例均痊愈出院,脓肿消失时间最短的7d,最长的36d,平均14d。该方法简单、有效、安全;有效抗生素直接进入门静脉而达内,病变部位的抗生素浓度增高,有利于控制胆系统的炎症,促进脓肿的吸收是一种可取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异烟肼、利福平治疗肺结核致肝毒性易感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N-乙酰基转移酶(NAT2)基因型与异烟肼、利福平治疗肺结核致毒性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67例经利福平、异烟肼治疗后发生或未发生功能异常的肺结核患者NAT2基因多态性的部位、性质及发生率。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857位密码子多态性分别是20.3%和7.1%,两组差异显著。结论:NAT2基因型与异烟肼和利福平所致毒性关系密切,其中857位密码子点突变可能是结核患者发生毒性的易感基因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