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52篇
  免费   832篇
  国内免费   496篇
耳鼻咽喉   154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344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3305篇
内科学   949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307篇
特种医学   5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023篇
综合类   7898篇
预防医学   1433篇
眼科学   8681篇
药学   3192篇
  53篇
中国医学   1723篇
肿瘤学   409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369篇
  2021年   546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305篇
  2017年   600篇
  2016年   742篇
  2015年   669篇
  2014年   1326篇
  2013年   1349篇
  2012年   1644篇
  2011年   1703篇
  2010年   1704篇
  2009年   1679篇
  2008年   1761篇
  2007年   1748篇
  2006年   1671篇
  2005年   1591篇
  2004年   1355篇
  2003年   1455篇
  2002年   1086篇
  2001年   1054篇
  2000年   769篇
  1999年   632篇
  1998年   531篇
  1997年   509篇
  1996年   355篇
  1995年   331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231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70篇
  1990年   152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住院的A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前眼压情况分为观察组(25例25眼,眼压≥28 mm Hg,1 mm Hg=0.133 k Pa)和对照组(28例30眼,眼压≤21 mm Hg),对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ACD)、眼轴长度(AL)、视野及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ACD、AL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视力、眼压、ACD、AL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眼压、ACD、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并发症给予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APACG患者持续高眼压状态下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临床上耳鼻喉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发作上气道狭窄或阻塞,出现鼾声、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引起白天过度嗜睡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呈逐渐增高趋势,可导致高血压、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脑血管疾病及眼部病变等并发症。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资料显示,OSAHS患者可伴有多种视网膜病变,该文就OSAHS与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93.
青光眼是以特征性视神经损伤和视功能损害为特点的一类疾病,病理性高眼压是主要危险因素。在青光眼治疗方面,既要降低眼压,又要保护视神经。视神经损伤的机制是神经节细胞的凋亡,能阻止或延缓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方法称为青光眼的视神经保护治疗。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抗青光眼药物、热激蛋白、神经干细胞、神经营养因子及基因治疗和中医药等研究。  相似文献   
994.
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是一种类似低倍生物显微镜的新型的高频率眼科B型超声影像检查仪器,它的应用在青光眼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UBM不但不受眼压高低、角膜、前房混浊及炎症的影响,而且,还具有分辨率高、无痛、无侵入、无组织损害的特点和优势,可清晰观察和精确的测量活体的眼前节结构,是一种能清晰的显示现有的其他方法难以观察的眼前段"盲区"结构状态的高新技术手段。本文就UBM对青光眼疾病的诊断、治疗及手术疗效评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的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层和内丛状层(macular ganglion cell-inner plexiform layer,GCIPL)厚度是否发生改变,为OSAS患者预防眼部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及市人民医院的124例确诊OSAS者为观察组,67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均取右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2组患者黄斑区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及黄斑区各区GCI-PL厚度。结果:观察组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及各区GCIPL厚度均小于对照组,2组黄斑区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上方GCIPL厚度、鼻上方GCIPL厚度、鼻下方GCIPL厚度、下方GCIPL厚度、颞下方GCIPL厚度、颞上方GCIPL厚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335,P=0.001;t=2.491,P=0.014;t=2.822,P=0.005;t=2.567,P=0.011;t=3.046,P=0.003;t=3.279,P=0.001;t=3.432,P=0.001;t=3.086,P=0.002)。结论:OSAS患者黄斑区平均GCIPL厚度、最小GCIPL厚度及各区GCIPL厚度均较对照组变薄。OSAS患者在出现相应眼科临床症状前,其黄斑区GCIPL层变薄,与早期开角型青光眼黄斑区改变类似,OSAS患者缺氧和对血流灌注的影响可能是黄斑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丢失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测健康对照和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的视盘及黄斑参数,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早中期POAG患者40例(40眼),其中20~39岁者20例、60~79岁者20例;纳入同期在我科就诊的40名(40眼)健康对照,其中20~39岁者20名、60~79岁者20名。受试者均接受全面的眼科检查,并利用SD-OCT测量所有受试者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厚度、黄斑区平均神经节细胞层联合内丛状层(GCL-IPL)厚度、黄斑区最薄GCL-IPL厚度和黄斑区平均整体厚度。结果 健康对照组和早中期POAG组黄斑区平均GCL-IPL厚度及最薄GCL-IPL厚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黄斑区平均整体厚度随着年龄的增长均无明显变化。在健康对照组,年龄因素对pRNFL厚度影响不大,20~39岁者与60~79岁者p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中期POAG组,20~39岁者和60~79岁者pRNFL平均厚度、上方厚度、下方厚度和颞侧厚度与健康对照组同年龄者相比均变薄,且60~79岁者上述pRNFL厚度与20~39岁者相比更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中期POAG组pRNFL鼻侧厚度在20~39岁者与60~79岁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同年龄者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D-OCT测量的pRNFL厚度与POAG有关,可作为早期诊断POAG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颞上象限角膜遂道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病人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采取颞上象限角膜遂道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采取常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6个月,统计2组角膜散光度、最佳矫正视力、前房深度、眼压水平、并发症(脉络膜脱离、滤过泡漏、一过性眼压增高、角膜水肿)发生率。结果术后1周2组角膜散光度较术前增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角膜散光度较术后1周降低,且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低于对照组(P < 0.01);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前房深度较术前增高、眼压水平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 < 0.05~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4%)低于对照组(23.53%)(P < 0.05)。结论联合采取颞上象限角膜遂道微切口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病人,可有效增大前房深度,降低眼压,提高病人最佳矫正视力,且手术源性散光程度较轻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河南省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高血压患者9439例中继发性高血压患者3706例病因分类及构成比较,为高血压防治提供病因学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9439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中3706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性别构成及病因分类。结果9439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占60.74%(5733例),继发性高血压占39.26%(3706例)。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心理因素性高血压例数最多(1175例,31.70%),其次例数较多的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779例,21.0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28例,19.64%)、肾血管性高血压(702例,18.94%)。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心理因素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青光眼患者年龄较大,心理因素性高血压、内分泌性继发性高血压的女性患者较多(P<0.05)。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年龄[(50.2±15.0)比(46.6±15.2)岁]较大、男性患者比例[54.6%(2024/3706)比64.5%(3695/5733)]较小(均P<0.05)。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女性的平均年龄高于男性(P<0.05)。结论2012-2016年高血压住院患者中继发性高血压占39.26%,高于国内外文献报道。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心理因素性高血压比例居于首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的比例也较高。年龄较大的高血压患者中也筛查出不少继发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与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糖尿病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20例(130只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分为青光眼组69例(76只眼)和合并糖尿病组51例(54只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于小梁切除术前后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到内巩膜层的垂直距离(即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通过软件计算自动获得脉络膜平均厚度,观察并与术前比较是否有改变。结果:术前,两组视力、眼压和脉络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梁切除术后2周,合并糖尿病组脉络膜厚度比青光眼组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视力与眼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治疗前后情况,两组视力与脉络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眼压在术后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6,P=0.00)。结论:开角型青光眼是否合并有糖尿病于小梁切除术后对脉络膜厚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