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9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172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10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265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早期心肌细胞内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微丝、微管形态和含量的变化以及微丝、微管稳定剂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法分离单个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鬼笔环肽组和紫杉醇组,免疫荧光法观察微丝、微管的形态;采用Langendorff法制备大鼠体外心肌缺血模型,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微丝、微管蛋白含量。结果对照组细胞质内微丝和微管分布均匀;缺血组微丝及微管整体荧光强度未发生明显减弱,但分布呈现聚集性;鬼笔环肽组和紫杉醇组微丝和微管可维持原有形态。Western blot法显示,各组间微丝和微管蛋白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缺血早期细胞骨架蛋白含量无明显减少,但发生了骨架的重排,细胞骨架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对于心肌缺血时病理生理的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心律失常的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至今已有15年,此领域所取得的进展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心律失常发生被证实与基因异常有关,其中既有单个基因突变的单基因遗传,也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群体遗传;多数为编码心脏离子通道的基因异常,也有为编码通道相互作用蛋白、细胞骨架蛋白、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等非离子通道的基因异常。  相似文献   
83.
胃类癌是起源于胚胎时期原始肠道前肠部分粘膜Kulehitsky细胞、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的胃恶性肿瘤.由于胃类癌瘤细胞可分泌多种小分子多肽或肽类激素,也有人称其为APUD瘤.已证实类癌组织细胞所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有:5-羟色胺、组织胺、血管活性肠肽、神经降压素、胰多肽、P物质、缓激肽、儿茶酚胺、前列腺素、胃动素、肠抑胃肽、胃泌素等.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ATP缺失时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肌动蛋白磷酸化水平的改变?方法:建立细胞的体外ATP缺失模型,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细胞内骨架组分及胞浆组分中肌动蛋白的分布变化;用二维电泳法分离并比较细胞内磷酸化和非磷酸化的肌动蛋白含量的改变;用免疫共沉淀法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ATP 缺失后细胞内肌动蛋白酪氨酸?苏氨酸及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结果:ATP缺失处理后细胞内F-肌动蛋白含量逐渐增加,G-肌动蛋白含量逐渐减少;ATP缺失细胞内磷酸化肌动蛋白量明显增加,肌动蛋白的磷酸化程度随ATP缺失时间延长而增加;ATP缺失处理后肌动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逐渐升高,且与ATP缺失程度呈相一致;肌动蛋白苏氨酸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ATP缺失后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肌动蛋白出现聚合过程,可能与细胞中肌动蛋白磷酸化酪氨酸水平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抑制增殖效应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用苦参素处理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苦参素对细胞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观察微丝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结果 在苦参素作用下,SGC-7901细胞呈凋亡改变.细胞凋亡的同时,细胞的活力下降,微丝几近消失,不同浓度的苦参素均可导致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抑.结论 苦参素能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感染小鼠树突状细胞株的侵袭过程、定位及其对细胞器的损伤与影响.方法建立Vv1.1758株侵入DC2.4细胞模型,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段细菌定位、细胞形态及细胞器的变化过程;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微丝、微管重排情况.结果 Vv1.1758株以双位点胞饮方式...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检测胃腺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中细胞骨架相关蛋白上皮钙黏素(E-cad)及埃兹蛋白(Ezrin)的表达,观察其与胃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探讨胃腺癌的浸润和转移机制.方法 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0例胃癌和40例淋巴结转移灶中E-cad和Ezrin的表达.结果 E-cad和Ezrin在癌旁正常胃黏膜上皮为胞膜表达,而在胃腺癌组织中E-cad出现胞膜、胞质两种表达形式,Ezrin在肿瘤细胞中则为胞质表达.在胃腺癌原发灶中,E-cad、Ezrin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相关.E-cad的膜表达及Ezrin的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而下降(P<0.01;P<0.05),E-cad的浆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而升高(P<0.01).E-cad浆表达的升高与浸润深度、淋巴结状态相关且在原发灶显著高于转移灶(P<0.01;P<0.05;P<0.01).在淋巴结转移灶中,E-cad的膜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阶段高于晚期阶段(P<0.05).另外,E-cad膜表达及Ezrin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胃腺癌中E-cad的表达异常导致了细胞之间的黏附力下降,从而在胃腺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埃兹蛋白参与调节胃腺癌细胞的分化,可能通过与E-cadherin/catenin作用来调控肿瘤细胞的黏附和侵袭.  相似文献   
88.
Globozoospermia is a severe form of teratozoospermia characterized by round-headed spermatozoa with an absent acrosome, an aberrant nuclear membrane and midpiece defects. Globozoospermia is diagnosed by the presence of 100% round-headed spermatozoa on semen analysis, and patients with this condition are absolutely infertil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in protein expression between human round- headed and normal spermatozoa. Two-dimensional (2-D)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 (DIGE)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 (MS) was used in this study. Over 61 protein spots were analysed in each paired normal/round-headed comparison, using DIGE technology along with an internal standard. In total, 35 protein spots identified b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S/MS) exhibited significant changes (paired t-test, P 〈 0.05) in the expression level between normal and round-headed spermatozoa. A total of nine proteins were found to be upregulated and 26 proteins were found to be downregulated in round-headed spermatozoa compared with normal spermatozoa.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that we identified may have important roles in a variety of cellular processes and structures, including spermatogenesis, cell skeleton, metabolism and spermatozoa motility.  相似文献   
89.
哮喘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呼吸疾病,但其病理机制至今依然不完全清楚。由于呼吸依赖于各级肺组织在外力作用下的一系列力学过程,其力学因素必定在呼吸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气道平滑肌细胞对物理环境很敏感,异常的力学因素刺激将可能改变气道平滑肌细胞的结构和/或功能,导致气道平滑肌过度收缩等病理变化。近年来,人们对气道平滑肌生物力学及其在哮喘的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展开了大量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本文将围绕气道平滑肌与肺中的力学环境介绍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气道平滑肌收缩和骨架纤维的组织结构,气道平滑肌功能长度范围以及适应性,力学刺激引起的气道平滑肌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气道平滑肌紧张度对应变诱导的响应的调控,细胞骨架软玻态动力学行为等,并探讨气道平滑肌生物力学与哮喘病病理机制的关系。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与细胞骨架蛋白tensin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PTEN)在食管黏膜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正常食管黏膜、20例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24例原位癌、44例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表达情况,并探讨PTEN与食管鳞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正常食管黏膜、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5.00%、70.83%和45.45%,原位癌、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低于正常食管黏膜(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率低于原位癌和食管上皮非典型增生组织(P<0.05)。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在患者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15/20)、21.43%(3/14)、20.00%(2/10),高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P<0.05),中分化和低分化食管鳞癌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TEN表达降低可能与食管鳞状上皮癌变有关,并可能在食管癌早期形成与发展中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