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2篇
  免费   38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9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96篇
内科学   1066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2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96篇
综合类   2874篇
预防医学   739篇
药学   1246篇
  22篇
中国医学   179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226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54篇
  2019年   289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266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663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809篇
  2011年   982篇
  2010年   913篇
  2009年   772篇
  2008年   746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498篇
  2005年   430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生肌膏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中西医结合和生肌膏治疗8例糖尿病足患,并加以观察分析,结果8例中,临床治愈6例,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显示了生肌膏治疗的优点,结论:中西医结合外用生肌膏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糖悄病足提供了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2.
采用中西医结合外用生肌膏治疗8例糖尿病足患者,并加以观察分析。结果8例中,临床治愈6例,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显示了生肌膏治疗的优点。结论:中西医结合外用生肌膏治疗糖尿病足,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了非手术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3.
分期辨治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中医分期辨治为主的综合疗法并与山莨菪碱(654-2)作对照,观察6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足患者(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的临床疗效及血脂和载脂蛋白变化。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治疗前后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载脂蛋白A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探讨甘肃省某三甲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情况,分析创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后期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收集并分析患者的人口信息(年龄、性别)、糖尿病足创面特征(糖尿病病程、创面持续时间、创面部位)、抗生素应用数量、实验室检测指标(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创面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糖尿病足患者173例,其中51~60岁人数最多,有53例,占比30.6%,其次为61~70岁、41~50岁、71~80岁,分别占24.3%、20.2%、16.8%;男性总体多于女性,男性138例,占比79.8%,女性35例,占比20.2%。(2)糖尿病足患者糖尿病病程10~14年人数最多,38例,占比为22.0%,创面持续时间中人数最多为15~30 d,53例,占比为30.1%。173例患者共185个创面,其中位于足趾部位最多,有68例,占比36.8%,其次为足底52例,占比28.1%。(3)患者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结果显示,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60.1%,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34.7%,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42.8%,白蛋白低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86.1%,肌酐高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20.8%,胆固醇高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11.6%,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23.7%,高密度脂蛋白低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73.4%,低密度脂蛋白高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12.7%,空腹血糖高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82.1%,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77.5%,白细胞介素-6高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77.5%,降钙素原高于正常值范围的患者占比68.2%。(4)173例患者共送检标本257份,其中阳性210份,阴性47份,阳性率81.7%;其中革兰阳性菌共120株,占比57.1%,革兰阴性菌共89株,占比42.4%,真菌1株,占比0.5%;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5株,占比最高,为31.0%,其次是粪肠球菌16株,占比7.6%;革兰阴性菌中阴沟肠杆菌24株,占比最高,为11.4%,其次是大肠埃希菌21株,占比10.0%;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抗生素较为敏感,敏感率均为100.0%;其对青霉素耐药率高,耐药率为89.2%,其次为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分别为78.5%、76.9%;阴沟肠杆菌对美洛培南、厄他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旋氧氟沙星等较为敏感,敏感率均为100.0%,其次为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吡肟,敏感率均为95.8%;大肠埃希菌对美洛培南、厄他培南、亚胺培南、替加环素、头孢西丁、阿米卡星等较为敏感,敏感率均为100.0%。173例患者中,抗生素应用数量为0的有19例,占比11.0%;1种及2种的均有61例,占比均为35.3%;3种的有25例,占比14.4%;4种以上7例,占比4.0%。(5)对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17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创面持续时间、抗生素应用数量、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等相关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创面感染相关的因素有创面持续时间、抗生素应用数量,高密度脂蛋白(OR=1.530、1.923、2.587,P<0.05)。 结论糖尿病足患者创面病原菌培养中,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而革兰阴性菌以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糖尿病足患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创面形成时间长、抗生素滥用,高密度脂蛋白低。  相似文献   
106.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但糖尿病性骨关节病较少见。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好发于四肢末端骨,尤以跖趾骨最多见,故又称糖尿病足。作者收集11例本病病人,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病人中,男5例,女6例;年龄38~74岁。糖尿病病史8~31年,其中10年以上者9例。单足发病10例,双足受累1例。11例病人均于外伤或金属物刺伤后发生溃疡,局部用药和(或)肌注抗生素疗效不佳。实验室检查:血糖13.6~20.0mmol/L,尿糖(~)。1.2 X线表现病变发生于第一足趾者9例,右侧4例,左…  相似文献   
107.
郑海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1):1484-148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它是由于下肢大血管粥样化而阻塞 ,引起组织缺血缺氧 ;神经病变 ,引起局部组织对温痛觉减弱或消失 ,而易受损伤 ,同时 ,高血糖使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下降 ,造成足部感染不易愈合 ,轻者影响生活 ,重者致残或危及生命。1临床资料本组50例 ,收住日期为2000年2月~2002年11月 ,均为2型糖尿病 ,其中 ,女12例 ,男38例 ,年龄为52~76岁 ,无溃疡者14例 ,溃疡者36例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 ,通过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痊愈39例 ,好转8例 ,3例疗效欠佳 ,转外科行截肢手术。2护理措施2.1卫生宣教 :向病人讲解糖尿病足的病…  相似文献   
108.
我科自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糖尿病足9例 ,采用全身治疗配合局部治疗 ,中西结合 ,内外兼治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例患者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5 5~ 6 8岁 ,平均 6 1.2岁。病程 1个月~ 3a。左足 5例 ,右足 3例 ,双足 1例。足部慢性溃疡 5例 ,急性感染 4例 ,其中足部部分组织坏疽 4例 ,包括干性坏疽 3例 ,湿性坏疽 1例。足部溃疡、组织坏死发生率为 10 0 %。1.2 治疗方法1.2 .1 全身治疗 :(1)控制血糖 :一般应用胰岛素 ,必要时结合口服降糖药 ,控制血糖在 7~ 11.1mm ol/L;(…  相似文献   
109.
胰岛素联合黄芪注射液局部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糖尿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和治疗糖尿病足。方法 将143例糖尿病足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75例,并进行对比。治疗组用胰岛素加黄芪注射液局部湿敷;对照组用自制褥疮粉干包。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胰岛素加黄芪注射液局部湿敷能有效治疗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110.
陈登科  李沁 《贵州医药》2003,27(8):723-724
为探讨糖尿病足 (DiabeticFoot,DF)的治疗效果 ,我们对 2 2例DF患者采用胰岛素 (RI)强化治疗、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及周围神经功能以及对溃疡面的局部药物湿敷、联合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 (ILIB)和超短波理疗等综合措施治疗DF ,收到显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按WHO1 985年诊断标准确诊为 2型糖尿病 ,且符合空军总医院李仕明整理的DF诊断标准 (草案 ) [1] 。均为住院观察病人 ,其中男 1 6例 ,女 6例 ,年龄 4 5~ 72岁 ,其中大于6 0岁者 1 4例 ,占 6 3.7% ,糖尿病病程 1 .5~ 1 6年 ,感染病程 2 0天至 8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