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29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246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219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1599篇
内科学   1575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142篇
特种医学   2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366篇
综合类   3438篇
预防医学   1531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4092篇
  36篇
中国医学   724篇
肿瘤学   272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77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75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753篇
  2013年   709篇
  2012年   882篇
  2011年   947篇
  2010年   821篇
  2009年   834篇
  2008年   1079篇
  2007年   978篇
  2006年   915篇
  2005年   939篇
  2004年   643篇
  2003年   665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喹喏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该药物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临床应用广泛,但不良反应报道也较多^[1],其中神经系统反应占有一定比例。2006年本科应用喹喏酮类药物病人共9l例,发生神经系统反应病例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喹诺酮类药物为人工合成抗菌药物,现今在临床中使用较为广泛。氟罗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现今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类敏感菌所致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内科中的常见病,发病率高,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容易恶化或衍变为慢性病。近来笔者结合临床,观察统计了临床上单用氟罗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患者病例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在20世纪最严重的传染病中,流感高居榜首。面对流感大流行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本文结合预防性化学药物在流感大流行早期和流行期间对人类的积极意义,对大流行流感预防性化学药物临床评价考虑要点进行探讨,以期为该类药物的研发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他汀类药物预防心房颤动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脂药物之一,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除调脂作用外,其尚有预防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等多种作用.本文简要介绍其预防房颤发生及减少房颤复律后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芸  郑炜平  王大海 《海峡药学》2008,20(8):114-114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除予以常规治疗外,加用辛伐他汀,对照组40例单纯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二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6.
他汀类药物具有调脂、稳定斑块、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临床常用的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胆固醇不高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能通过改善血管而起到降低脑卒中和心脏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7.
左氧氟沙星致胸痛胸闷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喹诺酮类药物不断研制、开发和临床的广泛应用.新的不良反应亦日渐增多,其比例已达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25.16%,包括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过敏、光毒性、心脏毒性、软骨毒性、肝肾毒性、白细胞减少、菌群紊乱、溢乳、口腔溃疡等.  相似文献   
998.
甲磺酸帕珠沙星(Pazufloxacin mesilate)是日本富山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研究开发的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于2002年4月在日本首次上市,该药在化学结构上做了重要的改变,将C10上传统的C-N键改变成C-C键,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不仅对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变形杆菌属、嗜血杆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不动杆菌属及假单胞菌属等革兰阴性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属、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较其他喹诺酮类药物明显增强,尤其是对厌氧菌、支原体有较强的抗菌活性[1,2],且抗生素后效应时间长。我们用甲磺酸帕…  相似文献   
999.
我院2002—2006年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阳敏 《中国药业》2008,17(1):42-43
目的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6年该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用药金额、DDDs和DDDc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74%,7.72%,6.52%;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居用药金额首位,且年均增长率为23.09%;5年来头孢菌素DDDs值前10位排序变化不大,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以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定及复方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等的DDDs较高。结论该院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控制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00.
周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225-227
喹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特别是随着以诺氟沙星为代表的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的问世.其特点表现为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对其它抗菌的耐药菌有效而显示出更大的治疗潜力.已被临床广泛使用.成为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其不良反应也日渐显现.为临床正确使用该药,现将不良反应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