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52篇
  免费   3853篇
  国内免费   4783篇
耳鼻咽喉   840篇
儿科学   1086篇
妇产科学   926篇
基础医学   3468篇
口腔科学   2352篇
临床医学   13385篇
内科学   6848篇
皮肤病学   1453篇
神经病学   1020篇
特种医学   22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篇
外科学   4295篇
综合类   20871篇
预防医学   6765篇
眼科学   718篇
药学   15112篇
  84篇
中国医学   6009篇
肿瘤学   3011篇
  2024年   360篇
  2023年   1291篇
  2022年   1150篇
  2021年   1475篇
  2020年   1442篇
  2019年   1483篇
  2018年   822篇
  2017年   1263篇
  2016年   1771篇
  2015年   2067篇
  2014年   3332篇
  2013年   3382篇
  2012年   4803篇
  2011年   5499篇
  2010年   5304篇
  2009年   5459篇
  2008年   5944篇
  2007年   5518篇
  2006年   5706篇
  2005年   5494篇
  2004年   4348篇
  2003年   3656篇
  2002年   2936篇
  2001年   2846篇
  2000年   1932篇
  1999年   1670篇
  1998年   1377篇
  1997年   1368篇
  1996年   1158篇
  1995年   1186篇
  1994年   1078篇
  1993年   531篇
  1992年   714篇
  1991年   624篇
  1990年   541篇
  1989年   424篇
  1988年   200篇
  1987年   164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转染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对大鼠胰岛移植物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二步进行,首先构建携带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VEGF165,用其按病毒/细胞的感染倍数(MOI)分别为10、100、500的比例在体外转染新鲜分离、纯化的近交系Lewis大鼠胰岛,检测体外培养的胰岛表达hVEGF165基因的情况;然后按MOI为10的比例在体外用AdhVEGF165转染Lweis大鼠胰岛,再经门静脉注射至近交系Lewis大鼠的肝脏内(VEGF组),并设不含hVEGF165基因的空载体转染对照组(GFP组)和磷酸盐缓冲液处理对照组(PBS液组),术后测定受鼠的血糖变化,进行静脉糖耐量试验(IVGTT),并观察受鼠肝脏中移植胰岛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体外转染hVEGF165基因的大鼠胰岛分泌至细胞外的hVEGF165的浓度显著高于未转染者(P〈0.01)。糖尿病大鼠移植转染hVEGF165基因的胰岛后,静脉注射葡萄糖后40、60、120min时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40min时体循环中胰岛素的浓度,VEGF组显著高于GFP组和PBS液组(P〈0.05);VEGF组移植胰岛内CD34和胰岛素免疫组化染色的强度均高于GFP组和PBS液组。结论转染hVEGF165基因对胰岛移植物的再血管化和生物学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2.
83.
郭立  沈丽华 《健康大视野》2006,14(9):110-110
人血白蛋白是临床常用药,具有增加循环血容量和维持血浆渗透压的作用,临床不良反应少见,但本科出现1例由静脉滴注人血白蛋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经积极抢救,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正>近年来,随着各种药物的广泛应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日渐增多。头孢菌素类的抗菌素,因抗菌谱广、耐酸、耐酶,毒性小、副作用少,临床运用很广泛。本文对2001年9月-2005年9月我院遇到应用头孢菌素类药(主  相似文献   
85.
塞莱昔布超前镇痛在骨科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塞莱昔布超前镇痛与骨科手术术后疼痛、镇痛药物的使用、不良反应以及与外周血前列腺素E2(PGE2)的关系。方法将80例骨科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塞莱昔布组(观察组)和安慰药组(对照组),分别于术前1h及此后12、24h给予塞莱昔布或安慰药。采用联合腰麻,术后行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并行镇痛评估,记录术后镇痛药的总用量,观察不良反应。手术结束时及术后24h各取外周血2ml,检测PGE2浓度。结果两组间手术结束时、术后1、12、24、48hVAS差异无显著意义。但观察组术后2、4、8hVAS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48h静脉曲马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良反应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血清中PGE2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塞莱昔布超前镇痛用于骨科手术,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 观察巯基化合物对内毒素诱导大鼠枯否细胞(KC)NF-kB活性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注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得到高纯度大鼠KC,在过夜培养后冲洗两遍(不含血清),加入内毒素(LPS)10ng/ml刺激原代培养的KC,观察不同浓度谷胱甘肽乙基酯(GSHEE)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大鼠KCTNF-a释放和KC内谷胱甘肽(GSH)及NF-kB活性的影响。并观察使用谷胱甘肽合成抑制剂BSO后,对NAC抑制炎症因子的影响,采用凝胶滞留电泳法测NF-kB活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GSH水平。结果 LPS诱导KC中GSH水平无变化;GSHEE和NAC可提高KC中GSH水平(P〈0.05),降低NF-kB活性和TNF-a释放(P〈0.05)。NAC与BSO合用时KC中GSH水平无变化,TNF-a释放降低(P〈0.05)。结论 NAC通过抑制KC中NF-kB的激活和TNF-a的释放调节KC功能,但这种抑制作用并非通过增加GSH介导。  相似文献   
88.
IFN-γ和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病人T淋巴细胞中的TGF-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 D4 TG F-β,C D8 TG F-β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了解IFN-γ和糖皮质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Ficoll-H ypague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培养法对18例哮喘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后,加入地塞米松及IFN-γ培养24h,加入PM A,莫能菌素,艾罗霉素培养4.5h,促使细胞内细胞因子聚集于高尔基体,取培养上清中的淋巴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C D4 T、C D8 T淋巴细胞及其细胞内细胞因子TG F-β表达率。结果:C D4 TG F-β、C D8 TG F-β及C D4、C D8细胞内总TG F-β检测结果的比较,哮喘组C D4 TG F-β(15.50±0.15)%、C D8 TG F-β(19.34±0.18)%,与正常对照组(9.57±0.16)%、(13.49±0.26)%比较,显著增高(均P<0.05);加入地塞米松培养的哮喘组C D4 TG F-β,C D8 TG F-β无显著变化(P>0.05),加入IFN-γ培养的哮喘组C D4 TG F-β(7.61±0.09)%、C D8 TG F-β(9.82±0.19)%的变化显著降低(均P<0.05),C D4、CD8细胞内总TG F-β哮喘组(32.42±1.17)%比正常组(20.53±1.02)%显著增加(P<0.05),加地塞米松后无显著变化(P>0.05),加IFN-γ后(16.85±0.14)%,显著降低(P<0.05)。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有C D4 TG F-β、C D8 TG F-β升高;地塞米松不能降低哮喘气道重塑;IFN-γ可通过抑制TG F-β的分泌治疗哮喘,降低哮喘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89.
迄今为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仍无有效治疗药物供临床使用。我们通过人工培育的冬虫夏草菌粉喂养COPD大鼠 ,观察组织形态学、动物肺功能 (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白细胞介素 2 (IL 2 )、细胞介素IL 4含量等指标 ,探讨其防治COPD的作用及机制。材料与方法 雄性SD大鼠 (清洁级 ) 3 7只 ,体重 (2 0 0±2 0 )g ,随机分为 3组。 (1)模型组 13只 ,在自制吸烟染毒箱内被动吸烟 2 0支 (上海卷烟厂凤凰牌香烟 ,焦油量 17mg/支 ,烟气烟碱量 1 4mg/支 ) ,每天 3次 ,每次间隔 3h ,共 60天 …  相似文献   
90.
青霉素G自问世以来,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但青霉素水溶液极不稳定、易分解,分解产物致人体过敏,为减少和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现将青霉素过敏反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