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6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259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981篇
内科学   20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41篇
特种医学   1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05篇
综合类   760篇
预防医学   166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350篇
  10篇
中国医学   315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退行性关节炎,是发生于中老年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我国人群中膝OA的患病率为9.56%,症状多出现在40岁以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60岁者达78.5%00,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膝OA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我们自2004年5月至2007年4月采用针刺配合多点等长肌力训练治疗老年性膝OA,  相似文献   
72.
周晓秋  胡桂琴  高虹 《山东医药》2008,48(17):118-118
病历摘要 患者男,72岁.因双下肢无力3a,加重半年,于2006年8月15日入院.查体:头颈、心肺及腹部检查无异常发现.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L<,4>~S<,1>棘突间压痛,无放射痛.双侧膝腱及跟腱反射未引出,双足拇背伸肌肌力0级.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KOA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等速肌力训练,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周。于治疗前、治疗5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Lysholm膝关节量表对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进行评分,同时检测2组患者等速肌力训练过程中膝关节屈肌及伸肌峰力矩(PT)。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Lysholm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在等速肌力训练过程中其膝关节屈肌、伸肌PT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且观察组屈肌、伸肌PT值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KOA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增强膝关节屈肌、伸肌肌力,促使关节功能尽快恢复,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观察踝关节智能牵伸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平衡、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9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每日增加20 min的踝关节智能牵伸训练,对照组则将常规康复治疗时间延长20 min。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评估[包括踝关节僵硬度、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和肌力]和临床量表评分[包括改良Ashworth分级(MAS)、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FMA-LE)、Berg平衡量表评定(BBS)、6分钟步行试验(6MWT)、改良巴氏指数(MBI)]。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背屈和跖屈肌力、背屈和跖屈AROM、BBS、FMA-LE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跖屈PROM、K背屈、MBI较组内治疗前亦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跖屈和背屈肌力分别为(158.44±14.61)N、(130.22±22.12)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踝关节智能牵伸训练可有效地降低偏瘫患者踝关节僵硬度,改善其踝关节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讨采用舌压测定器检测舌肌肌力和耐力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20例(患者组)和正常受试者30例(对照组)。采用JMS舌压测定器检测2组受试者的最大舌压值、维持50%最大舌压值的时间和吞咽舌压值,1周后两组各取10例受试者进行重测信度检测。 结果 患者组最大舌压值、吞咽舌压值较小。重测信度检测发现,最大舌压值的重测信度最高[ICC=0.905,95%CI(0.616,0.976)],50%最大舌压值维持时间的重测信度较高[ICC=0.886,95%CI(0.495,0.974)],吞咽舌压值的重测信度中等[ICC=0.618,95%CI(0.537,0.905)]。 结论 JMS舌压测定器能够反映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程度,可用于检测舌肌的肌力和耐力,其中最大舌压值和维持时间两个指标的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77.
王瑾瑜 《全科护理》2021,19(4):502-505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强化肌力训练对中晚期帕金森病人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后步态改善效果。方法:选取中晚期帕金森DBS病人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对照组术后行强化肌肉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步态、步行能力、下肢功能、日常生活功能、平衡协调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步长、步频、步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观察组步行能力恢复情况、日常生活能力、下肢功能及平衡协调能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观察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社交功能、躯体不适、病耻感、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支持、精神/情感状况及生活质量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性听觉注意刺激联合强化肌力训练能有效改善中晚期帕金森病人DBS步态,有利于病人步行能力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的效果以及对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琢、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琢、白介素-6、白介素-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能够有效地改善康复期脊髓损伤患者的肢体功能,降低炎症介质,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躯干模式训练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1例,根据训练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躯干模式训练。比较两组肢体功能及下肢肌张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平衡功能评分、步行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肌张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躯干模式训练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平衡及步行能力,并有效降低肌张力。  相似文献   
80.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对预防老年人跌倒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