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60篇
  免费   5323篇
  国内免费   7503篇
耳鼻咽喉   503篇
儿科学   840篇
妇产科学   535篇
基础医学   6113篇
口腔科学   1459篇
临床医学   14851篇
内科学   6346篇
皮肤病学   632篇
神经病学   2509篇
特种医学   30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1篇
外科学   14815篇
综合类   26815篇
预防医学   7516篇
眼科学   2314篇
药学   8112篇
  100篇
中国医学   6401篇
肿瘤学   2776篇
  2024年   836篇
  2023年   2902篇
  2022年   2195篇
  2021年   2174篇
  2020年   2008篇
  2019年   1887篇
  2018年   1091篇
  2017年   1479篇
  2016年   1975篇
  2015年   2358篇
  2014年   3630篇
  2013年   3925篇
  2012年   5313篇
  2011年   6614篇
  2010年   5914篇
  2009年   6027篇
  2008年   7195篇
  2007年   6495篇
  2006年   6063篇
  2005年   6205篇
  2004年   4723篇
  2003年   4202篇
  2002年   3300篇
  2001年   2900篇
  2000年   2383篇
  1999年   1888篇
  1998年   1722篇
  1997年   1511篇
  1996年   1295篇
  1995年   1103篇
  1994年   960篇
  1993年   645篇
  1992年   692篇
  1991年   605篇
  1990年   534篇
  1989年   527篇
  1988年   161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95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自体脂肪注射移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脂肪注射移植是将取自供区的脂肪组织注射到受区,而使受区功能改善,或达到丰满塑形的效果。自体脂肪组织取材容易,来源丰富,无排异反应,是良好的填充材料。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中存在某些细胞可分化成其他组织细胞。由于脂肪细胞易于获得。使其又成为干细胞组织工程研究的理想的种子细胞,扩大了脂肪移植的临床应用范围。笔者总结国内外脂肪细胞注射移植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992.
周围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脊髓损伤(spinal cordinjury,SCI)呈高发生率(美国为3.0~3.5/10万),高致残率(全身瘫痪占67%),高耗费,低病死率(5%)的新特点,加强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近年来,在动物实验中通过周围神经移植已取得的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为SCI的修复带来了希望。现就周围神经移植修复SCI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1周围神经移植治疗SCI的机制周围神经移植的提出已有几十年历史,但是,真正能提出形态学证据,证明其能促使损伤神经元轴突再生,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其中最具标志性的研究是Cheng等[1]的报道。其将肋间神经移植于大鼠脊髓…  相似文献   
993.
对于准备接受肾移植的患者,应该进行系统全面的移植前检查。潜在的致命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感染,在移植后免疫力低下时会加重或恶化。肝脏、肺部、心血管以及胃肠道疾病可能增加手术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的风险。因此,为移植受者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94.
重视器官移植术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器官移植术作为治疗终末期脏器疾病及脏器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至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展的肾移植病例已超过60 000例,肝移植病例超过7 000例,同时大器官移植包括心脏、胰腺、小肠移植以及多脏器联合移植等也有了一定规模的开展.  相似文献   
995.
兔慢性肾衰竭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病理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结扎兔肾动脉分支建立慢性肾衰竭模型,观察主动脉病理变化。方法:新西兰白兔60只,随机分为慢性肾衰竭组(CRF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CRF组结扎左肾动脉分支同时切除右肾,术后动态观察兔主动脉、残余肾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和肾功能等指标。结果:CRF组兔术后血清BUN、Scr逐渐升高,肾脏病理逐渐出现明显的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主动脉逐渐出现内皮细胞脱落、脂纹、粥样斑块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结论:通过结扎兔左肾外动脉分支和切除右肾一次完成的方法可成功建立CRF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相似文献   
996.
Objective:To study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induced by zinc sulfate on reperfusion injury following pancreaticoduodenal transplantation in rats.Methods :The homologous male Wistar rat model of heterotopic total pancreaticoduodenal transplantation was used. The ZnSO4 treated rats received the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Zn2+5 min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t a dose of 5 mg/kg (Zn 1 group),10 mg/kg(Zn 2 group) and 15 mg/kg(Zn 3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the same volume of saline. The tissue concentration of HSP70 was determined using Western Blot. In addition,blood sugar (BG) and serum concentration of amylase and lipase were examined 24h after transplantation, and the activity of myeloperoxidase (MPO) in the pancrease graft was measured at the same time.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was performed.Results:Light microscopic studies showed that hist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pancreas in Zn 2 group and Zn 1 group were much les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Zn 3 group. The value of BG and serum lipase and MPO in Zn 2 group < Zn 1 group 相似文献   
997.
外伤性迟发性脾破裂临床常见,但因其症状隐匿易于漏诊。我院于1995年1月-2006年5月共收治30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8.
微粒骨膜-三维支架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粒骨膜-三维支架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于兔股骨滑车关节面制作直径4.5 mm深达软骨下骨板的全层软骨缺损模型,缺损处随机行自体微粒骨膜-纤维蛋白混凝物、单纯纤维蛋白"浇铸"移植.分别于术后3 h、4 d及1、2、4、8、12、24周取材,行大体观察、苏木素.伊红(HE)、Masson及藏红花(safranin-0)染色组织学检查,并进行组织学评分半定量分析.结果 微粒骨膜.三维支架制备简便.微粒骨膜被均匀种植于纤维蛋白三维支架中,可随意"浇铸"充填骨软骨缺损,移植物不易脱落,手术1次完成.术后微粒骨膜在缺损空间内全方位迅速增殖、分化、分泌基质完成缺损骨软骨修复.新生软骨具有与周围正常软骨基本一致的厚度、细胞形态及排列、基质胶原及蛋白多糖染色,且与周边软骨及软骨下骨结合良好.术后4、8、12及24周,两组组织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能简单高效地构建工程化组织复合体,随意浇铸充填软骨缺损,完成较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生物性修复.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与原浆型星形胶质细胞(PAS)联合移植对大鼠损伤脊髓轴浆运输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制成L1~L2左侧脊髓半切空洞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损伤组(A组),损伤后移植PAS组(B组)、移植NSC组(C组)、NSC和PAS按2:1比例联合移植组(D组),每组10只。4周及8周后行损伤部位神经丝-200(NF-200)染色观察NSC在体内的分化情况,腓肠肌胆碱酯酶染色观察运动终板的反应和核黄逆行示踪观察轴浆运输的恢复情况。结果:(1)4周时D组和C组移植部位可见少量NF-200阳性标记的神经元.8周时数量明显增多,D组多于C组;4周及8周时A、B组均未见到明显阳性标记的神经元。(2)4周时.A、B组胆碱酯酶染色示运动终板均出现退变,终板染色变浅;8周时A组终板明显退变,出现大片染色空白区,甚至终板消失,只剩下模糊的轮廓;B组终板退变程度轻于A组,着色淡,轮廓欠清晰,周边呈浅棕红色淡染,但未出现大片染色空白区;C、D组4周时终板边缘发生皱缩,呈颗粒样改变,无明显染色缺失;8周时C组较4周时变化不明显,D组受损终板皱缩明显好转,颗粒样改变消失。(3)4周时,B、C、D组核黄染色的神经元散在位于脊髓的前、后、侧角,其中D组阳性标记的神经元的数量及荧光强度大于B、C组,C组又稍强于B;8周时B、C、D组阳性神经元数量均增多.神经元的数量及荧光强度仍是D组〉C组〉B组;A组4周及8周时均未见到明显阳性染色的神经元。结论:联合移植NSC和PAS(2:1)能更好地修复损伤脊髓的轴浆运输功能并能较好地防治其后肢肌肉运动终板的溃变。  相似文献   
1000.
张梅  刘超 《临床内科杂志》2007,24(3):162-164
糖尿病是当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发病率约为3%~5%。自1922年胰岛素问世以来,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是,时至今日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手段。而胰岛移植被认为是当今最有希望治愈这一顽疾的方法之一,它具有安全、简单、不良反应轻等优点。尤其是近年来人胰岛移植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功,使得移植技术再次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一、胰岛移植的发展历史1966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首次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胰腺移植手术。然而,胰腺移植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难以成为治疗糖尿病的常规手段。1973年,Ballinger等首次报道了大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