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时机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重建术对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3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ALC重建术及术后康复训练,根据实施手术距受伤时间分为早期组(4周)和晚期组(4-12周),其中早期组815例,晚期组52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情况、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布。结果 1340例患者术后共发生医院感染23例,感染率为1.72%,早期组感染率为1.10%(9/815)低于晚期组2.67%(14/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85,P=0.012);早期组患者以膝关节疼痛、髌上囊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晚期组患者以膝关节肿胀、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23例感染患者共培养病原菌29株,早期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晚期组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结论早期重建手术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更好地保护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微粒骨膜-三维支架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微粒骨膜-三维支架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于兔股骨滑车关节面制作直径4.5 mm深达软骨下骨板的全层软骨缺损模型,缺损处随机行自体微粒骨膜-纤维蛋白混凝物、单纯纤维蛋白"浇铸"移植.分别于术后3 h、4 d及1、2、4、8、12、24周取材,行大体观察、苏木素.伊红(HE)、Masson及藏红花(safranin-0)染色组织学检查,并进行组织学评分半定量分析.结果 微粒骨膜.三维支架制备简便.微粒骨膜被均匀种植于纤维蛋白三维支架中,可随意"浇铸"充填骨软骨缺损,移植物不易脱落,手术1次完成.术后微粒骨膜在缺损空间内全方位迅速增殖、分化、分泌基质完成缺损骨软骨修复.新生软骨具有与周围正常软骨基本一致的厚度、细胞形态及排列、基质胶原及蛋白多糖染色,且与周边软骨及软骨下骨结合良好.术后4、8、12及24周,两组组织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方法能简单高效地构建工程化组织复合体,随意浇铸充填软骨缺损,完成较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生物性修复.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骶管注射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作用。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低剂量组、地塞米松高剂量组、曲安奈德低剂量组、曲安奈德高剂量组和丹参注射液组,每组15例。每组患者均按照各自的组方配制成20mL的溶液给予骶管注射。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周和2周均使用改良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M-JOA)腰痛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各组患者的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P〈0.05),但M-JOA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骶管注射治疗后,糖皮质激素各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生理盐水组和丹参注射液组降低明显(P〈0.01),但生理盐水组和丹参注射液组、糖皮质激素各剂量组之间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曲安奈德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降低比地塞米松组明显(P〈0.05),但治疗后2周,曲安奈德组与地塞米松组的M-JOA评分与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骶管注射疗法中,中药制剂的作用与生理盐水无异;起关键作用的是糖皮质激素,且临床运用中最好遵循低剂量给药和水剂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骶管注射疗法与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疗法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诊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120例,患者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骶管注射组、压痛点推拿组、联合治疗组及物理治疗组,每组30例。骶管注射组:骶管注射0.9%氯化钠溶液、利多卡因注射液及地塞米松混合液20 ml,共1次。压痛点推拿组:按照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所介绍的腰、骶、臀及腿的压痛点检查方法及强刺激推拿手法进行治疗,两次推拿的间隔时间为3 d,共2次。联合治疗组:为骶管注射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两种疗法联合应用,每次骶管注射药物后立即施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1次,隔3~4 d再进行1次。物理治疗组:采用超短波加动态干扰电进行治疗,1次/d,共7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1周使用改良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M-JOA)腰痛评分标准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急性腰扭伤患者116例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前,4组患者M-JOA腰痛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即刻,4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物理治疗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M-JOA腰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4组患者的VAS评分和M-JOA腰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骶管注射疗法、压痛点强刺激推拿及物理治疗均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方法,但骶管注射疗法和压痛点强刺激推拿联合应用具有止痛迅速、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所以其疗效最好,建议临床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人血清中罗红霉素的微生物测定法,考察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研制的罗红霉素分散片丽珠星相对于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的罗红霉素普通片罗力得的生物等效性,并估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以藤黄八叠球菌为检定菌,通过抑菌圈直径测定血药浓度.临床实验方案采用交叉实验设计,10名受试者随机分两组服用罗红霉素分散片和普通片.结果:本方法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5%,线性范围为0.25~10.0 μg/ml(r=0.9992),最低检测浓度为0.25 μg/ml.罗红霉素分散片和普通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AUC0→36分别为61.41±13.53 μg·h/ml和57.63±11.29 μg·h/ml;AUC0→∞分别为66.62±17.89 μg·h/ml和62.93±14.62 μg·h/ml;cmax分别为7.15±0.18 μg/ml和7.37±0.42 μg/ml;tmax分别为1.10±0.44 h和1.20±0.26 h;T1/2分别为8.21±2.92 h和8.28±2.46 h.方差分析表明两种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双单侧t检验表明两制剂吸收程度相同.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散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5.9±13.8)%,表明分散片与普通片吸收程度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结合中医手法治疗关节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冻结肩患者48例,其中左肩部冻结肩患者21例,右肩部冻结肩患者27例,应用关节镜结合中医手法进行治疗,比较术前和术后VAS疼痛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和Constant修正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缓解16例(33.3%),显效23例(47.9%),有效5例(10.5%),总有效率为91.7%。患者治疗3个月后,肩关节外展、前屈、旋后、后伸的活动度分别为(95.34±16.63)°、(115.47±10.82)°、(75.34±11.33)°、(45.47±10.15)°,明显高于患侧术前活动度;术后3个月的VAS疼痛评分(1.39±0.16)分,低于术前和术后三周的(7.83±1.52)分与(4.31±8.25)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和Constant修正评分在治疗后三周后为(86.61±11.80)分、(50.67±11.05)分、(57.27±11.15)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后三个月的上述指标评分分别为(90.06±21.51)分、(75.43±12.76)分、(86.44±10.11)分,均高于治疗后三周和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结合中医手法治疗冻结肩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髌内外侧稳定结构与髌股关节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髌内外侧稳定结构对髌骨的稳定作用,探讨临床中松解髌外侧支持带的治疗作用及效果,为临床治疗髌骨不稳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6例新鲜膝关节标本,对股四头肌进行加载(模拟肌力正常的情况),在不同屈曲度,对髌骨施加外侧方移位载荷,使髌骨外侧半脱位,读取记录载荷大小。干预1:松解髌内侧支持带(模拟病理状态),重复上述操作,读取记录载荷大小;干预2:在干预1的基础上进一步松解外侧支持带(模拟手术治疗),重复上述操作,读取记录载荷大小。结果:松解髌内侧支持带后,使髌骨半脱位的载荷比支持带完整时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松解外侧支持带,半脱位载荷进一步减小,但与干预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内侧支持带在维持髌骨稳定及髌股关节正常运动轨迹中有重要作用,在临床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或半脱位时,应该重视髌内侧支持带的修复重建,单纯松解外侧支持带的方法并非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髌股关节炎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是骨科门诊常见病,Sarda等报道患有膝关节炎的患者中,67%的患者表现为单纯髌股关节炎.许多学者认为髌股关节对合不良可导致髌骨和股骨滑车软骨面病变,继而出现各种临床表现.本研究在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和行髌骨成形以改善髌股关节的对合,同时对使用双极射频行髌周去神经处理.通过手术前后髌骨轨迹评估和功能评分,探讨该术式对髌股关节对合不良继发重度髌股关节炎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踝关节植骨融合治疗创伤后踝关节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关节镜辅助踝关节融合术治疗晚期创伤性踝关节炎21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8~60岁,平均47.8岁;均为Morrey-WiedemanⅢ期踝关节炎,部分患者的MR显示距下关节、距舟关节轻微炎症信号,但外观畸形不明显。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0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v,AOFAS)踝与后足评分、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足踝关节功能。结果 21例术后获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随访。参照Winson标准,术后10~16周(平均12周)获得骨性融合。2例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出现后跟部酸痛感,采取口服活血化瘀中成药和中药熏洗的方法治疗,6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21例末次随访时疼痛症状完全缓解,功能恢复满意,步态改善、平地步行无困难。无内固定失败、畸形愈合、融合失败等并发症发生。踝关节正位X线片中,12例踝关节融合于中立位,6例外翻<5°,2例外翻5°~8°,1例内翻3°;侧位X线片中,13例踝关节融合于背伸中立位,5例跖屈5°以内,3例跖屈5°~8°。3例有2或3期距下关节炎表现,1例有2期距舟关节炎表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末次随访时平均为(2.63+0.17分)与术前(8.51+1.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OFAS踝与后足评分,末次评分平均为(80.91±7.14分),与术前评分(45.85±11.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辅助踝关节清理、植骨融合治疗创伤后踝关节炎可得到优良的临床疗效,是治疗创伤后关节炎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治疗特点及效果.方法 分析143例75岁以上髋部(股骨颈和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特点及效果,其中采用非手术治疗28例,手术治疗115例,患者多伴有1种或1种以上的内科慢性疾病.结果 非手术治疗组1年内死亡11例,病死率39.3%;1年内恢复至骨折前水平8例,恢复率28.5%.手术治疗组1年内死亡10例,病死率8.7%;1年内恢复至骨折前水平79例,恢复率75.3%.结论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能显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of hip fracture in aged patients.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143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aged 75 years and over. 28 cases received non-surgery treatment and 115 cases received surgery treatment. Much of them had at least one chronic disease. The complications,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operative indications, internal fixation devices,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mortality rate and recovery rate were reviewed. Results The mortality rate of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patients was 39.3% (11/28) in one year, and that of operative management patient was 8.7% (10/115). The recovery rate of nonoperative management patients was 28.5% (8/28) in one year, and that of operative management patients was 75.3% (79/115). Conclusions If full attention is paid to preoperative treatments, hip fracture of aged patients treated by opera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