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113篇
  免费   6198篇
  国内免费   4873篇
耳鼻咽喉   1424篇
儿科学   1672篇
妇产科学   328篇
基础医学   7674篇
口腔科学   990篇
临床医学   16737篇
内科学   5989篇
皮肤病学   573篇
神经病学   10509篇
特种医学   69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7篇
外科学   10059篇
综合类   30460篇
预防医学   7098篇
眼科学   1243篇
药学   10897篇
  190篇
中国医学   7207篇
肿瘤学   3048篇
  2024年   987篇
  2023年   3138篇
  2022年   2957篇
  2021年   3387篇
  2020年   3289篇
  2019年   3079篇
  2018年   1584篇
  2017年   2373篇
  2016年   2778篇
  2015年   3280篇
  2014年   5570篇
  2013年   5269篇
  2012年   6943篇
  2011年   7577篇
  2010年   6794篇
  2009年   6758篇
  2008年   7511篇
  2007年   6938篇
  2006年   6692篇
  2005年   6972篇
  2004年   5356篇
  2003年   4664篇
  2002年   3698篇
  2001年   3000篇
  2000年   2123篇
  1999年   1800篇
  1998年   1434篇
  1997年   1257篇
  1996年   1133篇
  1995年   1075篇
  1994年   904篇
  1993年   620篇
  1992年   539篇
  1991年   462篇
  1990年   355篇
  1989年   448篇
  1988年   122篇
  1987年   119篇
  1986年   83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比较肢体缺血预处理与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疗效,初步探讨肢体缺血处理对DPN的保护机制。方法根据DPN诊断标准,选取DPN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均给予降糖药物、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基础上,每天对试验组患者行缺血预处理:标准血压计袖带放置于患者上肢上臂充气阻断血流5 min,而后放气再灌注5 min,如此循环5次;对照组加用甲钴胺静推;10 d为一疗程。测定各组实验前及一个疗程结束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并评估症状缓解程度。结果试验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试验前升高2.4 m/s左右,症状较试验前明显缓解,VEGF水平试验后较试验前升高(P0.05);对照组DPN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较试验前升高1.3 m/s左右,症状较试验前改善不明显,VEGF水平实验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创肢体缺血预处理对DPN患者的效果优于甲钴胺,其保护机制可能是促进VEGF因子的释放,营养神经,促进神经恢复,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抗氧化应激,减少自由基损害等。  相似文献   
72.
《癫痫杂志》2020,(2):I0001-I0001
中国抗癫痫协会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分会(以下简称脑电图分会)是中国抗癫痫协会(CAAE)建立的第一个分支机构,成立于2008年,其专业范围涵盖了与脑电图和神经电生理相关的各个学科,包括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小儿神经科、新生儿、重症监测、神经康复、精神科及基础神经科学研究等,是国内最大的脑电图专业学术组织。  相似文献   
73.
74.
75.
76.
唐许  龚成  刘慧 《中国性科学》2019,(6):133-136
目的探讨抗神经梅毒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梅毒对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武汉市汉阳医院诊治的134例神经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青霉素G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相关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接受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CD4~+/CD8~+、NK(%)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神经系统状态比较则显示,观察组患者脑脊液PRP滴度、CSF TPPA(+)例数、CSF WBCs≥10×10~6/L例数、脑脊液蛋白0.45g/L(例)例数、MMSE评分、VFT评分、DS评分、Stroop评分和AVLT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梅毒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对其进行抗神经梅毒联合中药注射液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血清中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达到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目的,此外,两者联用还有较强的驱梅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比较指按法、针刺及痛温觉诱发电位(CHEPs)刺激器作用于正常人手三里产生的CHEPs,探析经络理论的小纤维神经感传方式。方法纳入16名健康成年志愿者,检测指按法、针刺、CHEPs刺激器作用于手三里产生的CHEPs,进行自身前后对照。结果3种刺激手段作用于受试者手三里均可记录到CHEPs,指按法诱发的N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120.69 ms(P<0.05),针刺诱发的N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183.69 ms(P<0.001)。指按法诱发的P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149.13 ms(P<0.05),针刺诱发的P波潜伏期比CHEPs刺激器高215.69ms(P<0.001),指按法和针刺N、P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不同刺激手段对N、P波幅存在显著主效应(F=0.424,P=0.658;F=1.289,P=0.290)。结论指按法、针刺均可诱发由小纤维介导的N、P波,且通过与CHEPs刺激器诱发电位比较,指按法及针刺传导的小纤维速度更慢,为无髓鞘的C纤维;指按法、针刺诱发的N、P波波幅改变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胫骨骨折是膝关节创伤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手术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的常见手段,但不同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胫骨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10-08-2018-11-23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胫骨骨折固定手术治疗的104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52例例患者为观察组,52例实施全身麻醉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 rate,HR)变化。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分别为(12.09±2.23)和(5.76±1.23)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6.11±3.42)和(7.15±1.49)min,t值分别为7.100和5.188,均P<0.001。观察组丙泊酚用量为(508.26±69.34)mg,低于对照组的(691.78±96.52)mg,t=11.135,P<0.001。T0时,两组MAP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与T2时,观察组MAP值分别为(110.59±13.27)和(88.95±9.18)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118.61±12.28)和(95.04±9.27)mm Hg,t值分别为2.199和3.366,P值分别为0.002和0.001;观察组T3时MAP值为(88.49±9.89)mm Hg,高于对照组的(83.09±9.21)mm Hg,t=2.881,P=0.005;观察组T1时HR值为(82.26±10.23)次/min,低于对照组的(88.17±11.25)次/min,t=2.803,P=0.006;观察组T2与T3时HR值分别为(76.16±8.17)和(75.53±8.46)次/min,均高于对照组的(71.67±8.59)和(71.28±7.33)次/min,t值分别为2.731和2.738,均P=0.007。结论胫骨骨折患者术中经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可有效缩短拔管与苏醒时间,减少丙泊酚用量,利于控制血流动力学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CNKI、万方及VIP等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5月31日。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研究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研究、712例患者,结果显示,与显微手术相比,内镜手术肿瘤全切率[优势比(OR)=1.23;95%可信区间(CI)(0.62~2.46);P=0.56]、手术时间(P0.05)、术后激素水平改善率[OR=1.21;95%CI(0.58~2.55);P=0.61]、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OR=1.44;95%CI(0.80~2.58);P=0.23]、脑/脑膜炎发生率明显减少[OR=1.15;95%CI(0.38~3.48);P=0.81]、尿崩发生率[OR=1.17;95%CI(0.71~1.94);P=0.53]均无明显改善,而术后鼻出血发生率[OR=0.24;95%CI(0.07~0.78);P=0.02]和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内镜手术与显微手术相比其术后鼻出血患者较少,术后住院天数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