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1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石学敏教授刺络疗法临证经验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鹏飞 《新中医》2009,(9):10-11
石学敏教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著述颇多。今仅就导师临床刺络疗法的学术思想和具体操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
石学敏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针灸学专家,早年勤奋好学,热衷体育锻炼,成绩优异。曾参加援非医疗,应用针灸技术为大量国际友人解除病痛,为针灸学赢得了国际声誉。在担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期间,学术和管理并重,为医院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促进了天津针灸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医医院管理经验,为其他中医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3.
石学敏院士"醒脑调神"针法能够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VD),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智力、记忆力和生活能力,并且对针刺治疗VD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极探寻引发VD的高危因素,未病先防,防治并进。本文从治则处方的提出到临床疗效验证及针刺作用机理的揭示,探讨其科学研究思路,以启示后学。  相似文献   
44.
介绍石学敏院士在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中的"调神"思想和临证经验.石学敏院士认为脑主神明,并根据中风病的病机提出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病机为"脑髓空虚,神机失用",治以益精填髓,调神益智.治疗重点在于"调神",分醒神(内关、水沟、三阴交、太冲、丰隆),养神(百会、四神聪、神门、四白、风池、完骨、天柱)两部分取穴,具有严格的手法量学标准,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疾病进展,为临床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
以“司气海,调血压”针刺法治疗高血压病为载体,总结分享石学敏院士针灸治病的学术思想和特色,即该针法的形成渊源体现“治未病”理念;理论基础彰显“衷中参西”的观念;临床应用表明注重辨病的治疗思想;具体操作显示注重手法量化的观点;系列试验研究凸显重视科研的态度。  相似文献   
46.
2014年10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第二届国医大师表彰大会,《世界中医药》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石学敏、王琦,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可冀,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晁恩祥,顾问委员会委员李士懋五位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名医名家,在中医药事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影响巨大,被授予"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喜讯传来,《世界中医药》杂志社倍感骄傲和自豪,几位编委获得"国医大师"称  相似文献   
47.
正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中国针灸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杂志主编刘炜宏教授担任编写组组长,组织中国针灸学会各个二级分会参加研究工作。经过1年多的工作,在广泛收集资料、认真细致调研、反复征求意见、专家精心审修的基础上,编撰了《2011-2012针灸学学科发展报告》,已于2012年4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48.
张琳琳  陈宥伊 《新中医》2014,46(4):253-254
<正>共济失调是指肌力正常情况下的运动协调障碍,即肢体随意运动的幅度及协调发生紊乱,以及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分为感觉性、前庭性、小脑性和大脑性共济失调4种类型。而脑血管病所引起的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较为常见,其表现为随意运动的力量、速度、幅度和节律的不规则,即协调运动障碍,可伴有肌张力减低、眼球运动障碍及言语障碍。笔者跟随石学敏院士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1例,病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9.
张卫东 《健康向导》2012,18(4):50-51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针对中风(脑卒中)病的基本病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由石学敏院士1972年首先提出和创立的治疗法则和针刺方法。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醒脑开窍法的作用"醒脑开窍"针刺法的核心在调神,祖国医学中"神"不仅仅指人的思维、意识、智慧,而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一切生命活力的外在表现。"神存"、"神守"则人体的生命活力正常,思维意识活动也正常;"失神"或"伤神"则人体出现病态或死亡。只有通过醒神、调神、安神,才能调和阴阳,气血调和,机体恢复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50.
第11届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于文明指出,以针灸学科引领,打造中医药全方位、宽领域、层次的发展格局,应当把握三项工作原则:一是坚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