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72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40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73篇
妇产科学   174篇
基础医学   73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384篇
内科学   442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3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287篇
综合类   3304篇
预防医学   99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66篇
  2篇
中国医学   504篇
肿瘤学   421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47篇
  2014年   416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592篇
  2011年   722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672篇
  2008年   735篇
  2007年   698篇
  2006年   698篇
  2005年   698篇
  2004年   561篇
  2003年   486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381篇
  2000年   295篇
  1999年   236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39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214篇
  1994年   206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10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探讨睾丸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例睾丸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的诊治及随访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者,男,27岁,因阴囊内无痛性肿块4个月就诊。体检于左侧阴囊内可扪及囊性肿块,同侧睾丸不能扪及。行左侧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结果:术中见左侧睾丸旁多发结节状隆起肿块,质偏硬;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细胞呈巢状或梁索状结构并埋没在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中;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具有上皮源性、间质性和神经源性等多向分化的特点。术后已随访3年无瘤生存,预后良好。结论: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有特异的临床病理特征,好发于年轻男性,手术切除肿瘤联合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法,睾丸旁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比腹腔型预后相对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睾丸鞘膜瓣覆盖技术在尿道畸形和尿道瘘修复中的效果。方法2002年起对38例尿道下裂手术和术后尿道瘘,采用睾丸鞘膜下组织蒂鞘膜瓣覆盖修复。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至1年,除1例尿道上裂术后瘘修复后再次发生尿道瘘外,其余均获成功,未再出现尿道瘘或尿道狭窄,阴茎外观满意,勃起正常。结论采用该方法可有效防止尿瘘再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且易于获取,对睾丸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3.
24.
儿童睾丸固定术中所见的中肾管异常;睾丸生殖细胞肿瘤176例临床诊治分析;原发性附睾透明细胞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阴囊坏疽的阴囊重建;大鼠单侧睾丸扭转复位后对对侧睾丸的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5.
患者34岁,因出现右侧腹股沟及阴囊处坠胀不适一周入院。查体:阴囊皮肤不红,右睾丸增大5cm×4cm×4cm,无触痛,质偏硬,表面光滑,有  相似文献   
26.
慢传输型便秘的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传输型便秘是一种临床很常见的疾病,其症状十分顽固,但目前它的病因尚不清,所以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现就慢传输型便秘的多种发病原因,尤其是结肠蠕动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探讨,希望能给临床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7.
睾丸扭转2例     
1病例报告例1,男,15岁。3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钝痛,并向右腹股沟及阴囊区放射,伴发热,T 38.8℃。第2天体温正常,腹痛消失,但右侧睾丸肿痛、变硬,抬高试验( )。按急性睾丸炎行抗炎治疗,疗效不佳。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侧睾丸形态、大小正常,内光点分布  相似文献   
28.
目的了解睾丸网腺癌的发病和临床特点,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1例睾丸网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睾丸网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术前诊断为左睾丸鞘膜积液、左睾丸肿瘤待排,遂行左高位睾丸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睾丸网腺癌。免疫组化:AFP(-),PLAP(-),CK(+),CD30(-),CK20(+)。术后CT示肝内多发转移瘤、左肾和左肾上腺转移改变。结论睾丸网腺癌是原发于睾丸网纵膈的恶性肿瘤,极为罕见,其临床表现独特,基本治疗是根治性睾丸切除术辅以根治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放疗和化疗效果欠佳。该病预后差,文献报道5年生存率仅为13%。  相似文献   
29.
精液白细胞与不育症之间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瑞-姬染色方法,油镜精细观察,区分精液中生精细胞与白细胞,探讨精液白细胞的检出率与不育症之间关系,以提供临床参考。方法293例精液采用瑞-姬染色,油镜进行白细胞及其他细胞形态分类,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293例不育症精液中检出白细胞阳性136例占46.4%;阴性157例占53.6%。年度精液白细胞阳性率1990年为13.8%;1993年为21.5%;1997年为34.1%;2006年为46.4%,说明有逐渐增加趋势。对2006年136例精液白细胞数量分布统计,以≤5个者最多占70.6%;6~20个占8.9%;21~40个占3.4%;>40个占1.3%。1~4个组与5~9个组、>20个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56例精液与前列腺液进行白细胞对照观察,两者均有白细胞者为48.2%(27/56)。精液中非生精细胞检出率,以前列腺上皮细胞最高为27.3%;其次是吞噬细胞为23.5%;再次是淋巴细胞为10.8%;支持细胞和间质细胞均为8.1%。结论精液白细胞有逐年增加趋势,影响精液质量造成不育症,实验室应认真检测,以油镜观察≤5个者,可考虑来源于精液;>5个者应检查前列腺,临床应注意其来源,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0.
患者为一名来自非洲的11岁男童,因左侧髋部疼痛、发热、体力不支1d而被收入当地医院治疗。该患儿1d前踢足球时摔伤左侧髋部,不久后症状出现。患儿既往无明显病史。4个月前,他家搬到英国居住。当时他的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