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甲状腺功能减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64岁。因突然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0h,于2007年6月17日以“脑梗死”收入院。既往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史2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等病史。体检:表情淡漠,意识清楚,血压140/90mmHg,面部水肿,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0mm,光反应灵敏,双眼睑下垂,伸舌受限;全身轻度水肿,以眼睑略重;甲状腺无肿大、结节。严重构音不清,颈抵抗阴性,克氏征阴性,  相似文献   
442.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长期卧床反复输液的病人,血管不好找而需穿刺手指静脉,但常因手指关节不易固定而致穿刺失败。我们尝试应用废弃的10ml、20ml一次性注射器的空针管轴冲洗干净,剪(或烧)去1/2或1/3,修整好边缘,使之成“U”形槽。静脉穿刺成功固定好后,根据手指粗细选择合适的“U”形槽,从掌面套在手指上,用胶布固定,使手指不发生弯曲,避免了移位走针。该法取材简单,固定效果好,减少了病人再次穿刺的痛苦。  相似文献   
443.
目的总结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PEO)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确诊的5例CPEO患者的临床及骨骼肌病理特点。结果男性2例,女性3例,均为散发病例,平均起病年龄(27.8±12.56)岁(15~51岁)。4例首发症状为眼睑下垂,1例为复视。5例均有眼睑下垂及眼球活动障碍,2例伴复视,1例有轻度颈屈肌和四肢近端肌无力,1例19岁月经初潮且身体矮小。5例新斯的明试验及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均阴性。仅1例肌酸激酶(CK)水平轻度升高(251 U/L)。1例心电图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均行肌电图检查,其中2例部分被检肌呈肌源性改变,5例重复神经电刺激均正常。5例头颅MRI均正常。骨骼肌病理改变主要为异常增多的破碎红纤维(RRF)、破碎蓝纤维(RBF)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阴性肌纤维。结论 CPEO患者主要临床特点为进行性眼睑下垂和眼球活动障碍,少数患者可伴复视或轻微肢体近端肌无力、心脏传导阻滞和发育迟缓等。主要诊断措施为骨骼肌病理可见异常增多的RRF和COX阴性肌纤维。  相似文献   
444.
患者男,61岁,主因右眼睑不能上抬半月余,于2019年4月15日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刀科门诊。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上睑下垂,右眼睑距5 mm,平视时上睑遮挡黑睛达2/3,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球各方向运动无障碍,无眼肌抽动,新斯的明试验阴性。纳可,寐尚可,二便调,舌红,苔黄,脉沉。中医诊断:痿证,络脉不通证;西医诊断:获得性上睑下垂。  相似文献   
445.
<正> 1 临床资料例1,男性,42岁。以“咳嗽、胸痛半年、双眼睑下垂、视物不清1月”为主诉于1997年9月5日入院。半年前咳嗽,胸痛、间断发热,一月前双眼睑下垂、视物不清,发音含糊不清,双目直视。查体:体温38℃,神志清,反应迟钝,颈软,左侧胸廓饱满,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心脏正常,四肢肌力正常,胸片提示:右肺上、中、下野外带呈波浪状密度增高影,胸膜活检诊断为:恶性胸膜间皮瘤。用环磷酰胺、阿霉素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446.
眼睑下垂,在中医称“上胞下垂”或“睑废”等,常见一侧或双侧眼睑下垂、复视等。患者多有糖尿病史。我科从:2005年以来,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本病36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47.
目的对先天性上睑下垂患儿, 观察不同全麻下双侧眼睑矫正术中体温升高的发生情况。方法择期双侧眼睑矫正术的上睑下垂患儿60例, 性别不限, 年龄2~10岁, ASA分级Ⅰ级,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凭静脉麻醉组(TIV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CIIA组), 每组30例。麻醉诱导:两组均依次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顺阿曲库铵0.15~0.25 mg/kg、芬太尼2~3 μg/kg, 行气管插管术。麻醉维持:TIVA组静脉泵注丙泊酚50~200 μg·kg-1·min-1、瑞芬太尼0.2~0.5 μg·kg-1·min-1;CIIA组静脉泵注丙泊酚25~75 μg·kg-1·min-1、瑞芬太尼0.2~0.5 μg·kg-1·min-1复合吸入1%~1.5%七氟烷。麻醉诱导完成后持续监测患儿鼻咽温至手术结束, 记录术中体温升高(≥37.5 ℃)发生情况。结果 TIVA组和CIIA组体温升高发生率分别为20%和40%;两组患儿均未见体温≥39.0 ℃;两组体温升高发生率及体温升高程度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的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方法, 用...  相似文献   
448.
某女 ,65岁 ,左上眼睑下垂 ,睑裂变小2周 ,症状逐渐加重至完全遮盖瞳孔 ,视物困难 ,形成仰视状态。检查 :左眼睑下垂 ,未见眼睑组织肥厚 ,眼球向内 ,向上 ,向下运动障碍 ,呈外展位。头颅CT扫描 ,血常规、血糖检查均正常。先后在眼科 ,神经科就诊 ,诊断为左动眼神经麻痹引起的睑下垂。曾用新斯的明 ,消炎药治疗无明显好转 ,转来我科理疗。首先采用重庆产的特定电磁波治疗仪 (TDP)照射。波谱 0 .5 5~ 0 .2 5 μm ,患者闭双眼 ,照射左眼部 ,距离 3 0cm ,每次15min。然后选用上海产的DL 3型 698点送治疗机。感应电流为不规则针形…  相似文献   
449.
目的了解新诊断分类在儿童Miller Fisher综合征(MFS)的临床应用情况,并描述不完全性、单纯性MFS及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MFS患儿诊疗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查体、辅助检查、诊治方案及预后情况。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中位数表示。结果共23例患儿纳入研究,男14例,女9例,中位年龄4岁8个月。单纯性MFS 3例;不完全性MFS 5例,其中急性眼睑下垂1例,急性共济失调神经病4例;重叠综合征15例,包括MFS/吉兰-巴雷综合征(GBS)13例;MFS/咽颈臂变异型GBS(PCB GBS)及MFS/GBS/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各1例。11例存在除支配眼外肌(Ⅲ、Ⅳ、Ⅵ)之外的颅神经受累,单纯性MFS组2例,MFS/GBS组8例,MFS/GBS/BBE组1例。6例病程中存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6例病程中出现呼吸肌麻痹,MFS/GBS组5例,MFS/GBS/BBE组1例。Hughes功能分级评分(HG评分)方面,单纯性MFS 3例均为4分;急性眼睑下垂1例为0分;急性共济失调神经病3例为2分,1例为3分;MFS/PCB GBS 1例为3分,MFS/GBS组中,10例为4分,1例为3分,2例为2分;MFS/GBS/BBE 1例为4分。22例患儿接受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出院时所有患儿HG评分不同程度降低,6个月时随访HG评分0分。结论新诊断分类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助于准确诊断不同分型MFS。半数以上MFS会发展为重叠综合征。MFS与GBS或BBE重叠容易出现除支配眼外肌以外的颅神经受累、自主神经障碍及呼吸肌麻痹。患儿病程进展及临床症状存在差异性及可变性,临床诊断应以全面鉴别诊断为前提。所有分型总体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50.
SLE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的慢性弥漫性结缔组织病。SLE伴颅内动脉瘤并不多见,多见于有多年病史且疾病控制不佳的SLE患者,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以头痛、恶心或瘤体压迫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为主要表现。该文报道一例初发SLE的47岁女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颅内动脉瘤,并压迫右侧动眼神经引起右眼睑下垂,经规范药物治疗联合介入手术,右眼睑下垂症状得以迅速改善。该例患者的诊治过程提示,当SLE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呕吐或神经压迫症状时,要警惕颅内动脉瘤的可能性;一经确诊,应在积极、规范的药物治疗基础上及时行手术干预,进而避免患者出现动脉瘤破裂或颈动脉海绵窦瘘等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