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79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3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冲击波复合四氧化二氮 (N2 O4 )染毒致冲毒复合伤大鼠对血气变化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和c fos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复制冲击伤、N2 O4 中毒复合效应动物模型 ,于伤后 3,6 ,1 2 ,2 4 ,4 8及 72h活杀 ,进行主要器官病理形态学检查 ,血气分析并采用H&E及SP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肺组织损伤病变特点及c fos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三组动物PaO2 均在伤后 3~ 6h内显著下降 ,冲毒复合伤组动物伤后PaO2 下降最为显著。三组动物的主要病理形态学均有改变 ,以冲毒复合伤组的损伤最重 ;免疫组化显示c fos蛋白于冲击伤和N2 O4 组表达均明显增加 ,而于冲氮组表达持续呈强阳性。结论 N2 O4 冲毒复合伤对血气的影响极及显著。另外 ,三组动物的主要病理形态学均有改变 ,以冲毒复合伤组的损伤最重 ;结果表明c fos蛋白表达参与冲毒复合伤对肺损伤的加重过程  相似文献   
52.
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HE染色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不同时期实验性糖尿病大鼠(DM大鼠)坐骨神经内膜毛细血管及坐骨神经的形态学改变,来揭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学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大鼠腹腔内注射链脲菌素(STZ)溶液,制备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模型。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成模即刻(0w)组、成模后4w组、8w组、12w组。应用HE染色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大鼠下肢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造模前DM组和NC组大鼠病理形态学无显著差异;HE染色显示DM组大鼠从4w开始出现神经内膜毛细血管管壁逐渐增厚,管腔不规则,内皮细胞肿胀、变形,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同时也从4w开始出现坐骨神经有髓及无髓神经纤维排列松散,且随病程进展逐渐出现髓鞘变薄、分离、空泡形成,并伴有轴索萎缩。电镜观察结果显示DM组大鼠从4w开始出现毛细血管内皮增厚,基底膜不清楚,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同时有髓神经纤维髓鞘板层薄厚不一、分离或脱落,无髓神经纤维轴索内神经丝减少,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扩张,可见髓样小体,且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加重。结论DM大鼠早期4w时周围神经即可出现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且其损伤程度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对清创后肢体枪伤感染和愈合的影响.方法 20头猪枪击致伤右后肢,6h内彻底清创,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处理)和实验组(VSD治疗),每组10头.比较两组伤道细菌计数、病理形态学及延期缝合时间和愈合时间.结果 两组的细菌计数在清创后24、48、72 h 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个肢体感染,实验组和对照组延期缝合时间分别为(4.1±0.7)d、(8.2±3.6)d,愈合时间分别为(15.1±1.5)d、(22.2±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统计分析时不包括3个感染肢体,两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显示实验组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组织修复加快.结论 VSD可以预防清创后枪伤发生感染,促进枪伤愈合.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低温预处理对大鼠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氏打击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前应用局部脊髓低温灌注给予低温预处理,采用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形态学改变,Hplas-100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脊髓损伤中心区残留白质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形态学改变较对照组轻,损伤中心区残留白质面积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温预处理对大鼠正常脊髓形态结构无明显影响,可明显减轻大鼠脊髓损伤早期病理形态学损害,减少损伤中心区白质面积的丢失。  相似文献   
55.
刘良建  徐磊 《吉林医学》2010,31(18):2880-2880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CT扫描征像与病理形态学的相应变化。方法:对43例甲状腺肿瘤的CT扫描影像与术后病理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甲状腺肿块与手术病理形态学的符合率。甲状腺肿瘤根据性质不同,并各具相应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论:不同性质的甲状腺肿瘤,CT表现及病理形态学改变亦相应改变。但部分甲状腺肿块CT表现没有特征性,定性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56.
霍奇金淋巴瘤(HL)最初是由Thomas Hodgkin在1832年报告的7例淋巴结肿大伴脾大病例,于1865年由Wilks命名为"霍奇金病"。该病分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及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两种类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靠活检来确诊,本文主要依据其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特点,结合有关文献讨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7.
叶红 《医药论坛杂志》2012,(10):18-19,22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方法对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及复查,重新作出诊断。结果原诊断甲状腺腺瘤3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12例伴有乳头状增生,6例伴有非典型增生。甲状腺瘤38例,其中滤泡性腺瘤32例,乳头性腺瘤2例,嗜酸性腺瘤2例,不典型腺瘤2例。复查后其中1例原诊断为乳头状腺瘤,诊断改为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论伴有腺瘤样增生结节、局部囊性变或乳头样增生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与多发性甲状腺瘤的鉴别有一定难度。把握住鉴别诊断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水蔓菁总黄酮对前列腺炎模型小鼠前列腺、睾丸及附睾病理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前列腺炎模型组、前列康干预对照组和大、中、小剂量水蔓菁总黄酮干预组;采用前列腺内注入25%消痔灵注射液的方法建立小鼠前列腺炎模型;各种干预药物连续给药21d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小鼠前列腺、睾丸、附睾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前列腺、睾丸和附睾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大、中、小剂量水蔓菁总黄酮干预组小鼠前列腺、睾丸、附睾组织病理改变显著轻于模型组,尤以大、中剂量干预组作用明显。结论水蔓菁总黄酮可显著缓解前列腺炎模型小鼠的前列腺、睾丸、附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复制四氧化二氮 (N2 O4)爆炸致冲毒复合伤模型 ,并研究其对血流动力学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标准壹级家兔 2 0只 ,体重 2 74± 0 5 9kg。随机分为 :①冲击伤组 (B) ;②N2 O4吸入中毒组 (N) ;③冲毒复合伤组 (BN)。复制冲毒复合伤模型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进行前后对照比和同时相组间比。结果 冲击伤后早期 ,心率显著增快 ,平均动脉压 (MAP)、左心室收缩压 (LVSP)、心室内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均一过性上升。而四氧化二氮及冲毒复合伤组动物早期心率、MAP、LVSP、dp/dtmax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伤后 3h~ 6h最低。主要病理形态学改变 :①肺冲击伤以出血明显 ,N2 O4中毒组病变稍轻 ,以肺水肿为著 ,复合伤组肺出血和水肿均加重 ;②心肌纤维断裂 ;③肝浊肿 ,肝细胞灶性及桥接坏死 ;④肾浊肿 ,肾小管坏死 ;⑤脑 :部分神经细胞 /小血管和淋巴管周围空隙增宽 ,脑膜血管扩张充血。结论 四氧化二氮及冲毒复合伤组家兔在 3h~ 6h内血流动力学状态明显恶化 ,而冲毒复合伤组家兔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恶化程度更为明显。另外 ,三组家兔的主要病理形态学均有改变 ,以冲毒复合伤组的损伤最重 ,提示对冲毒复合伤进行早期救治 (在 3h~ 6h内 )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0.
本文观察了我院1981~1989年通过胃镜诊断的250例疣状胃炎的病理形态学特点,认为疣状胃炎是一类具有一定特征性病理形态学变化的慢性胃炎.内镜观察与显微镜观察均有别于一般胃炎,病理工作者结合以上两种方法可作出符合疣状胃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