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1篇
  免费   626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83篇
妇产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126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2119篇
内科学   686篇
皮肤病学   104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31篇
综合类   3238篇
预防医学   3988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2290篇
  30篇
中国医学   250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383篇
  2022年   318篇
  2021年   522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279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378篇
  2015年   695篇
  2014年   888篇
  2013年   880篇
  2012年   1005篇
  2011年   937篇
  2010年   763篇
  2009年   664篇
  2008年   703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452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994年我院曾于两天内收治100多名幼儿园内中毒性腹泻的患儿,根据临床症状,我们对这些患儿全部进行大便培养,其中有53名患儿检出福氏Ⅱa型志贺氏菌,并做了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儿年龄2~6岁,初入院时以发热为主,消化道症状不明显。80%患儿有高热症状,20%有低热,10%有呕吐腹泻,部分患儿有早期休克症状。腹泻有脓血便和水样便两种。经24小时治疗后,大部分患儿热退,但呕吐腹泻病人剧增,80%患儿出现腹泻,并有33例患儿出现心肌损害。1.2细菌学鉴定及药敏试验1.2.正材料和方法:盐水肛管采集大…  相似文献   
102.
目前,院内感染仍成为各医院治疗中非常辣手的问题。医院内感染给病人身心带来很大痛苦和经济负担,直至危及生命。为防止今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我们对本院2003.1.-2005.2.期间确诊为院内感染病人细菌分布状况进行分析,提醒临床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易感人群的防护和消毒,为防止和减少院内感染再发生提供帮助,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近年来住院新生儿需氧血培养病原菌种类.方法:用BACTEC——9120全自动血培养仪对1145例中新生儿需氧血培养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45例共检出病原菌125株(10.9%),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占9.4%,革兰氏阴性菌占1.5%.葡萄球菌108株,肠杆菌科细菌11株,革兰氏阴性非发酵菌6株.男女及年龄段无差异.结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早期新生儿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04.
重症监护病房中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流行病学、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特征。方法对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发生VAP的53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VAP平均发病时间为机械通气后7.8d。97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细菌58株(59.8%),革兰阳性细菌23株(23.7%),真菌16株(16.5%)。最常见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6株(16.5%),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13.4%),嗜麦芽窄食单胞菌8株(8.2%),肺炎克雷伯菌8株(8.2%),白色念珠菌8株(8.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100.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AP病原菌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性。结论ICU中VAP的病原菌构成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适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应以病原学和耐药性的监测结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调查心脏植入性电子设备(CIED)术后早发和晚发感染的不同临床特征和预后,探讨可能的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2006年至今发生CIED感染的连续患者队列中早发及晚发感染者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差异。结果 共纳入54例患者,早发感染组22例,晚发感染组32例。早发和晚发感染的中位发生时间分别为1.0个月和21.0个月。早发感染组中女性占比较高,晚发感染组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倾向占比较高(P=0.05及P<0.05),早发CIED感染患者较多植入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D)(P=0.001),较多倾向发生囊袋血肿(P=0.001),红肿(P=0.001),积液(P=0.046),发热(P=0.050),寒战(P=0.050),并有1例脓毒血症。而晚发感染较多表现为囊袋破溃(P=0.032)和侵蚀(P=0.001),全身表现不显著。早发感染组中1例患者血培养阳性,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晚发感染组血培养未见阳性。晚发感染组囊袋组织培养阳性比例更高(P=0.021),病原体更多见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晚发感染组中更多患者进行了清创(P=0.019)和起搏系统完全拔除(P=0.044),但之后经历较短的时间发生心脏原因再入院(P=0.042),并倾向于有较短的生存期。结论 半数以上CIED相关的感染出现于距上一次器械操作6个月以上,更多见于患多种合并症的患者并表现为CIED囊袋无痛性破溃。虽然充分清创和拔除起搏系统有助于控制感染,但总体晚发感染患者预后不佳,需要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乳腺癌术后切口部位医院感染情况,以及ARIMA-NARNN模型预测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5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统计分析术后感染情况以及病原菌分布特点。运用SPSS 20.0软件建立ARIMA-NARNN模型,分析模型的拟合和预测价值。结果 95例乳腺癌患者中术后切口感染者42例(44.21%),共检测出6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24株,革兰阴性菌36株,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均表现出较高的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最低(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较高的青霉素/红霉素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性最低(0株)。ARIMA-NARNN组合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的MSE、MAE和MAPE(0.012、0.086、0.275)低于ARIMA模型。结论 乳腺癌术后切口部位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需根据药敏试验选取合适的抗菌药,采用ARIMA-NARNN组合模型可有效拟合、预测术后切口感染率,从而为术后切口感染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胆道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并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为相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锦州市中心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诊治的792例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株鉴定和药敏分析。观察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基础疾病、胆道疾病类型、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史、胆道手术史的患者胆道感染发生率,分析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54例胆道感染患者,胆道感染发生率为19.4%(154/792)。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79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9.8%),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2.3%)、真菌(7.9%)。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26.3%)、肺炎克雷伯菌(19.0%)所占比例较高,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8.9%)、表皮葡萄球菌(6.1%)所占比例较高。主要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83.0%)、环丙沙星(70.2%)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0.0%)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79.4%)、头孢他啶(67.6%)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0.0%)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75.0%)、红霉素(62.5%)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0.0%)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81.8%)、氨苄西林(63.6%)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0.0%)、替考拉宁(0.0%)敏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2.214)、恶性胆道疾病(OR=2.373)、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史(OR=3.979)、胆道手术史(OR=2.912)为胆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胆道感染患者具有一定的病原学特点,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治疗药物。胆道感染有患者年龄大、恶性胆道疾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史、胆道手术史多种危险因素,应当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2018—2020年沈阳市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病例特征及病原菌分布情况,为儿童肺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沈阳市某医院3 120例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临床症状、住院时间资料、儿童病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咽拭子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结果、血清样本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以及主要病原菌的K-B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3 120例患儿中男性1 763例,女性1 357例,以0~3岁患儿比例最高(60.6%),秋冬季节发病比例高(63.0%),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96.6%)、发热(95.7%)、呼吸急促(88.6%)、夜寐欠安(86.3%)、食纳差(74.0%)等,住院时间平均(9.3±2.8)d。不同年龄、住院时间的患儿病原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以0~3岁、住院时间>14 d的患儿病原菌检出率最高。所有患儿共检出病原菌2 6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539株(57.5%)、革兰阳性菌728株(27.2%)、其他408株(15.3%)。革兰阴性菌以肺炎克雷伯菌(412株)、流感嗜血杆菌(365株)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96株)、肺炎链球菌(214株)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呋辛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氨曲南、亚胺硫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阿奇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敏感。结论 沈阳市6岁及以下儿童肺炎病例男性、0~3岁、秋冬季节比例高,临床表现多样并且病原菌检出率高,可根据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试验结果为儿童病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9.
唐颖  赵春月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2):1615-1617
目的 探究烧伤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检出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重症监护病房的389例病例分离所得病原菌检出及耐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原菌鉴定与药敏试验临床标本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及配套的鉴定卡和药敏卡检验。药敏结果判断标准参照《2004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药敏试验判断标准》。结果 共分离出病原菌912株,以痰液样本459株(50.33%)、创口分泌物样本257株(28.18%)、尿液样本129株(14.14%)为主。革兰阴性菌687株(75.33%)、革兰阳性球菌169株(18.53%)、真菌56株(6.15%)。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204株(22.37%)、鲍曼不动杆菌154株(16.89%)、肺炎克雷伯菌124株(13.60%)。革兰阳性球菌中粪肠球菌82株(8.99%)、屎肠球菌57株(6.25%)、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1.10%)。真菌中热带念珠菌39株(4.28%)、白色念珠菌11株(1.21%)、光滑念珠菌6株(0.6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高(87.75%),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最低(0%)。结论 烧伤重症监护病房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 。临床中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控制病原菌耐药性,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了解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4所医院2016—2019年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 应用WHONET软件回顾性分析45所三级医院、29所二级医院儿童患者血培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剔除重复菌株后,2016—2019年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菌株共7 591株,革兰阳性菌占71.7%,革兰阴性菌占28.3%。在本研究定义的4个年龄段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所占比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多。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7.8%~35.5%。4年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由12.9%上升至30.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呈下降趋势(由81.7%下降至75.2%)。结论 河北省儿童住院患者血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与成人血培养病原菌分布不同,病原菌存在年龄分布差异,临床经验性治疗儿童血流感染时应注意儿童血培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