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06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199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38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2941篇
预防医学   463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534篇
  8篇
中国医学   11925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50篇
  2022年   349篇
  2021年   443篇
  2020年   412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473篇
  2014年   908篇
  2013年   789篇
  2012年   1011篇
  2011年   1054篇
  2010年   926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896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703篇
  2005年   680篇
  2004年   607篇
  2003年   696篇
  2002年   522篇
  2001年   469篇
  2000年   380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372篇
  1997年   318篇
  1996年   388篇
  1995年   291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背肌筋膜炎患者86例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3例予以推拿治疗,观察组43例予以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痊愈所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而对照组仅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有下降,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京骨穴联合推拿治疗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突出,可缓解背部疼痛、恢复功能活动,并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一定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的成功率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关系密切,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对提高IVF成功率意义重大。在胚胎着床过程中,血管生成是着床的关键步骤,因为丰富的血流灌注为胚胎着床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以直接控制血管新生的发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血管新生的结果,故可将VEGF作为预测子宫内膜容受性,作为预测妊娠能否成功的参考指标之一。文章对近年来在IVF过程中,针灸通过调节VEGF的表达从而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选穴、针灸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概括与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面五穴”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安全性及优势。方法:选取66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电针组,每组33例,埋线组采用“面五穴”埋线法,电针组采用电针疗法。在治疗前后进行H-B量表评级和杨氏量表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治疗费用以及治疗用时。结果:埋线组完成30例,电针组完成28例。治疗后,两组H-B评级均较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杨氏量表总分高于治疗前,埋线组总分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埋线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愈显率为53.33%,电针组总有效率为64.29%,愈显率为25.00%,埋线组疗效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出现皮下瘀斑、疼痛等轻度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属于二级;埋线组成效比、时间成本均低于电针组。结论:“面五穴”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肯定,具有安全性高、经济实惠、用时短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电针深刺八髎穴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训练,治疗组给予电针深刺八髎穴(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3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及漏尿量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组ICIQ-SF评分及漏尿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长针深刺八髎穴能改善压力性尿失禁女性临床症状,疗效优于盆底肌训练.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在现代临床研究中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9年1月—2019年2月中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中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文献,归纳分析选穴规律。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192篇,包含74个腧穴,共使用1494次,经络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54.89%)和足少阳胆经(34.74%)为主;选穴部位以下肢(83.13%)为主;常用穴位依次为环跳(188)、委中(154)、阳陵泉(143)、承山(117)、昆仑(110)、大肠俞(88)、秩边(87)、悬钟(82)、肾俞(78)、承扶(56)。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以循经、局部取穴为主,重视本经配穴及阳经腧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四渎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为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于人体前臂肘尖下5寸,桡、尺骨中间。现代研究发现,针刺四渎穴可以通筋活络,疏散气血,还可调节全身水液代谢、气机运行。除此之外,曾国藩曾在《兵鉴》中提出四渎一词与人体五官相对应,故临床中针刺四渎穴还可以疏通、调节人体五官之气,治疗眼、耳、口、鼻经气闭阻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傍刺病变节段对应的颈夹脊穴配合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颈性眩晕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傍刺病变节段颈夹脊穴配合艾条压灸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功能评分、TCD检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提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BA)、左侧椎动脉颅内段(LVA)、右侧椎动脉颅内段(RVA)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BA[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LVA(Vd)、RVA[收缩期末血流速度(Vs)、Vm]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Vs、Vd、Vm、PI)、LVA(Vs、Vm)、RVA(Vs、V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傍刺法配合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