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4篇
  免费   170篇
  国内免费   53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6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824篇
内科学   199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04篇
外科学   261篇
综合类   1245篇
预防医学   289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522篇
  6篇
中国医学   63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探讨氯高铁血红素预先给药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健康清洁级SD大鼠20只,雌雄不拘,2~2.5月龄,体重160~185 g,随机分为2组(n=10),感染性休克组(S组)单次腹腔注射0.9%NaCl溶液1 ml,氯高铁血红素预先给药组(H组)单次腹腔注射氯高铁血红素100 mg/kg(1 ml).2组均于给药后24 h采用静脉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0.5 ml)制备感染性休克模型.于静脉注射LPS前、注射LPS后30、60和90 min时,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于静脉注射LPS后6 h经颈总动脉采集血标本,放血处死大鼠,取左心室心肌组织,测定血浆乳酸脱氢酶(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全血一氧化碳血红蛋白(COHb)浓度及心肌血红素氧合酶(HO)-1 mRNA、HO-2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H组静脉注射LPS前LVSP和±dp/d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LPS后各时点LVSP和±dp/dtmax升高,血浆LDH和CK活性降低,全血COHb浓度升高,心肌HO-1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0.05),HO-2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高铁血红素100 mg/kg预先给药可通过诱导HO-1生成减轻感染性休克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62.
败血症休克大鼠血管L-精氨酸/一氧化氮途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败血症休克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一氧化氮合成途径的改变。方法:雄性Wistar大鼠盲肠结扎并穿孔复制败血症休克模型,分别测定假手术组、早期休克组和晚期休克组大鼠主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的亚硝酸盐(NO-2)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L-精氨酸(L-Arg)转运;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主动脉各层的分布。结果:早期及晚期败血症休克大鼠主动脉内膜产生的NO-2含量、NOS活性及L-Arg转运速率均低于假手术组,而中膜和外膜的NO-2、NOS活性及L-Arg转运速率则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外膜增加的程度尤为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败血症休克时血管中膜和外膜尤其是外膜iNOS阳性染色明显较强。结论:败血症休克时血管内膜NO合成受到抑制,而中膜和外膜NO合成显著增强,这一改变与休克状态下血管中L-Arg转运、iNOS表达及其活性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63.
眼球摘除后植入羟基磷灰义眼台已经广泛应用于眼窝成形,其并发症也日益受到眼科医生的关注,其中脓性结膜肉芽肿是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免疫斑点法测定A族链球菌表面IgG Fc受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免疫球蛋白G,以免疫斑点法直接测定141各种4族链球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分离株表面IgG,Fc段受体含量。结果表明:1.这种方法敏感生高,重复性好,操作简便,结果判断直观且可定量。2.98%的菌株可测到不同疾病,不同M型的混浊因子,阳性和阴性菌株之间其受体含量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酶标IgG直接免疫斑点法是测定GAS表面IgG Fc受体的较好的实验方法;感染菌株Fc受体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透脓散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肛周脓肿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西药组40例予敏感抗生素治疗,中药组40例予透脓散治疗,联合组40例予透脓散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3组均治疗14 d后统计疗效,比较3组治疗14 d后创面大肠埃希菌清除率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1、7、14、21天创面渗液量评分及肉芽形态评分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7、14、21天创面愈合率情况,比较3组治疗第1、7天炎症相关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情况,比较3组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14 d后愈显率87.50%(35/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82.50%(33/40),中药组愈显率67.50%(27/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62.50%(25/40),西药组愈显率60.00%(24/40)、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50.00%(20/40),联合组愈显率及大肠埃希菌总清除率均高于中药组及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组间...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实验动物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时内皮素 - 1(endothelin- 1,ET- 1)和内皮素 A受体 (ETAR)基因在肺、肾和小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各脏器功能受损情况。方法 :2 4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 ;通过持续静脉泵注大肠杆菌内毒素 (L PS)复制大鼠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模型 ;运用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以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 6 - PD)基因为内参照基因 ,分别检测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组肺、肾脏和小肠粘膜组织 ET- 1和 ETAR基因表达情况 ,同时检测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 T)、白蛋白 (A )、尿素氮 (BU N)、肌酐 (Cr)和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组大鼠脏器组织 ET- 1和 ETAR基因表达产物较正常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增加 (P <0 .0 1) ;脓毒性休克组大鼠血清AL T、BUN和 Cr较正常组、对照组和脓毒症组均显著上升 (P<0 .0 1) ,脓毒症组上述指标也较正常组明显上升 (P<0 .0 1) ;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早期动脉血气分析为低氧和呼吸性碱中毒 ,脓毒性休克组后期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和 CO2 潴留。 结论 :ET- 1和 ETAR参与了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 ,且很可能是参与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启动的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67.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distribution ofendothelin- 1 (ET- 1 ) receptors in two subcellular organelles, the sarcolemreal membrane and the light vesicle, of rat heart during the progression of sepsis. Methods. Sepsis was induced by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CLP). ET1 receptor was assayed by using[125I]-ET1 binding. Marker enzyme activities, protein yield, and dry-to-wet weight ratio of cardiac membraneswere measured. Results. Septic rat heart exhibited two distinct phases: an initial hyperdynamic phase( 9h after CLP; early stage of sepsis) followed by a hypodynamic ( 18h after CLP, late stage of sepsis) phase. [125I]-ET1 binding study showed that during early stage of sepsis, the Bmax of ET1 receptors was increased by 30% in sarcolemma but decreased by 19% in light vesicles, while during late stage of sepsis, the Bmax was decreased by 24% in sarcolem-ma but increased by 38% in light vesicles. The total binding of sarcolemma and light vesicles was increased by 25% during early stage of sepsis but decreased by 17% during late stage of sepsis. Conclusions.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ET1 receptors in the rat heart were externalized from light vesicles to sarcolemmal membranes during early hyperdynamic phase while internalized from surface membranes to intracellu-lar compartment during late hypodynamic phase of sepsis.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宫颈癌合并宫腔内积脓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患宫颈癌并发宫腔积脓并经手术证实的患进行声像图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声像图均表现为子宫体积增大或绝经后子宫不萎缩,宫腔内呈现液性暗区。术前超声诊断宫内积脓11例,误诊盆腔囊肿1例。所有病例子宫内膜均显示正常。3例宫颈部显示异常。结论:老年患宫颈癌并发宫腔积脓可通过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亚急性脓胸早期纤维板剥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1例亚急性脓胸在早期行脏层纤维板剥脱术,对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术中发现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术后肺完全复张,脓腔清除,随诊3mo ̄10a无胸廓塌陷,平均住院21d痊愈出院。结论亚急性腔胸有脏层胸膜增厚,采取早期纤维板剥脱术,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减少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不满意,笔者近年应用古方透脓散加减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治疗组88例,男51例,女37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43岁,平均年龄52岁;周围神经病变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平均25年;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86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者10例。对照组47例,男30例,女17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44岁,平均年龄516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8年,平均3年;1型糖尿病3例,2型糖尿病44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者6例。1.2 诊断标准有糖尿病史及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