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39篇
  免费   1142篇
  国内免费   888篇
耳鼻咽喉   98篇
儿科学   97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997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5343篇
内科学   1152篇
皮肤病学   134篇
神经病学   115篇
特种医学   35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4543篇
综合类   10655篇
预防医学   1709篇
眼科学   376篇
药学   3945篇
  45篇
中国医学   2171篇
肿瘤学   145篇
  2024年   100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284篇
  2021年   397篇
  2020年   401篇
  2019年   425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439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1162篇
  2013年   1226篇
  2012年   1520篇
  2011年   1804篇
  2010年   1803篇
  2009年   1710篇
  2008年   1786篇
  2007年   1911篇
  2006年   1875篇
  2005年   1905篇
  2004年   1938篇
  2003年   1765篇
  2002年   1750篇
  2001年   1496篇
  2000年   1177篇
  1999年   1155篇
  1998年   989篇
  1997年   877篇
  1996年   892篇
  1995年   655篇
  1994年   634篇
  1993年   373篇
  1992年   339篇
  1991年   265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224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扩张器引起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一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18岁,因烧伤后面部瘢痕收治入院。既往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06年1月10日,行右颈部、额部、左面部扩张器置入术(扩张器型号:CREF:EN-C100,批号:2005-036)。术后第二日拔除引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日,术后10日拆线,2周始注水扩张,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2.
钙镁制剂治疗氢氟酸烧伤家兔氟中毒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钙、镁制剂均为处理氢氟酸烧伤创面的中和剂,疗效相近。但两对全身氟中毒解救效果的比较,目前尚罕见报道。本比较了等摩尔Ca^2+、Ng^2+防治氢氟酸烧伤家兔氟中毒的效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3.
刘双明  王强  赵如清  冯锟  杜杰 《实用手外科杂志》2007,21(2):118-119,F0004
我院于2001年6月~2005年9月收治5例四肢电烧伤,清创后一期或二期用带蒂或游离的胸脐皮瓣或胸脐一腹直肌皮瓣进行修复,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应用烧伤湿性医疗技术(MEBT/MEBO)处理烧伤创面的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情况,评价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本院2003年~2005年期间应用MEBT/MEBO治疗118例烧伤创面的病原菌特点、耐药性及发生侵袭性感染的情况。结果:烧伤创面的菌群特点以格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而且耐药情况较严重,创面发生侵袭性感染7例(5.93%),全身脓毒血症2例(1.69%)。结论:烧伤创面病原菌对多数抗生素普遍耐药,采用MEBT/MEBO规范处理创面和选择高效、低毒、短程使用抗生素是对付耐药菌群的良好对策。  相似文献   
95.
流体悬浮床在治疗重度烧伤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流体悬浮床在治疗重度烧伤中的作用,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将18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流体悬浮床,B组使用普通翻身床;观察两组病人创面干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情况。结果A组创面干痂时间、愈合时间较B组提前(P<0.01),且感染率较B组低(P<0.01),每次翻身时间较B组缩短(P<0.01)两组病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流体悬浮床在治疗重度烧伤病人中能保护创面,减少感染的发生率,改善创面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96.
1临床资料 2004年1月-2006年5月,笔者单位收治烧伤治疗中晚期出现感染性湿疹样皮炎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40~72岁。烧伤总面积1%~15%TBSA,深Ⅱ、Ⅲ度。患者入院后创面周围皮肤发红,之后1~3d发红区域出现密集小丘疹,有严重瘙痒感。其中5例患者皮疹遍及全身,另有3例患者丘疹转化成水疱,有渗出、糜烂。[第一段]  相似文献   
97.
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率与脓毒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烧伤延迟复苏时CDl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达率的变化,分析其与脓毒症的关系。方法选择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25例烧伤延迟复苏患者,于伤后1、3、7、14、28d取外周血,其中7例患者住院期间并发脓毒症,于脓毒症发生后连续2d亦取其外周血。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3、7、14、28d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分别为(15±6)%、(74±5)%、(264±17)%、(284-16)%、(474-1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924±10)%,P〈0.01];脓毒症患者发生脓毒症后1、2d,该指标亦明显低于健康体检者及非脓毒症患者伤后1、7、14、28d(P〈0.01)。脓毒症患者TNF—d检出率及TNF—α、IL-10浓度,均高于非脓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5或P〈0.01)。伤后1、7、28d,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与IL—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9963、-0.7459、-0.8474,P〈0.01)。结论烧伤延迟复苏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促炎性介质释放量增加,并发脓毒症时则更为严重。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可作为动态检测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8.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 35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32岁。发病时间平均为术后 5 9d。 结果  4 3例患者中 ,白色念珠菌 16例 ,克柔念珠菌 4例 ,近平滑念珠菌 2例 ,曲霉菌 4例 ,毛霉菌 3例 ,新型隐球菌 1例 ,奴卡菌 2例 ,其中 14例有细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 11例培养阴性。氟康唑10 0mg/次 ,3次 /d ,连续 10d ,治愈 2 3例 ;两性霉素B脂质体 5 0mg/d ,连续 10d ,治愈 17例 ;死亡 3例。 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高。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
应激性溃疡(Curling’s)是烧伤并发症之一,我科近4年来收治小儿烧伤425例,9例并发Curling’s出血。由于小儿解剖生理等方面与成人不同,伤后病变多且快,在治疗护理中我们针对临床特点精心护理,严密观察消化系统的变化,通过动态的和预见性的护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0.
陶琦 《职业与健康》2004,20(1):130-131
发热是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机能异常,保持产热与散热在高水平上的平衡,以致产生体温升高的情况.我院1 a内收治的186例烧伤病人中,由于年龄、烧伤面积、所处烧伤阶段等因素,体温的变化在临床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本文试图通过以上病例的分析,探求其发热规律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