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096篇
  免费   5302篇
  国内免费   2480篇
耳鼻咽喉   339篇
儿科学   774篇
妇产科学   361篇
基础医学   3188篇
口腔科学   613篇
临床医学   10834篇
内科学   8747篇
皮肤病学   451篇
神经病学   1063篇
特种医学   16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3733篇
综合类   22257篇
预防医学   8225篇
眼科学   648篇
药学   11429篇
  197篇
中国医学   10388篇
肿瘤学   962篇
  2024年   1593篇
  2023年   4867篇
  2022年   4104篇
  2021年   5107篇
  2020年   4291篇
  2019年   4190篇
  2018年   1743篇
  2017年   2963篇
  2016年   2415篇
  2015年   2548篇
  2014年   3543篇
  2013年   3169篇
  2012年   3925篇
  2011年   3967篇
  2010年   3601篇
  2009年   3582篇
  2008年   6035篇
  2007年   4484篇
  2006年   3687篇
  2005年   4230篇
  2004年   2846篇
  2003年   2122篇
  2002年   1467篇
  2001年   1110篇
  2000年   754篇
  1999年   629篇
  1998年   527篇
  1997年   394篇
  1996年   361篇
  1995年   352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10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盆腔炎(CPID)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药物治疗;中西医联合组50例采用中药口服、物理治疗、穴位贴敷等联合治疗。治疗前、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并检测患者炎症因子、相关免疫细胞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L-6、CRP、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L-2水平、CD4~+、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TNF-α、IL-6、CRP、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2水平、CD4~+、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痊愈率38.00%,有效率56.00%,总有效率94.00%;对照组痊愈率18.00%,有效率62.00%,总有效率8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活血化瘀,显著下调体内炎性发应,减轻盆腔炎症刺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体内血液粘滞度,促进CPID患者临床症状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103.
李灵萍 《新中医》2020,52(17):130-13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炎症因子、胃肠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腹腔镜手术的11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手术指标、负性情绪、炎症因子、胃肠功能、心理状态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评分量表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评分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开始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感觉、情感、行为、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睡眠情况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感觉、情感、行为、日常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睡眠情况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2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可改善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临床手术指标、负性情绪和心理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恢复胃肠功能,且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采用非标记定量(Label-free)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色胺酮抗小鼠体内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色胺酮抗小鼠乳腺癌的表达蛋白,选择Ionoptics nano UPLC C18色谱柱(0.075 mm×250 mm,1.6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正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 100~1 700,使用MaxQuant 1.6.5.0进行数据库检索。采用Label-free高分辨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4T1乳腺癌小鼠模型组与色胺酮(100 mg·kg~(-1))口服给药组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进行色胺酮抗乳腺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共鉴定出3 997个蛋白质,其中有2 911个蛋白可定量。模型组与色胺酮组共75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286个蛋白上调,464个蛋白下调。基因本体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增殖、细胞迁移、凋亡、免疫、血管生成和炎症调节等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进一步表明,这些蛋白主要集中于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Toll样受体,核转录因子-κB(NF-κB),Ras蛋白,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与色胺酮抗4T1乳腺癌作用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包括上调蛋白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泛素蛋白连接酶E3和下调蛋白CD44,70 kDa热休克蛋白1A(HSPA1A),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NF-κB,核糖体蛋白S6激酶α-4(RPS6KA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提示色胺酮主要通过调节肿瘤炎症微环境来达到抑制小鼠乳腺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106.
目的消化性溃疡容易并发穿孔、出血和癌变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与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方法,具有较高治愈率。本研究探究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1-01—2019-01-01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8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观察组采取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ommercial rent planning,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p感染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CRP水平分别为(7.70±1.36)和(11.25±2.33)mg/L,t=8.629,P<0.001;IL-6水平分别为(9.46±2.63)和(13.79±2.72)ng/L,t=7.505,P<0.001;TNF-α水平分别为(1.03±0.44)和(2.13±0.72)μg/L,t=8.54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MTL水平为(205.73±24.15)ng/L,低于对照组的(264.06±25.32)ng/L,t=10.932,P<0.001;GAS水平为(86.54±8.43)ng/L,低于对照组的(106.74±0.98)ng/L,t=9.569,P<0.001;CCK水平为(8.87±0.78)pg/mL,高于对照组的(6.72±0.62)pg/mL,t=14.150,P<0.001。观察组Hp根除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χ~2=4.468,P=0.014;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χ~2=5.108,P=0.024。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可有效缓解胃黏膜炎症,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107.
张徐枫  沈鸣华  孙如 《新中医》2020,52(18):69-71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4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 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稀释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7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2 个疗程。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 (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70.00%,对照组为4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血清IL-8、hs-CRP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60.00%,对照组为65.00%,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碘乙酸钠诱导的大鼠膝骨关节炎(KOA)模型肠道菌群变化情况,探究肠道菌群与KOA的潜在联系。方法:将SPF级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和KOA组,通过膝关节局部注射碘乙酸钠制造大鼠KOA模型。通过16SrDNA检测大鼠粪便中的肠道菌群变化情况,蛋白印记法检测结肠组织中NF-κB和TNF-α蛋白表达,RT-qPCR检测结肠组织中Caspase-1和IL-1β基因表达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结肠黏膜通透性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关节滑膜和软骨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ELISA检测血液上清中LBP,IL-1β,TNF-α及IL-10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从KOA组中筛选出明显变化的肠道菌群,以Akkermansia和疣微菌门变化最为显著,结肠黏膜通透性增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及TNF-α蛋白表达升高,结肠组织中Caspase-1和IL-1β基因表达升高,血液中促炎因子LBP,IL-1β及TNF-α蛋白含量升高,抗炎因子IL-10蛋白含量降低。结论:KOA病理状态下肠道菌群发生变化,结肠炎症反应增强,结肠炎症反应或许在提高全身炎症反应水平、促进与肠道菌群相关的KOA的病理进程中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理气通淋汤对肝郁气滞型尿路感染患者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月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肝郁气滞型泌尿感染患者8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理气通淋汤。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沉渣白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及PC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理气通淋汤可有效提高肝郁气滞型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尿沉渣白细胞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治疗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0.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20,19(5):466-466
生存分析是将“结局”与“时间”两个因素结合一起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在小儿外科临床工作中,疗效、预后的评价常用疾病的结局指标:如有效率、治愈率、死亡率比较,这种比较对于短期内能明确治疗效果的疾病是适用的。但对于远期疗效,上述指标的评价则不够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