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97篇
  免费   511篇
  国内免费   298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73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42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945篇
内科学   767篇
皮肤病学   93篇
神经病学   200篇
特种医学   2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54篇
综合类   2388篇
预防医学   413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1091篇
  29篇
中国医学   1051篇
肿瘤学   176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449篇
  2022年   376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366篇
  2018年   190篇
  2017年   278篇
  2016年   243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439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482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476篇
  2008年   659篇
  2007年   428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318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患者女性 ,61岁。 1 999年 6月 1 2日突然出现右乳峰蜇样刺痛 ,右乳下皮肤呈桔皮样改变 ,局部红肿 ,乳头凹陷 ,就诊于北京某医院。先后 4次在右乳病变处穿刺检查均未发现癌细胞 ,诊断为“急性乳腺炎 ?”。予抗炎治疗 4 5d后右乳无明显变化 ,1月后患侧乳房红肿、胀痛 ,占整个乳房的 1 /2以上。局部有灼热感 ,但触之尚软 ,仍按炎症处理。予外敷如意金黄散 ,静点抗炎药物治疗数天 ,效果不佳 ,右乳逐渐变硬 ,后转院治疗。予彩超检查 ,发现右乳外上区有 1cm× 2cm低回声区 ,边界清 ,形态欠规则 ,回声欠均匀 ,内可见多发点状强回声伴声影 ,左…  相似文献   
102.
环层小体又称Pacinian小体 ,卵圆形或球形 ,广泛分布在皮下组织、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处 ,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小体的被囊是由数 10层呈同心圆排列的扁平细胞组成 ,小体中央有一条均质状的圆柱体。环层小体是组织实验神经末梢中的一项实验内容 ,一般教学标本的染色结果 ,颜色单一 ,颜色对比不鲜明。经我们反复实验 ,用阿利新蓝、核固红染环层小体收到比较理想的染色效果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取人的指尖皮肤 ,用Susa溶液固定4 8h ,再用石蜡包埋。1 2 方法  ( 1)石蜡切片 4~ 6u。 ( 2 )常规脱蜡后…  相似文献   
103.
血管再生是创伤愈合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 ,bFGF)在此过程中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1,2 ] 。然而 ,它们在口腔粘膜软组织中的分布和作用目前尚不清楚。为此 ,我们观察了bFGF和VEGF在口腔粘膜软组织正常和炎症修复中的表达。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选用患者口腔粘膜软组织标本 (排除肿瘤组织 ) ,分为正常组和慢性炎症组 ,分别为 12例和 18例。常规固…  相似文献   
104.
NLRP3炎症小体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介导caspase-1激活并促进炎症因子IL-1β分泌应答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和细胞损伤,但异常活化的NLRP3炎症小体也会导致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涉及多种细胞内分子和信号通路,导致细胞内离子流动变化、线粒体功能紊乱和溶酶体损伤等一系列事件发生,然而NLRP3炎症小体组装的详细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综述着重介绍α-微管蛋白的乙酰化介导线粒体通过动力蛋白转运到内质网附近,从而促进线粒体上的ASC与内质网上的NLRP3接触,诱导NLRP3炎症小体组装。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观察分泌型糖蛋白Slit2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炎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观察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损中Slit2的定位,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皮损中Slit2的表达。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IMQ模型组、Slit2 siRNA组、Slit2蛋白低剂量组(100 ng/ml)、Slit2蛋白高剂量组(300 ng/ml),每组6只小鼠。每天对小鼠皮肤进行PASI评分,HE染色测量表皮厚度,计数各组真皮内炎症细胞数及血管密度,RT-PCR检测各组皮损处IL-23、IL-17A、IL-22 mRNA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皮损处Ki67表达及CD3 T细胞数量。结果 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样皮炎模型皮损处Slit2的表达升高。相较于模型组,Slit2 siRNA处理后PASI评分增加,表皮变厚、表皮细胞增殖程度增加,真皮炎性细胞浸润增多及血管密度升高,IL-23、IL-17A、IL-22 mRNA水平升高,CD3 T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给予重组Slit2蛋白处理后,PASI评分降低,表皮变薄,表皮细胞增殖程度降低,真皮炎性细胞浸润及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肿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 IM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3例子宫IMT行HE染色、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预后与治疗。结果 患者年龄分别为37、35和40岁,均以阴道不规则出血和(或)月经紊乱就诊,影像学示肿瘤位于子宫颈或宫腔。镜检:瘤细胞呈梭形、胞质淡染、可见核仁,瘤细胞低倍镜下均具有平滑肌瘤样形态,2例肌纤维母细胞样成分和平滑肌样成分相互交错分布,局灶黏液样变性,1例间质呈疏松黏液样变性,伴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等炎细胞浸润;核分裂象≤5个/10 HPF。免疫表型:ALK和SMA阳性(3/3),desmin、H-Caldesmon阳性(2/3),CD10灶阳性(1/3),Ki-67增殖指数5%~10%。FISH检测示:ALK基因断裂重排(3/3)。随访时间分别为75、9、15个月,2例无瘤生存,1例复发2次。结论 子宫原发IMT罕见,临床表现及形态学易误诊为子宫平滑肌肿瘤,明确诊断需要细致形态学辨识,并通过免疫组化及FISH检测证实。  相似文献   
107.
23例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波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7):551-552
腹部手术后的肠梗阻有多种类型,术后不同时期所发生的肠梗阻原因不同,治疗措施也不相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简称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腹部手术后1周~3周,是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自1998年~2002年共收治炎性肠梗阻23例,全部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肾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病理分析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肾恶性横纹肌样瘤(MRTK)的临床病理表现及超微结构特点。方法:用光镜、免疫组化及电镜等方法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表达及超微结构。结果:光镜的典型特点是肿瘤细胞弥漫性排列,呈圆形、椭圆形及不规则形,胞质丰富,嗜酸性,部分胞质内可见透明状小体,细胞核圆形或椭圆形,核膜厚,核仁清楚,有的细胞核呈空泡状。部分核偏向一侧似浆细胞样。细胞内外见红染的包涵体。免疫组化显示肿瘤可表达多种抗原。电镜观察特异性表现是胞质内见中间丝及圆形不规则形纤维状或轮状小体。结论:肿瘤细胞弥漫排列呈浆细胞样,免疫组化多方向表达,可向神经性、上皮性、肌性等方向分化。电镜下胞质内中间丝及纤维轮状小体是特异性诊断标志。  相似文献   
109.
ICAM-1在炎性肠病炎症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黏附分子是指由细胞合成并组装于细胞表面或分泌至细胞外基质间的可促进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问黏附的一类分子。其中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SF)在炎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10.
随着胃镜在胃病检查中的普及,炎性增生性胃炎(息肉样增生、疣样增生、痘疮样增生)的诊断有了依据。我们以自拟消疣方治疗炎性增生性胃炎30例,疗效尚佳,现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9岁;有胃病史1~5年。临床见胃院灼热疼痛、嘈杂,腹胀、暖气,部分患者有泛酸、口苦、口臭,大便干结。舌质进尖红,苔白腻或薄黄腻,脉弦或弦细。中医辨证届肝胃失和,湿热内蕴型。30例患者均经胃镜确诊,其中糜烂性或浅表性胃炎伴胃窦部炎性息肉样增生1粒5例,大量颗粒样增生8例,疣样增生17例。二、治疗方法目拟消疣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