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966篇
  免费   8430篇
  国内免费   6311篇
耳鼻咽喉   1395篇
儿科学   1719篇
妇产科学   1188篇
基础医学   14049篇
口腔科学   1786篇
临床医学   20366篇
内科学   13119篇
皮肤病学   1806篇
神经病学   2271篇
特种医学   35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3篇
外科学   8165篇
综合类   50263篇
预防医学   17301篇
眼科学   3298篇
药学   21644篇
  322篇
中国医学   18760篇
肿瘤学   10514篇
  2024年   1305篇
  2023年   4614篇
  2022年   3893篇
  2021年   4824篇
  2020年   4562篇
  2019年   4748篇
  2018年   2172篇
  2017年   3743篇
  2016年   3894篇
  2015年   4344篇
  2014年   6917篇
  2013年   6913篇
  2012年   9171篇
  2011年   10222篇
  2010年   9381篇
  2009年   9339篇
  2008年   11396篇
  2007年   10808篇
  2006年   9606篇
  2005年   11477篇
  2004年   8576篇
  2003年   8130篇
  2002年   6780篇
  2001年   6063篇
  2000年   4544篇
  1999年   3858篇
  1998年   3323篇
  1997年   3011篇
  1996年   2796篇
  1995年   2499篇
  1994年   2072篇
  1993年   1472篇
  1992年   1243篇
  1991年   1158篇
  1990年   993篇
  1989年   1034篇
  1988年   277篇
  1987年   205篇
  1986年   146篇
  1985年   106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硒蛋白P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探讨其与直肠癌发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西大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间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60例直肠癌组织、40例直肠腺瘤组织、40例正常直肠组织,应用SABC法检测上述组织中硒蛋白P的表达情况,结果依据阳性细胞百分率和染色强度进行评价,三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无序行×列表?2检验(α=0.05),两组间样本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2检验(α=0.016 7),硒蛋白的表达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四格表?2检验(α=0.05)进行分析。结果硒蛋白P在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腺瘤组织、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5%(33/40)、70.0%(28/40)、45.0%(27/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680,P<0.001),癌组织与正常组织、腺瘤组织间差异显著(?2=14.063,P<0.001;?2=6.061,P=0.015);硒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是否浸润浆膜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肿瘤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硒蛋白在直肠癌中低表达,对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望为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与前列地尔联用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DN患者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5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14 d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3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都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观察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DN患者能更有效地降低蛋白尿含量,抑制炎性反应,有利于肾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健康体检的3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pico Green dsDNA荧光染色定量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NETs水平,采用T淋巴细胞亚群评价患者免疫功能,对比不同NETs水平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Cf-DNA/NET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 05),而淋巴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家族史、呼吸道感染、Cf-DNA/NETs水平上升、有害气体接触、被动吸烟均是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水平与支气管哮喘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探讨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同病种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2组(n=32)。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开展临床免疫检验,观察组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88%;观察组治愈19例,显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免疫检验前、中、后等各个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是提高免疫检验质量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宝鸡高新人民医院收治的141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腹腔镜组,采用结直肠癌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NOSE)的47例患者纳入NOSE组。比较3组患者的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差异。结果术前,3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组患者的SOD水平下降,MDA水平升高,且NOSE组SOD水平高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MDA水平低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前,3组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组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NOSE组优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存在明显差异,结直肠癌NOSE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理中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和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7月河北省唐山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56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理中汤加味治疗,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补体C3、C4水平及治疗安全性,并随访12个月,记录2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9%(74/78),对照组为79.5%(62/7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L-8、IL-10、TNF-α水平和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7.7%(6/78),对照组为38.5%(30/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辅以理中汤加味治疗的临床疗效更为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及补体C3、C4水平,且治疗安全可靠,并有助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8.
随着对肿瘤热疗和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的深入研究,近年来热疗对TIME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进展,对热疗与TIME中几类主要免疫细胞和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全面而透彻的了解热疗对TIME的调控作用,有助于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评价逐瘀止血汤加减对慢性子宫内膜炎(CE)气虚血瘀证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144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观察组脱落、失访4例,剔除2例,完成66例;对照组脱落、失访3例,剔除5例,完成6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治疗14 d。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片,6片/次,3次/d。观察组内服逐瘀止血汤加减,1剂/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并随访6个月。记录治疗前后月经经量、经期和周期变化情况;进行治疗前后宫腔镜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子宫内膜形态、子宫内膜容受性(CP)[子宫内膜厚度、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和血流指数(FI)]等,并进行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进行治疗前后气虚血瘀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月经血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外周血测T淋巴亚群(CD3+,CD4+,CD8+)水平;随访记录妊娠情况和流产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经量、经期、周期和月经完全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和FI均高于对照组(P<0.01),RI和PI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月经血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水平和CD4+/ CD8+均高于对照组(P<0.01),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在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妊娠率46.97%(31/66),高于对照组的27.69%(18/65)(χ2=5.197,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形态疗效总有效率为96.97%(64/66),高于对照组的86.15%(56/65)(χ2=4.981,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病理组织疗效总有效率为95.45%(63/66),高于对照组的84.62%(55/65)(χ2=4.304,P<0.05);观察组综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94%(62/66),高于对照组的81.54%(55/65)(χ2=4.696,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与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逐瘀止血汤加减治疗CE气虚血瘀证患者,可调经月经、减轻临床症状,改善宫腔镜下内膜形态,调节全身和局部的免疫炎症反应,提高了CP,从而改善了妊娠结局,有着较好的综合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