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120篇
  免费   5360篇
  国内免费   905篇
耳鼻咽喉   116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37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5057篇
内科学   1866篇
皮肤病学   420篇
神经病学   120篇
特种医学   33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818篇
综合类   20433篇
预防医学   2439篇
眼科学   112篇
药学   6973篇
  117篇
中国医学   74922篇
肿瘤学   123篇
  2024年   825篇
  2023年   2869篇
  2022年   2516篇
  2021年   3576篇
  2020年   3077篇
  2019年   3363篇
  2018年   1230篇
  2017年   2847篇
  2016年   2846篇
  2015年   3145篇
  2014年   5628篇
  2013年   4665篇
  2012年   5702篇
  2011年   6038篇
  2010年   5679篇
  2009年   5038篇
  2008年   5133篇
  2007年   4791篇
  2006年   4507篇
  2005年   4550篇
  2004年   4441篇
  2003年   4723篇
  2002年   4092篇
  2001年   3878篇
  2000年   3089篇
  1999年   2561篇
  1998年   2434篇
  1997年   2272篇
  1996年   2076篇
  1995年   1738篇
  1994年   1316篇
  1993年   928篇
  1992年   704篇
  1991年   628篇
  1990年   496篇
  1989年   538篇
  1988年   162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益胃消癌汤治疗脾虚痰瘀型胃癌患者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血清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重组人Dick-kopfx相关蛋白-1(DKK-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江苏省淮安市肿瘤医院接受诊治的脾虚痰瘀型胃癌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OLF化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用益胃消癌汤,2组均治疗9周。观察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免疫指标及血清中LAG-3、DKK-1水平和QLQ-C30量表评分变化,统计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患者生存期。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57.1%(29/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6%(18/49)(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D3+、CD4+和CD4+/CD8+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而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LAG-3水平比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DKK-1水平相比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QLQ-C30表中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治疗期间,研究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血红蛋白减少和周围神经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和周围神经毒性Ⅲ、Ⅳ度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胃消癌汤联合化疗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清DKK-1水平,升高血清LAG-3水平,同时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抗肿瘤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且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  相似文献   
122.
目的:观察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44例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0.91%,20/22)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15/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便溏泄、腹胀不适、胃纳差等中医证候积分同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升阳益胃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利于胃肠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3.
李婷  钟超伶 《新中医》2020,52(4):37-39
目的:研究养阴益气活血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生活质量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LVEF升高,LVEDD、LVESD降低,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益气活血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观察理气通淋汤对肝郁气滞型尿路感染患者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月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肝郁气滞型泌尿感染患者8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理气通淋汤。结果:观察组治疗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沉渣白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IL-6及PC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理气通淋汤可有效提高肝郁气滞型尿路感染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尿沉渣白细胞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治疗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5.
126.
目的: 探讨滋阴益肾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对血清IL-4、IL-6、TNF-α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ITP患者84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滋阴益肾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L-4、IL-6、TNF-α、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 /CD8+)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8.57%(P<0.05); 两组治疗后PLT计数均明显升高、PAIgG表达水平降低,观察组更明显(P<0.05); 两组治疗前IL-4、IL-6、TNF-α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CD3+、CD4+、CD4+ /CD8+均升高,IL-4、IL-6、TNF-α、CD8+均降低(P<0.05); 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 /CD8+均高于对照组,IL-4、IL-6、TNF-α、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gA和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gM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滋阴益肾法可显著降低ITP患者血清IL-4、IL-6等因子水平,提高患者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27.
李剑  赵红波 《四川中医》2020,38(4):114-117
目的:观察自拟补脾益肠汤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对患者病情转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70例在我院肛肠科被确诊的U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合用自拟补脾益肠汤,4周为1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在治疗前以及治疗两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与症候疗效,内镜检测两组肠黏膜情况,血常规检测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情况,ELISA检测两组炎性因子IL-1β、IL-8与TNF-α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Hb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Al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ESR与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观察组肠黏膜治疗有效率为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IL-1β、IL-8与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拟补脾益肠汤配合美沙拉嗪治疗UC疗效显著,可缓解临床症状,帮助组织修复,且一定程度上防止复发,为UC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8.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系统评价补肾壮骨汤对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型胸腰椎压缩骨折(OTCF)临床的影响。[方法]以"补肾壮骨汤"为首输关键词,以"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等为次输关键词,全面搜索补肾壮骨汤对OTCF患者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评价纳入研究文献的一般特征,对文献资料所提取的治疗有效率、骨密度、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治疗安全性(新发骨折率)等观察指标进行Meta分析处理与分析。[结果]共13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范畴,文献总样本量1 037例。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OR=4.63,95%CI[2.92,7.36],P0.000 01]、改善骨密度[MD=0.08,95%CI[0.06,0.1],P0.000 01]、降低ODI指数[MD=-2.34,95%CI[-3.49,-1.19],P0.000 01]、降低新发骨折率[OR=0.08,95%CI[0.11,0.44],P0.000 01]。[结论]与单纯椎体成形术治疗相比,补肾壮骨汤辅助椎体成形术在OTCF患者治疗中,可提升患者术后骨密度、改善胸腰椎功能障碍和降低术后新发骨折率,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敷对大隐静脉曲张伴静脉炎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大隐静脉曲张伴静脉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仅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除接受手术治疗外,同时采用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8. 3±2. 5) h,住院时间为(5. 4±1. 8) d,均短于对照组的(13. 5±3. 6) h和(8. 5±2. 6)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肿胀、皮色异常、疼痛、皮温升高以及索条状物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四妙汤配合中药外敷可有效提升大隐静脉曲张伴静脉炎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具备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0.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麝香保心丸(HMP)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可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心电图变化情况,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变化、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电图ST段压低频次SF-36评分及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ST段压低频次及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内径(LVEDD)及E/A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麝香保心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